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營改增對民營企業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文章從營改增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問題入手,從發票管理和企業負稅變化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便于提供正確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方式,促進當下民營企業的發展。營改增時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稅收壓力降低,但同時也需要理解國家政策,正確制定企業財務管理策略。
關鍵詞:
民營企業;營改增;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
在市場經濟發展下,國家稅收政策開始發生變化,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的重要舉措之一。實踐證明,這一政策不僅降低了企業的壓力,也使得國家的財務稅收更加合理。這一政策對于企業帶來新的影響,并且在改革領域中開始應用。企業應重視現階段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保證其合理運營。但是企業在運營過程中,要正確進行增值稅抵扣,并保證服務體系的完善,以適應營改增下的經濟發展。為了明確這一問題,筆者對其具體的民營企業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適當的建議。
一、“營改增”的概念及特點
“營改增”時我國目前執行的稅收政策,在以往的稅收中,以企業的營業額為納稅基準,而更改后,將以增值稅為納稅基準。營改增是當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對企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一方面增值稅納稅方式減少了重復收稅現象,降低了企業成本。這一政策的直接影響是企業的納稅額發生變化,多數是降低,但是增值稅納稅基準下,對企業的運營和未來發展策略具有重要影響,對企業定價同樣造成一定的影響。目前營改增只適合我國境內稅收,增收對象主要包括三種。其一是應稅勞務,其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轉讓,其三是企業不動產。與以往的營業稅不同,增值稅成為一種流轉稅務,也就是說將產品與應稅勞務進行流轉并產生增值額,企業可以將這一增值額作為納稅依據,增值額可以分為進項稅和銷項稅。并將進項稅來實現抵扣。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影響分析
1.影響企業稅負壓力
與以往的營業稅繳稅標準相比,增值稅時期的繳稅形式和金融發生變化,尤其明顯的是對中小企業而言,不再需要按照全部營業額來繳納稅收。在以往的繳稅中,服務型企業需要將執行全部營業額基準繳稅方式,以100萬營業額為例,企業繳稅金額就為5萬。而增值稅的稅率已經下調至3%,并且通過企業的進項稅抵扣,其繳稅額往往會低于3萬,從而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成本,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當然營改增政策對于不同企業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其繳納的稅率反而會上升,如建筑企業從之前的3.3%上升為12.1%,大幅度的上升需求企業認真對待其增值部分,確保進項稅抵扣的合理性和最大化。目前,我國營改增政策已實施多年,在企業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已經趨于完善,與剛運行期間相比,對企業的積極影響更大。
2.對發票管理影響分析
在以往的營業稅抵扣時代,企業可以將普通發票進行抵扣,但是營改增增加了抵扣項目,抵扣形式也發生變化,由于增值稅采取兩種制度。需求根據企業規模而定,對于特別納稅人而言,有兩種發票形式,為普通發票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要對納稅人進行規劃,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規模和發展來選擇不同的增值稅計算方式,在發票使用過程中,必須具有合理性,以免造成法律糾紛。企業通過嚴格的管理要保證財務管理的安全性,民營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其營業額在不同的增值稅抵扣下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性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其明確發票管理流程,并且對其進行妥善保管,嚴格控制發票的虛開、漏開的現象。
三、“營改增”下民營企業財務管理策略分析
1.完善稅務籌劃管理
首先,要承認營改增下營業稅與增值稅之間的差異性。增值稅為價外稅,而營業稅為價內稅。在營業稅時期,成本計算要將采購的花銷計入成本中,并且要將企業已經銷售出的商品與商品的價格進行稅收繳納,這樣存在重復繳稅現象,增加了企業的壓力。因此在增值稅時期,企業從商品定價入手,所以對商品價格進行重新制定,保證增值稅背景下企業運營的長期性。對抵扣項進行嚴格審查,要求上交發票符合一般納稅人標準的抵扣項。并且在進行采購時,盡量選擇具有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這樣不僅可以降低企業繳稅項,并且可以保證各個企業之間運營的規范性,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在產品采購時,不過分追求成本的低廉,而是注重質量。對增值稅專用發票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同時,民營企業還應在財務管理問題上進行探究,構建完善的購銷系統。針有獨立物資采購能力的企業可以在采購成本差距小的基礎下選擇自行購買,保證長期與具有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企業合作,保證企業物資購進的高質量。采購不當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十分嚴重,極大的增大了企業成本,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得到企業的重視。
2.加強發票管理
由于營改增改變了以往的發票方式,普通發票不能作為抵扣項,這樣對于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需要加強,根據增值稅的可抵扣性,也就是一般納稅人要對其發票進行分離,并且通過專用發票來進行稅額的抵扣。這就要求企業加大對于發票的管理力度,對企業的繳稅狀況進行分析,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執行嚴格的管理制度,保證管理的高效性好安全性。要求發票要根據不同的作用進行分類,不可丟失,外借和折損。針對企業目前的財務管理現狀,急需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針對其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其發票管理意識,確保管理的合理性與規范性。
3.完善企業財務核算管理制度
企業應對當下營改增政策進行正確的分析,保證其策略的合理性。筆者認為,企業應首先了解營改增下的繳稅優化政策,而優惠政策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營銷、財務管理以及服務。營改增所涉及的三個方面需要企業進行正確的分析,保證企業財務審核要規范,在這一背景下,企業原始的財務審核制度和審核方法均已經無法滿足稅收政策,財務管理已經具有滯后性,因此在財務結算上要進行改革,保證財務核算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對企業而言,不僅要完善管理制度,還應對管理內容和管理信息進行必要的更新,保證企業在第一時間獲得財務信息,保證財務信息的透明性,以為企業決策者提供條件,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納稅模式的轉化,使進項抵扣等項目的合理性。
四、總結
營改增是作為我國稅務制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步,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是明顯的。局面對快速發展的經濟時代,企業應正視壓力,并且要對財務管理進行完善,保證企業長遠的發展。適應營改增時期的政策,抓住機遇,尤其是對于民營企業而言,應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并在企業內部實施一場財務管理改革。在我國稅收改革過程中,“營改增”是重要的舉措。降低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營改增也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巨大的考驗,企業的繳稅項目發生變化,在不同的抵扣下,所交稅額具有較大的差別。這要求企業重視營改增這一政策的變化,認真分析其對發票類型改變,財務管理的變化,并制定相應的制度以及應對策略。保證稅項抵扣的全面性,并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保證其專業性,以適應稅務改革,推進我國營改增稅收政策的進行,更推進企業和整體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3(06).
[2]馮揚清.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3(24).
[3]葛剛.探究“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5(08).
[4]秦文.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3(22).
[5]裴艷芳.淺議“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4(03).
[6]關杰.“營改增”后企業財務戰略變革策略研究[J].會計之友,2014(13).
作者:熊穎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南昌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