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PBL在醫學影像技術帶教中效果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目的探討以問題為基礎(pbl)教學法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醫學影像科實習的68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采用常規教學,觀察組(34例)實施PBL教學法。比較兩組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中文版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評分。結果觀察組考核成績中專業基礎知識、綜合閱片分析能力、技能操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學滿意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TDI-CV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實習帶教采用PBL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教學滿意度的提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影像;以問題為基礎;實習帶教;教學成績;滿意度;批判性思維;教育
醫學影像學是以研究形態改變為主,通過認識、判斷圖像診斷疾病為目的一門學科,具有較強實踐性、情景性和開放性,其對影像技術專業實習教學具有較高的要求[1-2]。有效帶教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常規教學以老師、課本為中心,填鴨式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也制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較不理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problembasedlearning,PBL)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知識層次,設計具體的醫學影像問題,將問題作為學習的起點,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共同討論、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鑒于此,本研究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實習帶教中采用PBL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我院醫學影像科實習的68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觀察組:男20例,女14例;學歷:大專15名,本科19名;年齡19~23歲,平均(21.56±0.34)歲。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學歷:大專16名,本科18名;年齡19~24歲,平均(21.58±0.3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帶教老師依據醫學影像技術學教學大綱和計劃進行教學,老師帶領學生觀察影像圖像,講解影像技術學重點內容和基本概念。觀察組實施PBL教學法:(1)提出問題。老師依據教學內容,預先設置問題,于班級群中,囑學生積極預習,如針對某種疾病需采用何種診斷方法?操作過程中如何觀察病情?擺放體位應注意哪些?下列影像圖片體現什么征象?(2)收集、查閱資料。依據學號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成績優異者擔任組長,組長帶領組員完成課前預習,學生通過上網、查詢參考書獲取資料,收集課題相關知識。(3)小組討論。課前15min,小組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和影像圖片進行討論,學生發表意見和看法,討論結束后由組長進行歸納總結,各小組分別派出1名代表,陳述、講解問題的答案,其他小組發表意見并針對問題補充發言;帶教老師點評各小組的回答,給予學生相應表揚及鼓勵,糾正學生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并進行示范講解。然后分組訓練,老師隨機抽取兩名學生進行情景演練,1名學生扮演患者,1名學生扮演影像技師進行模擬操作,演示完畢后,由學生指出操作過程中的問題,老師進行評價和補充。(4)教學總結。老師對所學內容進行梳理、總結,講解其他相似影像圖片,擴寬學生知識層面;課程結束前10min,老師所學知識相關例題,開展隨堂小測驗,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1.3觀察指標
(1)實習結束后由帶教老師對兩組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綜合閱片分析能力、技能操作進行考核,各項目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學生成績越好。(2)實習結束后發放我院自制教學滿意度調查表評價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57,重測效度為0.865,向學生解釋調查的目的,指導其填寫,問卷發放68份,現場收回68份,有效率100%。包括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能力提高4個維度,共20個條目,采用1~5級評分法,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對教學方式越滿意。(3)實習結束后由帶教老師對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進行評價,包括學生參與度(5個條目)、積極性(2個條目)以及交流溝通能力(3個條目)3個維度,共10個條目,采用1~10分評分法,總分100分,得分高表示課堂活躍度越好。(4)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4]于實習結束后評價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包括尋找真相、分析能力、開放思想、批判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系統化能力以及認知成熟度7個維度,共70個條目,采用1~6分評分法,總分420分,得分越高表示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教學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教學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比較
觀察組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兩組CTDI-CV評分比較
觀察組CTDI-CV中分析能力、尋找真相、求知欲、系統化能力等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醫學影像技術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作為輔助患者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其對醫生的專業知識和影像圖像鑒別具有較高的要求[5]。如何在短時間的實習期內讓學生掌握影像學相關知識并熟練運用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常規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體,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導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無法將所學知識合理運用到臨床實踐中,一定程度上限制自主思維和主觀能動性,缺乏系統性和創新性,教學效果一般[6-7]。PBL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小組討論、教師總結等一系列過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實踐中引入PBL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的影響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為學生今后康復醫療工作奠定良好基礎[8-9]。本研究中,觀察組各項考核成績、教學滿意度、教學課堂氛圍活躍度評分和CTDI-CV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PBL教學模式能夠培養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提升教學滿意度,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陳基明[10]等研究結果表明,PBL聯合CBS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實習學生考核成績,提高教學效果,與本研究結果類似。PBL教學模式打破以往傳統灌輸式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課堂氛圍,課堂相關問題的提出,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查閱文獻資料的過程中能夠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及臨床思維訓練,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利于對整個知識體系的掌握[10-11]。通過小組討論、共同學習、情景演練,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克服溝通困難等情況,使其在討論過程中逐步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和系統的臨床思維方式,能夠及時認識及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及不足,主動尋求答案,尋求最佳解決方式,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2-13]。PBL教學模式將抽象理論知識和實踐有效結合,老師在PBL課堂討論中扮演了資源的提供者、評價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尊重小組每位成員的貢獻,為學生創建一個開明、互信與直接的互動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生和發展專業行為能力方面達到互幫互助,并依據課程學習內容擴展相關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全面系統的臨床思維能力[14]。小組討論還有助于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師生間、學生間情感交流,有助于師生關系和諧發展,減輕老師教學負擔,從而提高教學滿意度[15-16]。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實習帶教中取得一定效果,但本研究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只能反映學生對知識的近期掌握情況,其遠期效果評價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還需在病例選擇、考試內容等方面進行適當改進,為培養創新性醫學人才奠定良好基礎。綜上所述,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臨床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確切,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教學質量和教學滿意度的提升。
作者:李彥蓉 鄧曉光 曾群 曾令雯 張國明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