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口腔醫學職業能力分析和教學改革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口腔醫學職業能力分析和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口腔醫學職業能力分析和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谇幌翟谏钊胄袠I基層調研的基礎上,基于學生未來就業的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崗位對職業能力的需求,開展三年制高職高專口腔醫學教學改革研究,探索符合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求的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口腔醫學;基層;醫療崗位需求;職業能力

我國是口腔疾病的高發國家,而目前我國的口腔醫學教育和口腔衛生事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且地區發展不平衡,廣大農村基層地區的人們仍得不到正規有效的口腔醫療衛生服務。因此,高職醫學院校為社會基層培養高素質的口腔醫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符合現階段中國國情,是解決當前基層口腔衛生需求問題的重要舉措。但由于各種原因,高職醫學院校口腔醫學專業在教學模式上普遍存在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高度模仿五年制本科、口腔基礎和專業課程課時不足、教學內容應用性不強、教學手段單一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致使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崗位適應性差,動手能力不強,難以適應基層工作崗位的需要。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具有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1],如何培養符合現代和未來崗位需求的醫學人才是高職醫學院校不可回避的問題。肇慶醫學高等??茖W??谇幌翟谏钊胄袠I基層調研的基礎上,基于學生未來就業的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崗位對職業能力的需求,開展三年制高職高??谇会t學教學改革研究,現就基層口腔醫學人才需求調研、職業能力分析、教學改革等方面進行探討。

1基層口腔醫療人才需求調研

為了使我校開設的口腔醫學專業能夠更適應行業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課程教學適合實際崗位需要,本著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調研組深入珠三角、粵西地區以及周邊市縣區,對63家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進行口腔醫學專業人才需求、工作任務和流程、職業核心能力、崗位知識與技能需求、行業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的調查,調查對象主要包括社會用人單位負責人、臨床一線工作者、相關行業企業負責人、人才市場上有關企業的招聘人員、我院歷屆畢業生等,采取了個別訪談、參觀交流、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進行調查。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主要是基層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口腔診療中心、個體牙科診所等,主要從事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修復和預防工作?;鶎涌谇会t療衛生服務機構人才需求的重點是熟練掌握口腔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技能、各種義齒的設計和制作技能、各種牙齒的拔除技能等,能與病人進行融洽的溝通,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具備獲取專業領域新技術、新方法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等。調研組在深入基層調研的基礎上,明確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單位的崗位人才需求現狀,在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市場需求和社會崗位群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基于學生未來就業的基層口腔衛生服務崗位工作過程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提出并分析了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2基層口腔醫療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

職業能力是指高職高專口腔醫學畢業生在工作崗位從事口腔疾病臨床診療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并在該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多種能力的綜合,筆者將其歸納為專業技術能力、社會綜合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3個方面。

2.1專業技術能力

專業技術能力是崗位職業能力的核心和基礎,是高職教育的重點內容。

2.2社會綜合能力

社會綜合能力是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適合其生存環境的公眾化言行舉止的一系列社會行為能力[2],包括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畢業生在復雜多變的社會中需要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處理醫患、同事、上下級等各種人際關系時,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畢業生在具備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基礎上,社會能力的強弱將直接影響他們今后的工作發展。

2.3可持續發展能力

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指掌握了具體崗位現有專業技能,并且能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而進行自我知識更新,使自身潛力不斷釋放、技能不斷提高的能力[3],包括自學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即使目前的知識技能“管用、夠用、實用”,將來卻不一定。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知識,還要學習獲得知識的方法,學會今后如何生存和發展。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不能僅僅局限于向目前某一崗位群輸送人才,而要立足于人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崗位的不斷變化,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為其后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基于基層口腔醫療崗位需求的教學改革

為提高口腔醫學生的基層口腔醫療崗位職業能力,我??谇幌到陙黹_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工作,探索符合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求的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3.1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我系與行業專家和社會用人單位代表組成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質量標準中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與技能、交流與溝通技巧、社會綜合能力、自學能力、人格修養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校企共同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在實訓資源整合、課程體系、教材、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技能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全過程參與,深入參與專業建設和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口腔醫學專業畢業生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使口腔醫學專業與當地產業和行業企業的發展相適應。

3.2基于崗位工作過程開發課程體系和改革教學內容

我系對學生未來的就業崗位進行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基于基層崗位工作和技能需求構建課程體系和制訂教學計劃,打破以學科理論為中心的課程體系,以職業崗位所需的理論知識和技術能力為中心進行課程整合和優化,以實際臨床應用為目的,以培養實際應用能力為主線,突出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使課程體系不再是五年制本科的壓縮版。

3.3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習效率

我系根據社會需求和崗位需要開展“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綜合運用PBL教學、CBL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把知識點劃分為一個個臨床工作任務或問題,要求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一般為2~3天)自己翻閱教材、查詢資料,進行思考、分析、歸納、解答問題后,上交作業。上課時教師進行提問和互動,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討論,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最后教師循序漸進地推導、講解,歸納知識點。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學習,自己尋找答案和分析思考,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徹底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透徹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有效培養了自學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4設置模擬臨床情景的崗前綜合性實訓課程,培養專業綜合能力

我系依據職業崗位技能需求,基于臨床工作過程,將口腔醫學專業各門課程中的所有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優化整合,構建口腔醫學崗前綜合實訓課程,教學內容包括口腔病史采集和臨床檢查、疾病鑒別診斷、制訂診療方案、綜合病例分析、綜合病歷書寫、常見病病例匯報、綜合性強化實訓、醫患關系和溝通技能等,包含了與口腔基層衛生服務崗位工作相關的全部專業知識和能力。該課程模擬臨床接診病人的情景,在口腔模擬實訓室采用“接診病人—病史采集—??茩z查—病癥分析—鑒別診斷—診療原則—操作實訓—病歷書寫”的實訓教學模式,在加強學生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培養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臨床思維能力,使校內實踐教學與校外頂崗實習實現有機銜接與融通。

3.5醫學人文教育貫穿專業人才培養全程

我國醫學模式已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轉變,現代口腔醫療衛生服務更多地關注人的心理狀態、生存狀態和社會因素[4],這就要求新時代的口腔科醫生不僅有精湛的醫術,更具有高度的人文關懷意識、高尚的醫德與良好的服務態度[5]。我系將醫學人文教育滲透人才培養全程,把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學社會學等課程內容融入醫學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言傳身教地灌輸“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關懷理念,強調臨床實踐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各種口腔病人的心理特點以及醫患溝通技能。我系積極開展各種醫學人文主題活動、口腔社區義診和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使口腔醫學生早早樹立人文關懷意識,提高他們的醫學人文素養,使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3.6加強學生對醫患溝通的學習,樹立現代社會醫患關系意識

近年來醫患糾紛日益增多,權威報道稱80%的醫患糾紛與醫患溝通不到位有關。因此,強化醫務人員的溝通意識、培養醫務人員的溝通技巧是減少醫患糾紛的關鍵,而將這一內容的學習提前到醫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對醫患糾紛的發生更能起到預防作用。所以我系積極舉辦醫療法規、醫療案例、醫患溝通方面的專家講座和學生演講比賽,并要求專業課教師在講述某一疾病的同時講述診療該疾病容易發生的一些醫患糾紛案例,并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醫患溝通技巧,使其懂得預防、避免和處理醫患糾紛。

3.7早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強化職業服務和創業意識

除校內實踐教學以外,我系強調早接觸臨床、早接觸社會、早接觸病人,從第一學期開始就開展課間社會實踐活動和寒暑假社區見習,如開展社區口腔健康調查、常見病義診咨詢、口腔健康宣教等活動,提高學生口腔崗位工作技能和社區衛生服務意識。另外,我系自2012年開始在口腔醫學專業中開展大學生創業訓練項目———民營口腔診所創建與經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周邊口腔社區診所開展行業調研和社會實踐,深入了解民營口腔診所的行業現狀、發展趨勢和經營管理模式,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口腔診所設計和模擬經營管理訓練。創業訓練項目激發了學生的創業精神,提高了創業能力,并有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3.8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網絡教學資源

我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和開發精品課程網站、微課學習平臺、師生交流平臺、校園網習題庫等數字化(網絡)學習資源,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微課是指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課堂內外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6]。我系自2014年開始開展微課教學,教師將每個知識點或口腔操作技術制作成5分鐘左右的微課視頻,放在學校微課平臺及精品課程網站供學生下載到個人電腦或智能手機上學習,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余的“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微課視頻可重復觀看,是一種不受時間和地點等條件限制的方便高效的教學資源,已成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3.9重視實踐技能考核和過程性考核,使教、學、評有機結合

我系采用過程性考核、期末實踐技能考核及期末理論考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成績評定,過程性考核指分階段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進行考核,平時成績包括每次解決問題的成績、病例報告成績和學習態度,占課程總成績的40%。過程性考核的目的不在于成績本身,而在于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渴望評價和積極參與評價[7],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口腔醫學專業課程期末實踐技能考核參照口腔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方式,采用客觀結構化能力多站式考核方式,占課程總成績的30%。

4結語

我??谇幌凳冀K堅持人才培養必須適應目前與未來口腔基層職業崗位需求的原則,開展行業人才需求調研和崗位職業能力分析,根據市場需要開設專業,根據專業崗位技能需求設置課程,根據課程體系設計教學模式,建設醫教結合的“雙師型”專任教師隊伍和職業氛圍濃厚的口腔醫學實訓基地,校企全方位合作、全過程參與人才培養和教學的各個環節,逐漸形成符合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求的三年制口腔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自2008年起,委托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構,開展畢業生人才培養質量跟蹤調研,為教學質量管理、招考辦法改革、專業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課程調整創新等方面提供科學依據。調研數據證明,我系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改革工作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社會綜合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使畢業生符合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崗位需求,成為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實用型口腔醫學專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娜,宋錦璘,鄧鋒,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構建口腔臨床醫學本科綜合教學模式的初步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92-93.

[2]肖放鳴.高職學生社會能力培養探析[J].教育探索,2010(8):32-34.

[3]崔德明.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途徑探究[J].教育與職業,2009(5):44-45.

[4]張軒,余占海,殷麗華.口腔醫學生人文關懷意識教育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4,19(4):740-741.

[5]趙弼洲,余占海.口腔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意義和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0,31(10):72-73.

[6]蒲文靜,藺多鑫.高職高??谇唤M織病理學微課教學應用實踐[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8(3):299-301.

作者:黎祺 孫雪梅 朱亞利 單位:肇慶醫學高等??茖W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横峰县| 镇江市| 古浪县| 丰镇市| 南昌县| 余庆县| 北碚区| 墨竹工卡县| 当雄县| 嘉峪关市| 金门县| 志丹县| 乌什县| 雅安市| 庄河市| 贞丰县| 怀柔区| 兰州市| 乌鲁木齐市| 连城县| 德昌县| 南昌市| 保靖县| 余姚市| 凯里市| 衡东县| 黔西县| 阿克| 密山市| 桐梓县| 庆云县| 永平县| 屏东县| 正定县| 东光县| 黎城县| 武清区| 新晃| 沙田区| 苍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