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數學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在審閱數學論文過程中發現很多文章內容簡單,或是一兩個習題證明或是將教材內容,他人文章組合改編,簡單重復,更有甚者直接抄襲。很多從事數學教育工作人士認為數學文章難寫,事實上他們還沒有掌握撰寫數學論文的規律。
數學論文分兩種,一種稱為純數學論文,另一種為數學教研論文。很多從事數學教育工作者很難擁有大量時間從事純數學研究,而職稱聘任制又需要公開,這樣一來很多人將自己工作經驗加以總結轉而寫一些數學教研論文。教研論文是對課程論,教學法,教育思想,教材及教育對象心理加以研究。但無論哪一種論文都要遵從文章基本格式及寫作規律。
1撰寫論文應具有原則
1.1創新性
作為發表研究結果的一種文體,應反映作者本人所提供的新的事實,新的方法,新的見解。選題不新穎,實驗沒有值的報道的成果,即使有高超寫作技巧,也不可能妙筆生花,硬寫出新東西來。基礎性研究最忌低水平重復,如受試對象,處理因素,觀測指標,結果與前人雷同,毫無新意,這樣論文不值得發表。
1.2科學性
一、教材處理活起來
在教材的處理上,教師要使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也就是將課本上枯燥的知識賦予新的生命,使知識的學習更加靈活多變.特別是在學習抽象的概念時,光憑借老師的講解,往往有很多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氣氛變得沉悶.曾經在和學生的聊天中,有學生向我訴苦,說老師講概念時,好難理解,上課聽著很無聊,學習效果也不好.那我們能否給抽象的數學概念賦予活力,有活力學習才有動力,有動力才能產生效應,那學習效果自然就好起來了.如何賦予活力呢?首先我們應對教材進行充分理解,把握重難點;其次要使抽象知識轉為形象知識,便于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這一課時,我們知道這一課主要是講旋轉的概念和旋轉的性質,比較枯燥不易理解.教師從生活中的旋轉現象入手,讓學生感悟旋轉的特征,再利用課件制作旋轉動畫,在演示過程中由學生歸納出性質,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新知,同時還培養他們動手能力和觀察、分析、猜想、總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師引導活起來
在新課程中,給我們教師提了更高的要求,知識面一定要廣,課堂靈活控制,做到動中有靜、亂中有序、張中有馳.當學生提出問題是,教師應當認真傾聽,待學生問題提完后,與學生一起對問題進行歸納,找出問題核心,以此組織課堂教學并隨之解決其它問題,課堂教學的重心放在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創設問題情景,針對不同意見和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抓住學生發言中的問題,及時給以點評和反饋.當教師提出問題時,讓學生探索自己尋找答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長處各自的短處.在學習中,應讓其積極主動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一定要使所有的學生互動起來,人人參與,鼓勵其大膽發言,特別是后進生,給他們更多的鼓勵,樹立信心,激活他們各自潛在的智慧,在共同探究中相互學習,在合作中求得互動,在互動中進行互學,在互學中達到互補相互啟發.以你的優點彌補我的不足、以你的正確糾正我的錯誤,使緊張又枯燥的課堂,變成知識海洋幸福樂園.例如:我聽過一個特級教師的課堂,那是一堂復習課,他開口的第一句話不是說今天我們來復習……,而是反問你們想問我什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學生提出問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以打太極的方式又丟給學生解決,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感悟到成功的喜悅,更加熱愛數學.
三、學生思維活起來
數學課程是為每一個學生所設的,但是學生在發展上存在差異,在教學過中如何激活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運用激勵性言語來評價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增進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我們發現小學生上課很喜歡舉手回答問題,不管對與錯,但他們有敢于表現的勇氣,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的變化,他們越來越缺乏回答問題的勇氣,害怕回答錯.不管回答的是否合理,但敢于回答就是好的開始,所以我們教師可以適當的多鼓勵、贊揚,自信多了,想法多了,思維也活躍多了.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份驚喜,我們要對學生充滿信心.一個人的思維是有局限性的,我們教師可以適當引導他們進行組隊,眾人拾柴火焰高,發揮他們每個人的智慧,去開啟學習的大門的鑰匙.例如:在學習《展開與折疊》時,教師先示范怎樣剪,給他們啟發,使他們思維活躍起來,然后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研究,小組討論,尋找規律,“我想……”“我認為……”“我們組認為……”一個個充滿智慧的想法讓我們做教師的也感到有意外的收獲,課堂里的笑聲多了,話語多了,氣氛也活躍多了……
隨著教育科研意識的不斷深化,很多教師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公開發表。根據筆者的切身經歷,我認為初寫數學論文的教師,為了盡可能的少走彎路,應充分注意以下幾點:
一、借鑒成果,博采眾長
對他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吸收消化,為我所用,這是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須做的事情。一個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畢竟是有限的,要彌補這個“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學習借鑒。就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我們所涉獵的范圍自然應以初中數學的教育教學科研信息為主,但還應兼顧高中和小學的數學,以及計算機、物理、化學等相關學科的信息。
信息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
書面形式,比如各種書籍、報紙、刊物等;(2)口頭形式,比如各種會議、聽課、交流、咨詢等;(3)電子形式,比如以網絡、光盤、軟盤等為載體的信息。來源于不同形式的信息各有千秋,有的權威性高,有的時效性快,有的針對性強,有的信息量大。這些信息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四種:(1)制卡片,簡要注明作者、題目、出處、摘要、編號、日期等項內容,主要用于一般性的信息;(2)做摘記,寫在本上,編好序號目錄,以便查找,所記內容比卡片更詳盡,適用于比較重要的信息;(3)復印,對于特別重要并且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全文復印,復印件應用同樣大小的復印紙,對不同大小的原件縮放得一樣大,便于裝訂、排序、編目;(4)存盤,這是針對電子信息形式的特殊性采用的一種保存方式,復制到微機硬盤或軟盤上。有條件的,還能使用錄音、錄像、刻錄光盤等方式。
自1996年以來,我手抄20多萬字,復印存盤10多萬字,這些寶貴的文獻資料,為我的教育科研和論文寫作,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一、培養學生的數感
數學日記非常適合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使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學生們記錄日常生活中對于數字的應用,還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數感。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啟蒙時期,這個時期的教學中沒有非常復雜的數學知識或者數學定律需要學生們識記掌握,教學中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們對于數字以及數學這門學科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對于生活中和數字有關的種種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同時,能夠簡單的應用數學知識。這些都是對于學生數感展開的培養,想要深化學生的這方面能力,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借助數學日記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感知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記錄生活中自己印象深刻的和數學或者數字有關的日常片段,在記錄的同時首先需要學生們自己觀察,并且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讓數學日記更為通順連貫。以下是一位同學的數學日記:“今天,我們全校去南山秋游。從山上往下望,西山腳下有一個小區,共8幢樓,最高樓有12層,小區里還有一條南北相通的大約200米長的小路。我買了非常多的零食,我這次帶去的零食被我和幾個同學吃了很多。2包喜之郎水果果凍我吃了4分之3,雪碧被我喝完了,一條益達口香糖被我吃了5分之1,一桶品客薯片番茄味被我們吃了2分之1,一包上好佳冰檸檬硬糖被我們吃了4顆。今天可真開心啊!”上述日記看似是流水賬,但是從記錄的內容中不難反應這位學生有著很好的數感,對于數字有很敏銳的觀察力與感知力,并且善于統計、歸納與總結。這些都是數學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讓學生們從記錄他們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和數字有關的片段著手不僅能夠很好的為學生們打下數學基礎,還能夠幫助學生們整理思路。這些都會在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數學日記的書寫還能夠很好的起到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的作用,能夠在學生們記錄日記時展開對于學過的知識綜合應用。這是一個很好的鞏固與深化課堂教學內容的方式,也能夠檢驗學生們對于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結合相關教學內容給學生們布置相應的數學日記為作業形式,讓學生們將所學內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且對于這些應用有良好的記錄。這樣的作業布置形式不僅更為靈活多樣,過程中也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對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學完《認識人民幣》這節內容后,不少學生對于人民幣的幾種常見幣值基本能夠較為熟練的區分,同時,對于不同幣值的轉化也基本有了認識。大部分學生在初次接觸這部分知識時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消化過程,尤其是熟練的完成不同幣值間的轉化,這需要學生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斷練習。為了鞏固大家對于相關內容的掌握,我會讓大家結合課堂上學到的內容寫一段數學日記,記錄生活中和人民幣有關的日常片段。一個學生這樣寫道“:我爸爸很喜歡吸煙,一星期10包!每包20元,10×20=200元,如果爸爸不吸煙的話,一星期就能省下200元,一個月4個星期,200×4=800元,一個月不吸煙就能省下800元,一年12個月,800×12=9600元,一年就可以省下9600元,而且吸煙有害健康,污染環境。因此,我勸爸爸不吸煙或少吸煙。”從學生的日記中不難看出,學生在記錄這件事情上思路是十分清晰的,不僅如此,他還很好的展開了數學知識的應用,非常準確的計算出了爸爸吸煙每天、每周、每個月以及每年的花費。記日記的過程中不僅是對于日常生活的良好記錄,學生也非常靈活的展開了對于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將會很有幫助。
三、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記數學日記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則在于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能夠讓大家對于日常生活中的數字有更為敏銳的觀察、比較與記錄,這些都是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非常有效的途徑。一位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快過年了,許多商場都實施優惠政策。下面的3家商場的羽絨服,也實施了優惠的政策“:丫丫專賣店(單價200元)6折;波司登(單價220元)滿200元以上送50元;雪中飛(單價190元)買三送一。我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處理思考:我們一家人要去買羽絨服,每人一件,到哪里去買最好呢?丫丫:200×3×60%=360元;波司登:220×3-50×3=510元;雪中飛:190×2=380(元)這樣看來去丫丫買是最便宜。通過這次信息的收集,我知道買衣服也要精打細算,原來在購物中還能學到很多數學知識呢!”從這段日記不難看出,學生具備非常好的信息收集與記錄的能力,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夠借助學過的數學知識對于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比較,這些都是學生數學能力的綜合體現。
一、提升自我,讓學生首先喜愛上數學教師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學科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建立在對教師的尊重與喜愛基礎之上。學生喜愛教師,自然會對他所任教的學科感興趣。因此,要想上好每一節數學課,首先就需要教師加強自我修養,提升自我,以此來贏得學生發自內心對教師的尊敬、信任與愛戴。
(一)重視外在形象
教師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這主要體現在平時的衣著打扮與言行舉止上。如果教師不修邊幅、口無遮攔,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為此教師要衣著整潔大方、舉止文明得體,這樣學生才能從心里接受教師,愿意親近教師,如此才能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
(二)加強師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肩負著提升學生道德品質的重任,為此教師要重視師德修養,為人師表。不僅要熱愛教育事業,更要熱愛學生,將愛的暖流傳遞向學生的心田,唯有發自內心的教育教學才能取得成功。同時,還要樂于助人、關心集體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