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領導干部工作方法群眾路線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本文認為運用群眾路線改進領導干部工作方法的基本內容包括:價值取向即一切為了群眾,認識方法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踐方法即依靠、學習、宣傳教育、領導群眾。而其基本要求包括:為民務實清廉、調查研究、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加強學習。
關鍵詞:領導干部工作方法;群眾路線方法;基本內容;基本要求
指出科學的領導工作方法在于扎實做好調查研究這項基本功、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依靠學習走向未來。群眾路線方法是我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傳家寶,相關重要論述經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鄧小平、、、的繼承和深化臻于完善。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方法改進領導干部工作方法在當下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改進領導干部工作方法的基本內容
概括說來群眾路線方法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其一領導干部須養(yǎng)成為民務實清廉的工作作風,發(fā)揚艱苦奮斗、廉潔奉公、求真務實的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服務于人民群眾之需,擺脫“官本位”思想,杜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奢靡之風,保持謙虛、務實、廉潔的工作態(tài)度。其二領導干部需形成科學的認識方法,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認識方法,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克服主觀主義,避免脫離群眾,從廣大人民群眾當中認識社會生活實際作為領導干部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其三領導干部需養(yǎng)成科學的工作方法,尊重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當中的主體地位,既要領導群眾,更要宣傳教育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學習群眾。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改進領導干部工作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價值取向:
一切為了群眾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聯(lián)合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進一步預言未來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也就是說不論從共產黨人的宗旨還是從應然的社會形式來看,每個人自由全面的發(fā)展是共產黨人領導人民群眾的方向,即“一切為了群眾”。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與“一切為了群眾”內在統(tǒng)一。一切為了群眾是領導干部工作的目標價值取向,馬克思關于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可以促進物質的發(fā)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物質的發(fā)展。明確“一切為了群眾”的意識具有提綱挈領、正本清源的作用,指導領導干部改進工作方法服務于人民群眾。
(二)認識方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首先,群眾路線方法是我們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鞏固執(zhí)政地位、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工作路線。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是人民賦予的,但不是一勞永逸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必須自始至終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其次,群眾路線方法是我們黨掌握群眾之需、掌握基層實際的工作方法。“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實踐出真知”。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構成,是社會生產生活的實踐者,他們是社會生產力的物質載體,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因此人民群眾的實際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政策環(huán)境,掌握人民群眾的實際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礎,人民群眾的需要是我們領導干部的主要工作內容。最后,群眾路線方法是我們黨的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取得共識的工作方法。同志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ENTURY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三)實踐方法
其一,依靠群眾。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著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推動著社會變革和發(fā)展,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承擔者,一切社會發(fā)展都有賴于人民群眾的實踐,一切社會變革也都需要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來完成。其二,學習群眾。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比嗣袢罕娛巧鐣a發(fā)展的實踐者,人民群眾當中存在著豐富的有關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又領導干部個人受知識結構、生活經歷、認識水平、性格特質等的影響具有相當的局限性,領導干部必須謙虛向群眾學習,進而在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基礎上歸納出治國理政的規(guī)律。其三,宣傳教育群眾。美國科學家德加•沙因首先提出了“復雜人”人性假設,認為人民群眾的意見是多樣的,他們的意見和動機是相互作用的,而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又會促使意見和動機的變化。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給領導干部的工作增加了困難:群眾意見的甄別、統(tǒng)一認識。經領導干部甄別、歸納、系統(tǒng)化后的群眾意見可以在領導干部反復的宣傳教育下達到統(tǒng)一群眾意見的目標。其四,領導群眾。我們黨執(zhí)政,實質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社會公共事務,實現(xiàn)和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此堅持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與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
二、運用群眾路線方法改進領導干部工作方法的基本要求
(一)為民務實清廉
為民是領導干部工作的價值取向。領導干部的“為民”思想要求他們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他們思考問題、開展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求他們養(yǎng)成先人后己的“公”心,要求他們做好人民公仆,剜除“官本位”思想。務實清廉是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領導干部的“務實”作風就是要求他們在工作當中恪盡職守、敢于擔當,杜絕夸夸其談、主觀主義、形式主義。領導干部的“清廉”作風就是要求他們在工作當中嚴于律己、依法執(zhí)政,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正確認識公共權力的屬性,杜絕權力濫用、以權謀私、沽名釣譽。
(二)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貫徹實事求是精神、保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方法。經常開展扎實的調查研究有益于我們深切了解群眾需求、獲得實踐經驗,促進領導干部正確認識客觀世界、轉變工作作風、克服主觀主義,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基本要求如下:一是確定調查對象和主題,有的放矢就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漫天亂飛,如此這般調查研究的成果就是系統(tǒng)化的。調查對象和主題確定以后調查成果的內容框架就確定下來了。二是籠統(tǒng)了解調查對象和主題的情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果對調查主題和調查對象不做基本的了解,那么現(xiàn)場調查的深入性和有效性就會減弱。三是設計調查思路,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每條路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效率、收獲是有所差異的,所以領導干部要根據調查的目的設計調查思路。四是安排人員組織該調查,包括參與人員及其職責、時間、路線、聯(lián)絡調查對象、調查方式、調查內容、后勤保障,安排人員勾畫出該調查的全程圖,領導干部要做好監(jiān)督、促進工作。五是指揮調查研究的實施,領導干部要總體把握調查的進程、效果,確保各參與人員“查有所獲”。六是交流與總結,在調查末尾領導干部要促進參與人員之間就該調查互相交流學習,得出調研報告。
(三)發(fā)揚釘釘子精神
反復強調,“要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發(fā)揚釘釘子的精神就是要求領導干部找準目標、攻堅克難,堅持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不搞形象工程,面對民生問題、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發(fā)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達到“刻苦鉆研解困境,鍥而不舍謀出路”的境界。基本要求如下:一是瞄準問題、擲地有聲,就是領導干部工作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找準問題根源、難點、重點,抓住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問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堅持迎難而上,不“繞圈”、不插科打諢,不“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開足馬力、鍥而不舍,就是領導干部工作要全心投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主動組織各方資源狠抓各項工作的難點、重點,反復琢磨問題的解決之道,少空談、多實干,少浮夸、多求真,少偷懶、多勤奮。三是攻堅克難、踏石留印,就是領導干部工作遭遇難題和困境時不退縮,發(fā)揚堅韌不拔、求真務實的精神直至問題的解決,與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劃清界限,穩(wěn)扎穩(wěn)打把工作做出成效,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領導干部工作為他們帶來的實惠。
(四)加強學習
世界進入全球化時代以后,世界各國時時刻刻充斥著變動的可能性,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習能力成了一個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就是能通過組織資源交換便能創(chuàng)造、獲取、傳播知識的組織。我們黨是學習型政黨,學習能力是黨的領導干部的基本素養(yǎng)。基本要求如下:一是終生學習,領導干部要帶頭把學習作為終生的追求,形成愛學習、樂學習的志趣,并做到持之以恒、如饑似渴地學習。二是正確學習,領導干部要做到學有重點、視野開闊,一方面要遵循馬克思主義所指引的方向,學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好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學好法律法規(guī)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工作需要學習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軍事、外交等專業(yè)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專業(yè)化水平。三是學以致用,領導干部要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和解決問題,能運用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分析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淵源,能運用法律法規(guī)、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專業(yè)知識分析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的現(xiàn)狀,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作者:許婷 黃勤 單位:中共重慶市墊江縣委黨校 中共重慶市北碚區(qū)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