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質護理服務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1護理人員配置不足
護理人員缺編是我國護理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根據衛生部全國注冊護士信息庫數據,我國注冊護士已經超過200萬。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護理人員數量標準:即每千人口中應有2名護士計算[2,我國注冊護士缺口6O萬,造成護士數量上絕對不足。臨床崗位護士流失嚴重,加上護士職責界定不清,如外出取藥、送血標本、陪病人檢查等工作加大了護士人力資源浪費。
1.2思想認識不足
全院職工包括護士對“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認識程度不足,表現為對相關內容認知不全、科室沒有具體方案等。
1.3規章制度不健全
現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崗位職責不能完全符合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要求,部分年輕護士對相關的基礎護理技術操作沒有掌握或掌握不全。
1.4后勤保障不力
病房基本設施不全,如病人的就餐問題不能保障,基礎護理的部分物資匱乏,如洗頭用具、用品等不能滿足病人需求。
1.5護理管理不規范
雖然醫院有三級質量管理組織和相應的制度,但部分護理管理者因日常工作繁忙,為應付上級檢查而將質量控制流于形式。質量的細節管理落實不夠,在護理管理上忽視了對基礎護理工作的落實,因而導致基礎護理質量有下降現象。
2對策
2.1合理配置
護理人員,解決臨床護理人員不足的問題針對我院護理人員配置比例低、護理隊伍不穩定的現象,醫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招聘了護理人員充實臨床一線工作,醫院為3個示范病區增加了護理員,最大限度地保證臨床護理崗位的人員數量。簡化護理文書,把護士還給病人,為全面加強臨床護理、落實基礎護理工作提供便利條件。
2.2強化思想認識
針對護士對“優質護理服務”認識不足現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衛生部《關于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規范》《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山西省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具體實施方案》,深刻領會精神。制訂我院“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具體實施計劃并落實,要求各科組織反復學習,護理部就“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精神及進展情況對全院護士集中進行培訓3次,在全院營造良好工作氛圍,使大家認識到加強護理工作是實現醫改目標的重要措施,是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客觀要求,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將《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在病區內公示,讓病人監督,社會監督。通過引導、示范、推廣,以點帶面,總結經驗,進一步在我院其他科室開展,以達到“夯實基礎護理,全面提高醫院臨床護理水平”的活動目標。
2.3健全規章制度
由于護理工作模式及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護理部圍繞衛生部提出的16項重點工作修訂護理質量考核標準、臨床各類護士工作職責,完善臨床護理工作規章制度、疾病護理常規和臨床護理服務規范,開展基礎護理操作培訓,規范護士的操作規程。根據工作性質設立崗位職責,根據學歷、職稱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實行彈性排班、新老搭配、明確責任,改變了治療與護理相分離的現象。護士的責任感和主動服務意識明顯增強,自身價值得到提升,充分調動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2.4為確保示范病區
護理質量,做好后勤保障嚴格供應室的管理,做發下收下送工作;要求藥房工作人員送藥到科室,減少護士的非護理工作,把時間還給病人;落實病人院內訂餐、送餐工作;做好解釋工作,因陋就簡,為不能自理的病人用臉盆接水洗頭。
2.5責任到人,加強護理管理
試點病房實行小組責任制與護士責任制兩種模式,由于工作模式的改變,工作落實的力度得到了加強,使病人的每一項護理工作均有效落實到具體責任護士。各試點病房結合專科特色,不斷豐富優質護理服務內涵,為病人提供從人院到出院,乃至出院后的全過程無縫隙護理,認真做好病人的人院教育、住院護理、出院指導、出院后訪視等工作。為落實基礎護理的目標,實行分床責任制,在病人多、基礎護理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基礎護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實,全面提高了護理質量。此外,責任包干制的護理模式實行后,護理人員相對固定,醫護治療組配合默契,保證了醫療安全。
3小結
我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病房后,病房變得整齊、衛生,一級護理和危重病人的生活護理做得很到位,病人非常滿意,護理質量得到了提高,也提高了醫院的社會效益。但與上級醫院相比,我院硬件、軟件設施相對落后,只能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邊工作、邊改進、邊完善,不斷總結經驗,力爭護理質量快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