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相關理論闡述
制造業是根據市場需求并通過制造過程,將制造資源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生產和生活資料的過程。制造業可以說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在我國工業中處于主導地位,推動著我國經濟發展,制造業也是一個國家生產力水平的集中體現,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一半地位。成本控制包括廣義和狹義兩方面的涵義,首先從前者來看,就是企業成本預測、計劃、核算、決策和分析等過程中形成的全方位控制,也可以說是全面成本控制;其次從后者來看,就是根據預先設定的目標成本來指導產品生產,嚴格控制過程中產生的成本,盡量將成本設定在目標范圍內。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就是就是成本控制的水平,有效性本身就是成本控制水平的直接反映,說明了企業管理目標的實現程度,其變動范圍在0到100%之間。
二、我國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制造業加大了科技投入,從發展速度和占全球比例方面都有明顯提升,目前我國制造業總值已經名列全球第四,有些產業在全球居于首位,但是相對于其他國家來說,我國制造業還存在總體規模小的現象,有待于進一步擴大規模。在我國制造業取得很大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其中暴露的問題,其現狀可以概括為控制落后、缺乏核心技術、制造業企業規模小、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等方面,制造業在面臨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而限制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于成本問題,所以加強成本控制室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國制造業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我國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還存在一些問題,詳細來說主要包括:第一,研發設計環節成本控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產品的特性在研發設計階段就已經形成,而這一階段是決定產品總成本的起初階段,影響著整個產品成本控制,但是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認識到一點。首先是忽略了產品的經濟性,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只考慮了自己的設計理念,而沒有重視產品的成本,忽略了性價比;其次是忽略了隱含成本,雖然有些零配件的成本所占比例并不高,但是零配件的選用失誤也會造成整個產品報廢,而這種隱含成本卻被一些企業所忽視。第二,采購環節成本控制存在著問題。采購成本所占比例很大,對企業發展有著決定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制作業企業都沒有給予有效的采購成本控制,在觀念、人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問題。首先從觀念角度來分析,采購成本控制的觀念落后是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比如運輸成本、存儲成本都沒有考慮在內,過于片面的成本控制并不適用當前經濟環境。其次是采購成本控制只由采購部門負責,而其他部門人員并沒有給予關注,但是企業成本是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綜合,企業所有相關者都是成本控制的主體,所以成本控制并不是專業部門的工作,還包括其他部門的參與者。第三,生產制造成本控制存在一定的問題。雖然生產控制的重點就是生產制造,但是其中還是暴露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原材料、人工和費用三個方面。首先是原材料缺乏必要的控制或者不合理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沒有考慮其他方面的用途;其次是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影響生產效率,造成產品成本過高;最后是產品生產還會存在其他隱性費用,而這些費用所占比例很大,并且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三、提高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對策分析
本文主要從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兩個環節來提出完善對策,詳細來說主要包括:第一,從研發設計環節成本控制完善對策方面來分析,首先應該建立健全目標成本控制制度,這一制度就是在產品研發設計環節中確定成本降低目標,從而在產品生產各階段降低成本。目標成本控制能夠對企業的未來利潤進行戰略化管理,對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和目標成本進行比較,如果目標成本沒有達到現行成本的要求,那么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問題和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另外一方面,為了更為有效降低產品成本,應該加大產品質量屬性的提高,實施價值工程,加大產品生產和設計方面的成本降低。企業需要借助于目標利潤,對產品成本進行估計,并得出降低成本的辦法,并確定由公司各個部門配合進行降低,使成本消減為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第二,從生產制造環節的成本控制完善對策角度來分析,本文認為應該建立健全成本改進制度,也就是消除不需要、不增值得作業,改進效率高的增值作業,對產品設計和生產階段的降低成本進行多種嘗試,并研究新的生產方式來降低成本,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另外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虛擬利潤中心制度,這樣可以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工作中心能力,改進企業原有的成本系統。虛擬利潤中心制度管理的程序為:劃分虛擬利潤中心,考慮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生產經營特點;建立虛擬利潤中心,為投入的原材料制作大概的價格,在目標成本基礎上確立可觀的利潤目標;考核虛擬利潤中心業績,對其中比較好的項目進行獎勵,而對于沒有實現目標的項目應該責問其中的原因,并成立相應的小組解決問題,不斷改進費用控制,調整行動計劃,從而能夠順利完成利潤目標,實現企業生產成本控制最大化。
作者:賀蓉 單位:雙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