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藥學基礎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摘要:在藥學類人才培養中,畢業實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畢業實習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通過綜合分析,提出關于畢業實習考核的方法,并分析實習方法改革對就業的影響,以期提高藥學類專業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提升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關鍵詞:藥學類人才培養;畢業實習;考核方法;就業質量
引言
按照我國高等中藥學教育的發展,教學規模的擴展,學科的融合和滲透,現已基本形成具有特色的中藥學學科群體及其課程體系。目前,中藥學教育仍立足于中醫藥學-化學教育模式,面對當代社會的發展以及新生物技術的改變和挑戰,大多數中藥類院校已經充分了解到生物學、化學在中藥學體系的重要地位,但在實際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和課程中還未能體現出來。按照現代中藥學學科教育的發展和需求,任何一個教育目標都應立意于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因此,中藥學學科教育體系的發展,也不能僅僅只停留在學生要學習專業課知識的階段,要更加注重學習綜合知識和培養創新能力。中藥學學科的發展必須以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為主,并且按照現代重要學科創新制藥、合理用藥的發展趨勢,建構以中醫藥為主,理工科滲透,全面發展,培養綜合型應用人才的模式。21世紀,我們要用新的思維觀念來審度高等中藥學教育的發展,改革“專才”為“全才”的培養理念,充分發揮中藥學學科的優勢,建立新的教育觀,培養綜合型的人才,使其適應社會需求、國家發展,構建適應21世紀的中藥學人才培養模式[1]。
一、藥學類人才培養中實習方法現狀
藥學類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畢業實習是教學環節的重中之重,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橋梁。藥學類專業院校的畢業實習不但符合學科體系及其培養目標特點,更能夠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的培養,并且與當今社會的科技發展相符合。目前,畢業實習一般包括五個環節:選取題目、查閱文獻、實驗研究、論文撰寫。富有成效的實習方法會使畢業生從畢業實習的各個環節中受益匪淺,可極大提高藥學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素質[2]。因此,嚴格考核藥學類專業學生的畢業實習必將至關重要。現階段的實習考核一般包含日常工作考核、畢業論文考核和畢業答辯考核,理論上都歸結于實習考核中。其中,日常工作考核包含平常考勤考紀、實驗過程的方案設計、實驗操作等;畢業論文考核主要包含畢業論文成績考核和答辯成績考核,論文成績是由論文最終評審成績和答辯成績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折合而來;答辯成績則是由答辯組長、答辯委員按照一定的評分標準賦分。但是,所有的考核均沒有細節上的評分準則,所以考核相對而言不易實施。因此,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制定更加嚴謹的考核方法,對畢業實習進行嚴格而科學的把關。
一、藥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學生方面的原因
從學生角度思考,論文質量不理想的原因有3個方面:①思想上對論文質量缺乏重視。一些高校畢業生未意識到畢業論文的重要性,在寫作論文時存在剽竊和造假現象。據統計,國內重點院校和普通院校本科畢業生論文抄襲和造假率高達10%和30%以上,而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1]。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學生對論文質量的重視不夠。這不但違背了高校要求大學生撰寫論文的初衷,而且與高校教育精神相悖。②缺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畢業論文從選題到寫作,需要學生查閱大量文獻,尤其是藥學專業的畢業論文對真實性和準確性均具有較高要求,因此學生寫作論文中的每一部分內容都要有足夠的理論作為支撐。但當前部分學生缺少獲取知識信息的途徑,在查閱文獻時,僅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眾搜索工具,而忽視了查閱專業文獻數據庫[2]。由于理論支撐不夠,最終導致論文質量差強人意。③實習、就業等事情分散了學生寫作論文的精力。目前,民辦高校的論文寫作大多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擇業、就業或考研準備上,無暇顧及論文質量,大多數學生都是抱著應付了事的心態,并沒有認真對待論文寫作,影響到論文的寫作質量。
2教師方面的原因
從教師角度思考,論文質量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兩個。①一些論文指導教師本身科研能力不高,且沒有指導本科學生寫作論文的經驗,加之對學生論文選題所涉及的范圍領域不熟悉。這樣一來,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就力不從心,甚至有些教師會出現應付了事的情況。②有些教師對論文指導工作不夠重視,在指導時缺乏責任心,經常以工作忙為理由避免回答學生在寫作論文方面提出的問題,對待學生上交的論文沒有進行仔細批改就通過。
二、提高藥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策略
1具體實施方案及取得的成績
1.1實施方案
1.1.1初期階段針對中藥學教學規劃和課程設置,此階段在大二下學期選拔成績優異,對科學研究或者中藥企業生產、銷售和研發有濃厚興趣的中藥學學科在校大學生,分別組織申報河南大學大學生創新計劃,或組成興趣小組,于大學二年級暑假進駐到中藥學學科平臺,進行中藥學各學科門類的動手實驗能力訓練。此階段主要進行中藥學學科的科學儀器規范使用訓練、基本實驗操作、基本實驗室安全教育、規章制度的適應以及基本的科學研究思路啟蒙。此階段主要進行中藥學學科的科學儀器規范使用訓練、基本實驗操作、基本實驗室安全教育、規章制度的適應以及基本的科學研究思路啟蒙。主要考核指標為《科學實驗記錄本》、《跟師記錄本》和《小組活動記錄本》,分別詳細記錄研究日志、與導師交流情況、小組內成員間討論溝通與協作情況;熟悉科研項目的中期檢查、結題、驗收和經費合理使用等基本的常識性內容。
1.1.2中期在掌握了大部分中藥學課程和實驗的基礎上,在創新計劃課題組和興趣小組中篩選具有敏銳思維、動手能力強和學習優異的在校大學生進行課題設計、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和完善研究方案,此階段貫穿大三年級,并在大三年級的暑假結束。此階段主要在課題設計中訓練學生學會使用搜索工具、數據庫、圖書資料和與導師、課題組其他成員的溝通交流。能有效的閱讀中外文專業文獻,歸納總結出課題設計方案,并能在課題的進行中分析和解決出現的問題,并學會撰寫中文論文及工作總結和課題匯報等內容,能積累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創新能力。
1.1.3科研能力培養階段此階段主要與畢業實習相結合,通過初中期的訓練與培育,進人此階段的學生能獨立進行一個小課題的設計、進行和完成。此階段的培養,主要集中在課題中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如何通過閱讀文獻,尤其是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達到形成一個獨立思考和解決科研或實踐中問題的能力,并能順利的完成工作總結、匯報和結題,能獨立撰寫專業論文。
1.2取得的成績
1專題實習
1.1實習指導
畢業專題實習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指導教師負責全面的教學過程,指導學生做好開題報告、文獻查閱、路線設計、實驗操作、論文撰寫和答辯等各項工作。因此應由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教師擔任指導教師,其職責為:提出選題計劃書,包括課題的目的、意義、要求和目標;指導學生查閱有關文獻,制定研究方案、安排進度計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室及相關儀器設備;做好畢業論文實施過程的指導,特別是指導學生解決研究中遇到的難題及數據處理,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同時嚴格要求學生做好實驗原始記錄;指導學生正確撰寫論文,做好論文答辯的各項準備工作,寫出專題實習的評語,提出成績評定的意見,參加畢業論文答辯。此外,指導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各個方面關心學生的成長,加強素質教育[2]。
1.2組織與管理[1]
中藥學畢業專題實習的組織與管理由校、院、系三級負責,協調分工,具體組織實施由院、系完成。院級的組織管理對專題實習十分重要,由主管教學的院長牽頭,會同教學科研辦公室、系辦公室組成領導小組,負責專題實習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工作。貫徹執行學校有關專題實習工作的要求和規定,并根據中藥學專業的特點,制定專題實綱和實習計劃。對于實習基地的選擇,則立足本校和本市,選擇疆內權威的中藥科研、開發和生產單位為實習基地,協商并明確學校與實習單位雙方的義務、責任和組織形式。整個專題實習分為選題、開題、畢業論文和答辯四個階段。學院負責組織專題實習的選題、審題并確定指導教師。指導教師應由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實行師生雙向選擇和領導小組適當調劑的原則,按實綱對專題實習實施全過程的組織管理,督促檢查各單位的專題實習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專題實習進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組織論文答辯,審核評語及賦分,總結專題實習的經驗和教訓,表彰優秀論文作者及優秀指導教師。
2專題實習質量監控具體措施
[摘要]
以“醫藥結合、系統中藥、實踐創新”的培育理念,依托國家唯一的中藥學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基礎基地和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項目“中藥基礎基地科研訓練及科研能力提高”項目,匯集優勢平臺資源,創建中藥學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自主培育模式,組建本科生科研創新協會,舉辦本科生科研學術節、出版學生自主科研期刊。全方位、多層次激發學生主動性,倡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培養中藥學科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科研創新人才,形成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
[關鍵詞]
中藥學;本科教育;實踐創新;人才培養
成都中醫藥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培養了中國第一批中藥學本科生、第一個中藥學碩士、第一個中藥學博士,接納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后,奠基現代中藥高等教育。秉承全國著名中藥學家凌一揆教授“品、質、性、效、用”系統中藥思想,依托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利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中藥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教育部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等科教平臺,以國家唯一的基礎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基礎基地為主體,構建中藥學本科生科研創新及實踐能力自主培育模式,促進基礎研究與教育有機結合,加強對本科生的科研訓練,提高實踐能力,激發科學興趣和創新意識,為科學研究提供高素質的人才儲備。
1秉承“系統中藥、醫藥結合、實踐創新”理念[1],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