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參數:
《中國經濟周刊》雜志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內目前一份以政經為主的綜合經濟類周刊雜志,國務院新聞主管部門指定的中央級重點新聞單位,中國官方主流財經媒體,位居中國財經媒體前五強。
《中國經濟周刊》雜志定位于“領導者決策的經濟參考”,以政經為主的綜合經濟類期刊,為中央、地方及企業的領導層提供有決策借鑒價值的資訊,做中國經濟轉型的真實記錄者,中國經濟國際化的理性觀察者,中國經濟復興的歷史見證者。
《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的內容是以體制經濟為核心的宏觀經濟、以城市經濟為核心的區域經濟、以企業經濟為核心的產業經濟、以金融為核心的財經領域。
《中國經濟周刊》主要欄目:中國經濟時評、封面文章、特別報道、中國經濟論壇、洞見、區域、產業、金臺銀街。
中國經濟周刊
刊名:中國經濟周刊ChinaEconomicWeekly
主辦:人民日報社
周期:周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
中文開本:大16開
ISSN1672-7150
CN11-5196/F
郵發代號2-977
曾用刊名:中國經濟快訊
創刊年:2004
ASPT來源刊
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中國經濟周刊》期刊介紹:
《中國經濟周刊》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國內目前惟一一份以政經為主的綜合經濟類周刊雜志,為中央、地方及企業的領導層提供最有決策借鑒價值的資訊。《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為企業法人單位,負責《中國經濟周刊》的編輯、出版,具有期刊發行及廣告經營權。
《中國經濟周刊》常見范例:
放開城市二胎是擴內需可行之策---管同偉
抑制通脹,中國不能依賴貨幣政策---鈕文新
警惕不良資產處置成國資流失“暗渠”---周濟譜
4月份一攬子數據引發國內外關注-中國經濟復蘇的“數字”在哪兒?---王紅茹
百年開灤欲重做“老大哥”---宋雪蓮
事業單位退休金之爭---王紅茹
成長中的民間力量---姚冬琴孫珍蘭
個人金融資產災后如何保全---
金融業的防災術:災難備份---
“巨災保險”的國際樣本---劉永剛
欠發達地區的“全民醫保”實驗-專訪江西省撫州市市長張勇---宋雪蓮徐婷婷
國企如何有效實施內部控制---李耿鈺
漢王“豪賭”電紙書---張偉
寧高寧否認中糧“多元化”傳聞-“中糧”致力打造全產業鏈食品企業---侯雋
私立醫院投資難題有望解決-私立醫院:“新醫改沒有忘記我們”---李鳳桃
國內電子支付連續四年3位數增長---孫冰
上海金融人才缺口過百萬市政府出資3億建高級金融學院---談佳隆
“名牌產品”評選合法嗎?---秦亦夫
“走出去”,事關中國煤企生死存亡---郭青
慈善抗癌,紅基會呼吁企業財力援助---胡雪琴
首都第二機場或將落戶大興北京南苑機場搬遷似成定局---汪孝宗
儲量難開采、后備資源有限、利潤大幅降低-大慶油田遭遇“持續穩產”難題---宋雪蓮
專訪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千億筑路給貴州帶來什么---南焱
設立統一的監管委員會可行嗎?---楊志剛
世界貨運聯盟總裁大衛·岳凱:我不同意“中小物流將消亡”的預言---孫冰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汽車業復蘇不容樂觀---談佳隆
海南省副省長姜斯憲:海南今年GDP增長目標9%---王紅茹
中國汽車業仍能維持15%增長速度---張世賢
貨幣資本不應獨享企業利潤---陳瑜
廣東國民休閑計劃也是民生工程---高舜禮
無錫王建煒案:“最規范國企改制”與400萬“灰金”---張偉
降息,現在還不是時候---鈕文新
如何保證家電下鄉不走樣---武在平
北京計劃生育最難管的“三類人”:流動人口、富人名人、涉外婚姻---汪孝宗
豆殤進口轉基因大豆侵入黑龍江---馬玉忠
新醫改如何讓全民得實惠---張茅
城鎮失業率“數字打架”不實數據會誤導決策---王紅茹
“到農村去”-英特爾眼中的農村信息化---孫冰
“家電下鄉”系列市場調查之“電腦下鄉”3個電腦品牌的“下鄉計劃”---孫冰侯雋
一個民間醫改者和他的30萬會員---楊眉
記者在英國親歷“與中印買家見面會”-中國10企業赴英國“花錢”---鄒錫蘭
美元生病,中國應對癥下藥---鈕文新
美元注水全球新災難---鈕文新
IMF可集中管理成員國儲備---周小川
當月15日前(包含15日)付款,可以下月發貨。
當月15日后,下下個月發貨。
因部分雜志出刊上市時間較早,應雜志社要求,需要隔月預定,提前兩個月預定,請關注商品雜志月份。
月刊、雙月刊、季刊會在上刊后快速發貨。半月刊每月兩本,(除特殊月份合刊)每月兩本到齊一起快遞發貨。周刊、旬刊每月發一次。
溫馨提示:如有特殊要求請聯系客服咨詢。全年都是訂閱季,可下單訂閱。部分雜志的訂閱時間以客服通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