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語文課程教育規律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發揮語文教育的人文性
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和發揮語文課程對學生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要既學語文,又學做人。
還要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在文學、情感諸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語文學習極具個性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的,常言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形成良好個性、激活創造力的需要。
(2)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必須在豐富的語文實踐中培養。不應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應該通過大量學生自主的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實踐,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語文能力。
語言運用往往因為“約定俗成”而無理可講,人們的母語是在生活中自然習得的。從課本上和教師那兒獲得的,只有比自然習得的更為集中和規范,并沒有、也不可能改變自然習得中的實踐經驗和積累等本性。語文課程是應用型課程,“應用”要求實踐,要求在實踐中的體驗和感悟。
(3)把握母語學習的特點。
A、充分利用語文資源,拓寬學習空間。
學生學習語文,并不是從零起點的,特別是口語能力。學生對語文的接觸并不限于語文課堂內,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缎抡n標》要求“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不能把學生束縛在“課堂中心、課本中心、教師中心”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社會交往,以及各種傳播媒體等,都能夠學習語文。學習語文的資源和運用語文的實踐機會可能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呂叔湘先生在撥亂反正之初就第一個站出來說:“十年時間,二千七百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言,卻是大多數不過關……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說是得益于課外看書?!弊寣W生盡可能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更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B、學習方法上,強調實踐、積累、感悟、熏陶。吸取母語教育研究的新成果--“母語習得論”。
學習母語,有兩條渠道:
一條是在母語環境中,通過模仿和練習,無師自通地掌握母語,學術界稱為“母語習得”;
另一條是有目的、有計劃、有課本,在教師指導下學習母語,稱為“母語學得”。學齡前兒童掌握了口語,就是通過習得這個途徑。入學后學習母語書面語,走的是學得之路。不能只重學得,忽略習得。
(4)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還體現在遵循漢字、漢語的自身規律上。
比如,利用漢字形聲、象形、會意等特點識字,利用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等指導寫字;再如,利用漢字感情色彩強烈的優勢,重視語感的培養,加強感悟和情感體驗;又如,利用漢語言文化積淀豐厚的優勢,豐富語言積累,增加文化儲備。
總之,語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熏陶,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