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村黨支部事跡材料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市*鄉*村現有17名黨員,307口人,850畝耕地,是一個十分偏僻的小山村。幾年來,村黨支部把為民辦實事放在首位,以富民增收為出發點,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帶領全村群眾積極發展經濟,促進了全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使全村人均收入從*0年的816元提高到現在的5000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2.06%,得到了上級黨組織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衷心擁護。
積極帶領群眾致富
針對群眾觀念落后,怕擔風險不敢投資承包荒山、不敢依托本地資源致富的實際情況,*村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積極研究對策,黨支部書記和黨員帶頭承包荒山,給群眾作出榜樣,村黨支部書記李守發率先承包了村里的70畝荒山。由于早期沒有經驗,李守發培育的4000棵樟樹苗和扦插的4畝楊樹先后失敗,近萬元打了水漂。李守發不畏困難,總結經驗教訓,專程到吉林農大做土壤分析,到綏中果樹研究所學林果栽培,到靠山鎮看花木種植,最后終于成功地將生長快、周期短、耐寒、抗旱的白毛楊栽到了山上。其他黨員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紛紛承包荒山,在荒山禿嶺上種植了楊樹、松樹和果樹,所栽的樹成活率都在85%以上。荒山變成了“花果山”,事實感動了群眾,承包荒山的熱潮迅速從黨員擴大到全村群眾,全村1700畝荒山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在*村的帶動下,全鄉有480多戶群眾承包了7000多畝荒山,2.4萬畝榛園、果園得到了有效管理,過去的荒山荒地變成了鄉親們的“綠色銀行”。為了拓寬致富途徑,擴大致富成果,村黨支部一方面引進了30多個品種的優質花木花卉,帶動全村發展苗木面積達到350畝,人均增收1*元;另一方面帶領群眾大力發展養殖業,先后組織黨員群眾到山東、吉林等地引進優質品種和先進圈養技術,使全村三分之二的農戶都搞起了科學養殖。黃牛存欄數由*2年的18頭增加到*6年的330多頭,黃牛養殖現在已經成為了村民的主要經濟支柱。僅此一項,又為全村人均增收1700元。前不久,村黨支部又帶領村民到省農科院學習了中草藥種植技術,并計劃把種植中草藥“五味子”作為*6年一個新的發展項目。
認真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村黨支部定期辦科技培訓班。請來農科院的教授、講師來村里,教村民學習種養技術。還多次組織黨員群眾外出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培訓種植、養殖技術骨干40多人次。以前*村沒有電話,信息閉塞,嚴重影響了村民致富,村黨支部多方籌集資金,把電話線扯進了村。現在村里70戶,68戶安裝了電話,成為*市第一個“電話村”。*村有條小河把村子一分為二,群眾出行極為不便,村里無力解決。黨支部書記李守發率先捐出15000元錢,又號召黨員出錢出力,建起了一座連接兩岸,也連接黨心和民心的小橋,方便了兩岸群眾生產生活,群眾稱為“連心橋”。*5年8月13日的特大洪水把橋沖垮了,村黨支部又多方籌集資金45000元,重新修了更結實的石拱橋。*村位于大山之間,群眾出行困難,村黨支部組織黨員群眾先后集資30000元修建了路基,經多方協調,村里于*4年通了柏油路,圓了幾代人沒有實現的夢。*村地勢較高,一遇到大旱就斷水,村黨支部于*3年籌集15000元資金,打了一口10米深的井,解決了村里群眾吃水難的問題。
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4年初,村黨支部籌集資金56000元,為村里建了一座面積為242平方米的全鄉第一個文化活動中心,買來了乒乓球案子和臺球案子,拿出8000元買來大屏幕彩電、VCD和功放音響,添置了電影放映設施。還組織了消夏晚會、中秋晚會、元宵晚會,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5年底,村黨支部又組織黨員群眾成立了新農村建設秧歌隊,用歌舞曲藝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樹立了健康向上的村風民風。
*4年4月,村里成立了以公司帶農戶為主要形式的李守發實業有限公司。創新“公司+農戶”的機制,走綜合農業發展之路,確立了穩住種業,發展榛業,堅持牧業,開發藥業,興辦工業,支持服務業,展望旅游業主導思想,先后成立了種植、養殖、加工等幾個實體,在大山深處探索出了一條發展農村經濟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