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俄羅斯綠色交通的形式及對環境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前言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耕地、水源、森林等自然資源被大量的城市建筑物所占用,城市環境受到極大破壞。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應將環境因素納入到城市發展決策過程之中,以預防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狀況和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保障生態安全,促進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2城市交通環境
俄羅斯是國際道路交通協定國成員,道路與標識等規定均以國際標準接軌。俄羅斯的相關法規很多也很具體。行人在十字路口過馬路,一定要等綠燈亮了才能過,行人闖紅燈造成交通事故,開車的駕駛人是不負責任的。因此,在俄羅斯的城市和郊區路面上的車速都很快,人們也都很敬畏紅綠燈。每個人行道附近都有為行人設置的緊急通過變換指示燈設施,極大地方便了行人。提起城市交通運輸及其管理,只要不堵別人的路,俄羅斯的任何機動車在城市的任何一處馬路邊上都可以隨時免費停放,全靠自覺順停,幾乎看不到停車線標志,也沒有停放時間限制。在俄羅斯大城市中,寬闊的大街上到處車流如織,但居然沒有道路中央分隔欄和“交通協管員”之類,除了立交橋附近和高速公路,在俄羅斯根本看不到道路中央分隔欄。而俄羅斯的市內交通大都以方便、快捷、經濟的公交車、出租車、地鐵等為主。
2.1公交車
俄羅斯的大部分城市布局以市中心為核心,比如:莫斯科市,以環形“一環套一環”向四方伸展,構成圓環與輻射交匯的密網形狀,所有通往外圍的公路,都是以市中心為起點的。市區地面道路交通四通八達,莫斯科常住人口1200萬,流動人口300~400萬,每天公交大巴士、有軌電車及無軌電車在復雜的立交橋、隧道和交通環線上日夜穿梭,將市區與郊區、商業中心與各名勝景點連接起來,且實行無人售票。雖然俄羅斯地廣人稀,但首都莫斯科作為特大城市,人口非常集中,也面臨著空氣質量下降的問題。為此,莫斯科市政府計劃從公交客車入手,打造以電力驅動公共交通工具為主的城市,預計到2015年,莫斯科80%的公共交通都將實現電氣化。
2.2出租車
除了有軌電車、無軌電車,公交汽車等交通工具之外,出租車也是不可或缺的日常交通工具。俄羅斯正規的出租車都有一個“T”字標識。俄羅斯的出租車行業不如我國的龐大,出租車并不多。因為在俄羅斯,幾乎家家約有2臺私家車。另外,坐出租車的時候還得給司機小費,一般是車費的1/10,這樣算來,價格并不便宜。但俄羅斯任何一個城市的任何一輛機動車都可以隨時成為出租車,包括軍車、警車、急救車等等,警察并不干涉,俄羅斯也沒有黑車一說。只要該車愿意或者不是急著趕路,都會在你招手的時候停在你身旁,然后隨行就市彼此談個價錢,妥了就直奔目的地,收入自然歸司機個人。許多私家車上班族早晚兩次捎個客,當天的油錢就省下了,價格也大都比正規出租車便宜,同時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
2.3地鐵
城市要發展,交通必須得發展。而過量發展地上交通,會打破原有的城市設計輪廓,使城市風格遭到破壞。因此,為避免破壞城市風格,以保障城市風格得以長久延續,城市在新一輪的擴張中應大力發展地下交通。從俄羅斯莫斯科城市發展的經驗來看,由于莫斯科注重地下交通建設,莫斯科有267km地鐵,164個車站,11條線路,其中有1條是環線,其長度大約為20km。一般采用8節列車編組運行,如圖1所示,最短間隔58s就有一趟列車通過,行車間隔高峰時間達1.5min,低峰時維持2~3min,列車旅行速度高達40~45km/h,列車站停時間大都在20s以內完成。地鐵承擔了城市53.8%的交通流量,每天通行8500列列車,平均日運輸乘客約達900萬人次,成為城市交通的最大承載者。地面交通壓力減少,城市道路新建、拓改工程隨之減少,使莫斯科城整體城市風貌得以保護,地鐵較好的實現了交通生態的環保。另外,莫斯科的地鐵納入城市中心區域交通服務,輕軌用于連接地鐵以外的周邊地區,高速公路構成城市與各個機場之間聯系的交通體系。雖然我國城市與莫斯科相比有自己的特點,但確立并堅持“中心城區以地鐵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則將確保城市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會破壞原有城市風貌的好方法。在堵車已經成為城市的通病和頑癥的今天,因為地鐵的與眾不同,帶來更加便捷的交通。目前很多大城市像東京、巴黎、香港、莫斯科公眾出行客流都進入了地下,解決了公眾日常工作、生活的交通需求,而且城市交通主要依靠地鐵,也可以為我們所借鑒。眾所周知,莫斯科地鐵堪稱世界一流,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因為其延伸到了全市1000km2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它形成了一條環型線和多條輻射線交錯的巨大的交通網,在地下把整個莫斯科覆蓋起來。莫斯科地鐵的每個車站以不同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為主題,采用五顏六色的大理石、花崗石、陶瓷和彩色玻璃鑲嵌出各種浮雕和壁畫裝飾,輔以華麗的照明燈具,富麗堂皇的大理石地面,裝飾風格更是高貴典雅,恍若進入華麗的皇家客廳,如圖2所示。在莫斯科,地面公交不是很發達,而且只跑短途,補充地鐵的不足,城郊鐵路僅是給地鐵接送遠郊客流。莫斯科沒有貫穿城市東西、南北的地面公交線,因此地鐵的優勢得以鞏固。我國各城市路網逐漸發展,以前運營線路也都達到幾十公里,往往增長很快,有時是成倍地增加,但客流的增長卻比較緩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應當把市中心交通最擁堵、市民最需要利用地鐵出行的地方用地鐵連接起來,而且把各條線間的換乘關系解決好?,F在我們已經開始重視先發展有客流、急需解決交通疏導的中心地區的路網,并把注意的重點轉移到先形成中心的路網上來。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也開始興建地鐵,而城市地鐵的興建應主要考核客流和客流的增長,考核它在公交客運中占的比重。這就要我們培養地鐵客流,除了制定合理票價外,調整地面公共交通使其與地鐵合理搭配、互為銜接、方便轉乘。
2.4U纜軌
軌道交通快速、安全、便捷、高效,有著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無法比擬的諸多優點,但其目前造價昂貴,成為其廣泛應用的首要制約因素。俄羅斯近些年提出了一種新型交通工具———U纜軌,其在保留軌道交通優點的前提下造價、運營成本都大幅度降低且高效環保,有可能成為本世紀新一代的城市、城際、跨海、深山客運、貨運軌道交通運輸方式。“U纜軌”可能成為將來最便宜的交通工具?!癠纜軌”全稱為尤尼茨基纜式軌道運輸系統,英文名為UnitskyStringTransport(UST)是一種全新的高架弦纜式軌道高速運輸系統,其發明者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尤尼茨基(А.Э.Юницкий)。俄羅斯2002年“U纜軌”試驗全面展開,圖3是莫斯科州湖泊市試驗線,于2001年4月破土,2001年10月完工,修建了105km。在先后進行了100次試車成功后,莫斯科州政府批準建造莫斯科大環線,莫斯科的四大空港連接大環線是2002進行的科研試驗,2005年開始建造,修建261km,俄羅斯運輸部和交通部聯合鑒定,獲得高度評價。同時在馬來西亞及烏克蘭等已經修建了試驗段,并對7個國家完成實際設計方案10余項?!癠纜軌”的優勢在于:當前的軌道交通或多或少存在投資大、建設周期長、運營效率低、能量消耗大、占地面積大、污染大等問題,而“U纜軌”在這些方面都有優異表現。U纜軌與城市的其他形式運輸系統線路造價對比,見表1。與其它軌道交通運輸方式相比,U纜軌投資回收年限較快,據目前已建的11線路分析,最少為2年,最多需11年,平均投資回收期為5~6年。我們的交通越來越擁擠,想要一個既經濟又快速的大眾運輸系統,在必須達到環保高指標的同時,又想得到投資的快速回報的條件,那只有“U纜軌”無論在經濟上還是在環保上都具有明顯的優越性,而其眾多的優點在我國國情下尤其顯赫,將在城市交通輔助如圖4、旅游專線、城際交通、西部偏遠地區交通等方面大展宏圖。
3城市生態環境
城市的發展在提速交通發展的同時,也應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俄羅斯的各城市內都有大片森林,是真正的茂密森林,如莫斯科市區森林綠化加起來占城區面積的40%,這還不包括隨處可見的綠地,為城市的生態環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俄羅斯的許多地方,如幽靜的修道院、美麗的城市廣場,甚至豪華奢侈的宮殿,地面多是自然石塊或者自然沙土鋪筑,石塊之間是寬寬的泥土填縫。沙土的滲透性好,一部分雨水就可以滲入地下,對地下水位進行補充。如遇到強降雨,來不及滲入的雨水仍然可進入城市管網最終排入河道。這種做法涵養了城市的水源,具有減緩城區雨水洪澇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徑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等廣泛的意義。而在國內,地面多以地磚或是花崗巖等硬質鋪地為主,以水泥砂漿鋪筑,然后以1:1水泥砂漿灌縫,這樣地面易保持整潔。然而,據資料分析這種做法有其不足之處:一方面這種做法使得雨水無法滲透到地面,雨水大都匯集到城市管網,最終排入河道,地下水得不到雨水的補充。我國是個缺水的國家,人們不斷抽取地下水,就會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局部地面下陷,造成損失;另一方面,這種做法造成地面徑流系數大,城市雨水管網負荷過大,所有的雨水都只能從城市管網排出,一旦單位時間降雨量大,就有可能出現城市的內澇。另外,沙土石塊是自然材料,讓人感到親切舒適,能夠幫助我們控制室外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同時均質的工業化地面鋪裝材料則讓人感覺呆板生硬,這些吸熱材料,使得白天廣場周邊的環境溫度驟升,不適宜游人駐留、游玩。
4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城市交通環境保護意識逐漸增強,同時也在對交通環境設計做出反思。在汲取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根據我國的國情予以改進,無疑會對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城市交通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