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路徑淺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對我國人口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鄉鎮統計的視角,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展開分析,闡述了普查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并從組織管理、宣傳發動、工作機制、調查方法、數據審核等方面進行了思考和探索創新,普查工作效率和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
關鍵詞:人口普查;鄉鎮統計;數據質量;路徑探析
1在新形勢下開展人口普查的意義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已經歷過六次普查,此次開展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是服務新時代新需求、助力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摸清國情國力、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的必然要求,更是把握新變化新特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保障改善民生的內在需要。對于福安市來說,做好人口普查,全面查清近年來全市人口在數量、質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準確掌握人口變化和發展趨勢、流動人口規模、老年人口規模等,為市委、市政府科學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勞動就業、教育政策、社會福利等提供可靠翔實的人口數據,對做好經濟、民生、保障工作,推動福安市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2鄉鎮人口普查工作存在問題分析
2.1普查“兩員”選聘難
一是普查員數量需求大,且鄉鎮工作人員特別是農村地區既要符合文化水平較高,又能熟練操作電子采集設備條件的人員少之又少;加上“兩員”經費補貼低,造成很難選聘合適的普查人員。二是自登記工作啟動以來,部分普查小區“兩員”變動頻繁,導致部分普查小區進度較為緩慢,普查登記進度不均衡;三是鄉鎮的普查人員歷經區劃繪圖、入戶摸底、短表登記、長表登記和比對復查等工作,部分普查員已經出現厭戰心理、倦怠情緒,影響后續普查工作進度。
2.2采集設備數量有限
由于此次人口普查實行全面電子化采集方式,與傳統紙質方式相比更為便捷和方便信息儲存,但電子采集設備數量畢竟有限,部分PAD電子采集設備由于通訊環境影響而無法使用,需大量租用普查員個人手機,存在部分信息安全隱患。
2.3普查對象配合度不高
部分普查對象存在防備和抵觸心理,擔心隱私泄露,不愿配合普查工作。加上普查對象常外出不在家,往往需要普查員多次上門入戶,影響工作進度。
2.4比對復查工作難度大
全市居住地復查工作量大,平臺推送大量農村地區人口和外地人口流入福安市城區,許多現居住地地址和聯系方式不詳,導致無法鎖定復查對象,部分無居住地址僅有聯系方式的復查對象,不配合提供現住地址,造成普查員入戶復查難。
3探索提升鄉鎮人口普查工作的路徑
與歷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具有普查對象更多、內容更細、填報普查數據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嚴、普查人員隊伍素質要求更高的特點,這就對普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鑒于此,亟須進一步探索提升人口普查工作的路徑。
3.1加強“兩員”選聘,扎牢普查隊伍根基
由于在普查過程中普遍存在找人難、入戶難、溝通難等問題以及很多普查對象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因而在招聘“兩員”的時候,建議采取多元化方式,選擇政治覺悟高、溝通能力強、能熟練運用當地方言、待人和氣、熟悉村情村況、有責任心的村干部、村民組長、社區網格員等,能降低普查對象的抵觸心理;另外還可以在大學生村官和大學畢業生中選聘,大學生受過高等教育,工作積極主動,能夠對普查方案、普查內容、普查指標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PAD的操作,有利于建立一支思想堅定、勇于當擔、有戰斗力、能在高強度普查工作中做到數據采集“靠得住”、與民溝通“信得住”、加班加點“頂得住”、底線紅線“守得住”的普查隊伍[1]。
3.2加強宣傳動員,營造濃厚普查氛圍
不斷加大普查宣傳力度和頻率,進一步提升普查宣傳的震撼力和沖擊力,真正做到普查宣傳到戶、到人,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借助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網站等平臺開展宣傳;利用鄉鎮LED顯示屏滾動播放七人普公益宣傳片、在重要交通樞紐設立宣傳立柱或大型展板、懸掛普查宣傳橫幅、向普查對象發送普查短信、制作七人普短視頻、快閃、方言版村村響音頻和抖音短視頻、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開展普查宣傳。持續開展普查宣傳“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宣傳活動,聯合社區、村黨支部開展人普宣講活動,聯合中小學校舉辦“人口普查宣傳一堂課”,進一步形成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良好氛圍。
3.3加強技術支撐,提高區域繪圖水平
鄉鎮在結合借鑒疫情防控經驗的基礎上,對轄區內摸排掌握的信息,有效開展區劃繪圖工作[2],不斷提升區域繪圖成效。一是利用無人機對轄區內建筑物進行航拍,真實準確地反映出建筑物的整體輪廓,有效解決標繪系統地圖清晰度低,與實有建筑物不一致的難題。二是為有效解決村干部對電腦及移動端標繪系統操作不熟練的問題,選聘大學生配合熟悉村莊地形情況的村干部進行建筑物標繪。三是可以集結鄉鎮、社區防疫工作者作為骨干,結合疫情防控的走訪,對轄區內建筑物及住房單元戶數進行摸排,提高入戶率和住戶信息準確率,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知動態”。
3.4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普查業務能力
采取“定期培訓、常態指導”的工作法,通過專題培訓、以會代訓、走訪摸底等多方式、多途徑、靈活機動開展普查業務培訓。一是按計劃分批次對鄉鎮普查員開展業務培訓,一方面重點培訓普查工作紀律、普查方案、普查指標填報等,確保入戶操作規范;另一方面對編碼的行職業標準分類的原則、方法,編碼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系統培訓,提高編碼人員的業務能力。二是采用“請上來”和“走下去”相結合的方式,邀請上級領導舉辦業務培訓講座,對普查業務操作再培訓、再強調、再解惑。
3.5創新工作方式,暢通普查工作渠道
在普查登記階段,采取積極有效的入戶詢問方式,逐街逐樓、逐門逐戶、逐人逐項進行登記,耐心向調查戶解釋指標,準確采集每一條信息,引導其如實申報普查數據,確保信息真實可靠。組織專門力量,重點加強對出租房、人口密集、居住情況復雜、人口流動頻繁的城區、城鄉結合部等復雜區域摸排工作,做到應登盡登。在行職業編碼階段,采取“先易后難、集中攻堅”方式,充分發揮平臺智能賦碼優勢,分行業或職業優先對數量較多的同行業或同職業進行集中賦碼。復雜編碼集中攻關,對長表登記中一些行職業情況描述不清或者填報不規范的,向普查對象核實后再進行編碼,完成編碼后,分組開展交叉互審,做到隨報隨審;依托平臺端靈活查詢功能對行業分布、職業分布的合理性、匹配性進行質量核查,確保行職業編碼的效率和質量。
3.6強化數據審核,夯實普查數據質量
一是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層層落實普查責任、層層把關數據質量,對普查各環節工作質量予以全程監控。對村、居普查小區進行隨機抽檢,將有誤數據及漏報情況反饋及時給鄉鎮(街道)。加強與公安、衛健等部門行政記錄的比對,充分運用大數據,多管齊下解決人口漏報問題,密切關注平臺數據反饋情況,將問題清單整理分解至普查員,逐一核查現有人口、流動人口、空戶核實、出生和死亡人口登記等。二是建立登記數據分析監測機制,安排專人實時監控數據上報進度和大數審核,把監管細分到鄉鎮、村居和普查小區;通過登記數據與摸底數據、部門行政數據的分析比對,及時查找解決登記過程中存在的傾向性和苗頭性誤差,通過“以查促改、以查促進”的方式不斷夯實普查數據質量。三是針對普查工作前期存在摸底數據重漏登、普查登記進度不均衡、大數據指標審核異常等問題進行補缺補漏,一一對標對表,加緊核實,迅速解決,確保各項數據符合客觀實際;同時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問題解答機制、短板問題臺賬報送工作及登記數據分析研判等機制,及時發現和解決人口普查登記工作中出現的情況和問題,確保普查數據真實可靠。四是進一步運用好大數據,結合各部門、疫情防控掌握的人口數據及基層掌握的人口數據等,對不同數據來源的同一對象同一指標進行分析研判,便于普查員開展清查比對工作。利用國網電力大數據平臺,對空戶進行輔助查詢,確認是否有人居住、以免遺漏普查對象。
3.7加強分工協作,提升普查工作實效
建立部門參與、上下聯動的部門聯審聯動機制,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在確保部門資料指標內容全面準確、數據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取得電子格式資料,安排專人進行分門別類的整理。將整合的公安、衛健、民政等職能部門行政資料和疫情防控摸排、八閩健康碼申領等信息資料分村分解至“兩員”手中,用于一一核查比對戶籍、出生、死亡人口、港澳臺外籍人員。通過入戶摸底環節、正式普查入戶調查階段數據結果與部門數據進行比對、審核、糾錯,針對這些重點指標進行補缺補漏,進一步提高普查工作質量和實效。
3.8強化依法普查,確保普查數據安全
一是加強對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保密管理,按照“誰用人、誰管理”的原則,“兩員”均簽訂保密協議,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保密規定。二是普查登記結束后,“兩員”及時清理信息采集設備及有關人口普查的所有信息,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留存、泄漏有關人口普查的信息資料。三是建立人口普查數據質量管理及追溯問責機制,嚴肅普查紀律,嚴格普查程序,并督促普查對象客觀準確填報數據。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闡述,并對提高工作成效的途徑進行了探索,希望可以對下一次人口普查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R].福建:2019.
[2]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方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作者:鄭龍英 郭智光 單位:福建省福安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