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教學團隊建設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教學團隊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教學團隊建設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在“雙一流”建設中,會面臨經費短缺和人才流失的沖擊,所以,要厘清學科和專業建設的關系:學科建設是根本,專業建設是基礎,課程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要以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建設為抓手,加強教學團隊的建設。

關鍵詞:雙一流;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教學團隊

“雙一流”建設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建設面向的是學科建設;“雙萬計劃”即教育部“雙一流專業”計劃,面向的是專業建設。學科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專業建設是本科教學的基礎,學科、專業及課程三者之間是通過課程關聯的?!半p一流”背景下,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受到經費緊缺和人才流失的沖擊[1],“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近年來,紡織工程專業以“雙一流”理念作為引導,以“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為抓手,對紡織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作為課程體系的一部分,需要緊跟學科發展的前沿來更新知識,同時也離不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因此,需要對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進行探討。

1機織產品設計課程群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問題

1.1.1教學內容需完善

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學目標有少部分重疊,課程之間對于內在知識的邏輯聯系的探討還不夠深入,貫穿課程群的教學主線不明確,課程對能力培養的遞進層次不清晰。

1.1.2教學方法需要更新

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學模式基本是由教師提前編好指導手冊,學生按照手冊按部就班地操作,撰寫報告時,常有固定模板。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及創新能力有所欠缺,部分會因臺套數的限制,導致現場演示效果不清晰。

1.1.3師資水平有待提升

“雙一流”建設帶來了新一輪的人才大戰,學校也加大了博士引進力度,建立了學歷高、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但教師缺乏實踐教學指導能力,師資結構不能適應實踐課程群教學的要求。

1.1.4教材建設需要加快

在實驗課程群教學中,目前均以實驗指導書的形式指導學生學習,采用實驗教材的為數不多,指導書的內容與教學內容同樣存在重疊或無連貫銜接等問題,所以需要加快教材建設。

1.2教學團隊的問題

1.2.1產業能力需提高

在“雙一流”背景下,能否滿足產業需求是新工科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教師團隊大部分從學校到學校,沒有產業背景,不能很好地適應紡織產業升級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1.2.2教學水平需提高

教學團隊的教學仍以傳統的面授為主,使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整合系統內課程資源以及打造優質教學資源的能力等均有待加強。

1.2.3工程素養需提高

年輕教師的科研壓力較重,精力主要放在寫論文、專利、基金等,缺乏到企業鍛煉的機會和相應的工程素養,影響了創新人才的培養。

1.2.4合作能力需提高

教師平時“不坐班”,彼此聯系較少,關于教學的溝通就更少。雖然現在有網絡交流平臺,但是教師想要分享和表達的途徑也不是很暢通。

2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途徑

將機織產品設計任務分成幾個子任務:來樣分析→組織設計→規格設計→工藝設計→質量評定,根據每個子任務需要的能力對標到相應的實驗課程和實訓課程,將實踐教學環節打造成機織實踐課程群,有計劃、分階段地對學生進行工藝設計能力的培養,如圖1所示。在這個體系中,理順課程群的教學主線,厘清課程間的邏輯聯系,制定課程大綱,設置課程內容,由在課程群的教學活動中承擔各門課程教學的教師組成團隊進行教學研究。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教學群的教學團隊,要為課程群中的每門課程制定創新教學改革方案,構建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教學方法研討,加強團隊成員及老、中、青教師的傳、幫、帶,提高每位教師的授課水平和工程能力,合力進行教材建設,加大教學研討力度,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2]。

2.1以提高教學團隊的產業能力為導向,優化課程群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要聚焦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相關領域、“一帶一路”等國家倡議,能否滿足產業需求是評價課程群教學內容優化效果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學團隊要加強產教融合,充分了解紡織產業對紡織類人才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機織課程群的教學內容。以構建機織課程群為契機,促進教師團隊的建設。教師團隊中各課程教師互通有無,不斷拓寬專業知識的廣度,有利于厘清本課程的教學重點及在課程群的作用。同時,課程交叉知識點也能凝練出來,調整合并、詳細分工,完善各課程實驗的教學大綱,更新教學內容,打造實踐教學的“金課”。

2.2以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為目標,改革課程群教學方式

在“互聯網+”的宏觀社會發展格局下,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受到極大的挑戰,現在的學生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成長的。如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必須掌握好現代教學手段,特別是老教師。在教學團隊中,老、中、青教師各有特長,青年教師使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較強,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豐富。教師之間要取長補短,力求創新教學思路,以學生興趣、需求為切入點,在課程群中引入虛擬軟件進行網絡教學,打造精品實踐課程群。

2.3以提高教學團隊的工程素養為宗旨,提高課程群的師資水平

在“雙一流”背景下,深化產教融合、增加高校創新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工程素養是高校教師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課程群建設離不開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學團隊,教師的知識面要廣、見識要多,不僅要有雄厚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技能。因此,應鼓勵教師到高校、企業和設計院等部門進行交流和培訓,有條件的話還要聘請設計院的技術人員和企業工程師到學校講學授課。近年來,不少高校指派教師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開展橫向合作項目、合作新產品設計、合帶畢業設計等,提高教師群的整體工程素養和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

2.4以強化教學團隊的校企合作為依托,促進課程群教材建設

要堅持校企合作,助推紡織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在校企合作產品設計、校企畢業設計團隊建設等活動中,打造校企合作教學團隊,為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材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以《機織產品設計》教材建設為例,以機織產品設計為目標,將機織產品設計的任務分解,以任務為驅動,以工藝單設計的階段性工作為內容[3],編寫教材目錄。讓機織實踐課程群教學團隊分工合作,邀請企業專家審稿,由企業提供真實的工藝單,以真實的設計資料作支撐。這個模式已經在機織課程群建設中推廣,以期促進課程群教材的建設。機織課程群以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為目標進行課程群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的改革,同時,打造課程群教學團隊,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春瓊.“雙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環境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9(22):132-133.

[2]季萍,高大偉,王春霞,等.新工科背景下“高職+本科”模式的織造課程群建設改革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19-20.

[3]安琦,周邵萍,惠虎,等.基于機械類專業核心課程群的創新教學團隊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8(6):27-28.季萍,等:“雙一流”背景下基于機織產品設計實踐課程群的教學團隊建設

作者:季萍 單位:鹽城工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宿县| 金湖县| 云安县| 奉化市| 高雄县| 铁岭市| 个旧市| 鲜城| 惠州市| 温宿县| 上饶市| 宁武县| 信宜市| 防城港市| 周口市| 互助| 保靖县| 永昌县| 西青区| 桂平市| 西乡县| 阳朔县| 南丰县| 苍梧县| 灵山县| 绥阳县| 抚顺县| 新河县| 顺平县| 门源| 佛坪县| 拉孜县| 唐山市| 安庆市| 鄢陵县| 永仁县| 满洲里市| 紫金县| 文成县| 永靖县| 梁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