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力資本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難的人力資本成因
1.1體育專業大學生人力資本價值有待提升
大學生通過教育投資,可以獲得系統的知識、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構成人力資本的價值。通過對我國現行課程設置與美、英、日、俄等國體育院校的課程設置進行比較,我國體育專業在教育理念、課程結構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我國體育專業本科課程普遍存在必修課門數多、教學時數比例大、計劃性強,選修課程門數少、教學時數比例小、靈活性不夠的現象。在學科與術科上,我國歷來是重術科輕學科,重技術輕理論,導致學生的理論水平和人文素質不夠。專業特色不明顯,運動訓練專業與體育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相近,難以適應運動訓練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專業特點不突出。體育專業課程設置過于陳舊,沒有根據社會變化的需要,靈活調整。另外,體育專業課程設置沒有加重實習環節,導致學生適應能力差,普遍缺乏社會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1.2體育專業人力資本投資規??傮w過大
體育專業內部人力資本配置不均衡。由于高校招生擴招以及體育高考相較于其他學生進入門檻較低,大量的高中生選擇報考體育專業。除了體育專門院校和師范性院校,許多綜合性院校也紛紛上馬體育專業,2007年,開設體育專業的本科院校總體數量達320個,體育專門院校占5%。根據全國14所專門體育院校簡介資料,僅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14所專門體育院校就有各類在校學生8萬余人,每年畢業生2萬余人。體育教育專業人力資本已趨飽和,社會體育指導員來源廣泛,吸納能力有限,我國體育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大,以體育教育、社會體育等就業問題尤為突出。中國的體育休閑產業發展前景樂觀,市場潛力巨大。各類健身場所、康樂中心、體育康復中心在全國大中城市快速發展,此類新興領域急需相應的專業人才,但許多師范院校、綜合性院校所開設體育專業,仍以傳統的體育教育為主。
1.3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市場的運行機制還不完善
我國的人事制度改革尚處于深化階段,人才市場機制尚不健全。目前,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沒有形成,很多體育專業大學生運用社會資本找工作比較普遍?,F實生活中社會資本的運用通常呈現不公平性,經常會出現人力資本較差的個體進入主要勞動力市場,而人力資本較好的個體進入次要勞動力市場的現象。高等教育是人們實現向上層流動的首要途徑。然而社會資本的消極作用卻破壞了就業公平,剝奪了同樣接受了高等教育,同樣資質卻處于社會弱勢階層的畢業生的平等就業權利。目前,就業服務市場體系也不夠完善,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就業渠道不暢。招聘會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往往會出多門,針對性不強,為求一職的畢業生逢會必趕,成功率卻不高。
2解決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2.1提高體育專業大學生人力資本價值
2.1.1優化體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同的人才規格要求不同的課程設置,課程設置既要突出專業特點,又要重視體育文化理論課程的教學。應大幅度增加選修課,壓縮必修課程,開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特長,適應社會的多樣化需求。夯實文化理論基礎,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加大理論考試的比重,改革理論考試的形式,讓學生掌握體育文化類、體育健康類、體育健身類和體育競賽類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方法。
2.1.2培養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應重視體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建立實踐能力培養機制。一是建立和健全大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組織體系。二是確立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系的內容體系。高校應開設能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的課程,組織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成立創業服務機構。三是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與學校、體育俱樂部等單位合作,達到“雙向服務、合作共贏”的局面。
2.2控制體育專業大學生人力資本的投資規模,實現體育人才市場供需的基本平衡
2.2.1做好體育人力需求的預測,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創造就業機會。政府部門應加強對本地區未來體育人才需求預測的科學性研究,遵循體育人才培養規律,做好宏觀調控,適度規模。我國體育產業起步雖晚,但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對促進體育專業大學生就業具有獨特作用。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不均衡,在地域上表現為“東強西弱”,中西部地區則明顯落后于長三角地區.在產業結構上,制造業所占比重偏大,體育產業主業不強,體育服務業所占比重遠遠低于體育用品制造銷售。一方面,應該加大對基層體育的投入,促進全民健身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創造出大量的體育大學生就業崗位。另一方面,要深化體育產業體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調整體育產業結構,促進競賽表演業、體育用品業和體育中介業的發展,提高體育企業吸納體育院校畢業生就業的能力。
2.2.2鼓勵體育專業大學生到城鄉基層,拓寬就業門路許多大學生受思維定式的影響,自認“天之驕子”,寧愿找不到工作,滯留大城市,也不愿下基層,到一些急需體育人才的”老少邊窮“地區。據2012年公布的數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老師缺口高達30萬,一些農村學?;蜻呥h地區的學校,甚至沒有專職體育教師。因此,對于那些到偏僻農村任教以及城市基層社區從事體育指導員的體育專業大學生,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給予相應的補貼,在選聘人才時,優先考慮那些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體育專業畢業生。
作者:王艷花單位:鄭州師范學院體育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