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優秀護理服務示范病房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我們市中心醫院腎病內科共有護理人員13人,其中護師5人(含主管護師2人),護士8人;開放床位36張,日平均在院病人數34人。自2010年以來,我科深入貫徹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為目標,積極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優異成績,2011年度優質護理服務檢查評價結果為優秀,獲得病人的真誠滿意,在社會上具有良好聲譽。
一、認真學習,提高政治思想覺悟
近年來,我科護理人員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學習醫院的各項制度規定與工作紀律,切實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在思想上與醫院保持一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增強了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護理工作任務,取得優異成績。同時,我科護理人員培養吃苦耐勞、善于鉆研的敬業精神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服從醫院的工作安排,緊密結合崗位實際,完成各項護理工作任務;在實際工作中,堅持“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原則,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認真對待每一項護理任務,堅持把工作做完做好,獲得了醫院領導與人民群眾一致肯定。
二、刻苦鉆研,增強護理工作本領
我科護理人員深刻認識到要實現優秀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目標,必須要有扎實的護理工作本領,為此充分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護理知識和業務技能。她們認真學習護理工作方面的書籍和報刊雜志,認學習當今最新的護理工作前沿知識,留心護理技術技能的發展狀況,共同探討護理工作方面的業務技能和工作經驗,參加醫院護理操作競賽和理論考試。與此同時,規范開展專科護士和新護士培訓,注重臨床護理實踐技能及能力培養,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人文素養、溝通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還利用課題經費先后派出3名護理人員參加了區內外護理培訓班。通過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我科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掌握了護理工作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從事護理工作的崗位能力和技能,能夠全面做好護理工作,沒有出現差錯,取得優異成績,成為全院優秀護理服務示范病房。
三、創新卓越,實現優秀護理服務目標
我科不斷創新護理工作,追求護理工作卓越,以實現優秀護理服務目標。一是健全完善工作制度。“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以“患者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為目標,修訂、完善疾病護理常規、護理質量檢查標準與方法,制定《新崗位職責》、《護士工作量表》、《責任護士滿意度調查表》和《危重病人督查制度》,落實到日常護理工作中。護士長每月做一次患者滿意度調查,及時了解患者的意見和需求;患者出院時,發責任護士滿意度調查表,了解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以此引導護士不斷修正服務態度和工作方法,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服務。二是優化工作流程。每名責任護士負責3-6位患者,以護理流程為中心、打破金字塔狀的組織結構、建立橫寬縱短的扁平化柔性管理體系。每名高責護士分管3位病情重的病人;責任護士根據職稱、工作能力兩兩搭配,兩人共同負責II級護理病情較輕的床位,輪流在崗。通過優化工作流程,使每個責任護士完成當班所管病人治療、護理和相應的溝通與宣教工作,做到每名護士都有分管的病人,每名病人都有為其負責的護士,實現護士工作由管“事”到管“人”的轉變,基本達到了病房內無呼叫鈴聲,確保家屬陪而不護,減少家屬自聘護工的現象,為患者接受專業、高質量的照護提供了保證。三是改革排班模式。為了減少交接班次數,增加護理的連續性,確保護理服務及時周到,責任護士實施APN排班,根據治療量及時間分布、基礎護理工作量等,合理配備護理人力。夜間兩人組合,一位高年資搭配低年資護士,臨床支持系統到位,后勤系統的有效保障壓力減輕,有效應對急救,加強安全性。設一名辦公護士負責處理醫囑、接待新病人并送到病房交責任護士,為責任護士護士站前移至病房做好后援。另設一名腹膜透析專職護士,負責病房及門診腹膜透析患者的隨訪、宣教和處方調整。四是完善服務方式。為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提高效率,方便患者,真正做到“貼近病人、貼近臨床”,責任護士每天在崗6人,主動對分管的病人進行巡察,當病人需要更換輸液時及時前往,基本達到了病房內外無呼叫鈴聲。護士長每日通過三次查房,不定時深入病房,查看護理落實情況。
四、運用激勵,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熱情
激勵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發揮員工作用、提高工作積極性的重要手段;運用激勵可以使員工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工作職責與價值所在,做到認真努力工作,實現工作的高效與完美。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我科在做到“護士待遇公平公正,收入分配體現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基礎上,積極運用精神、物質激勵措施,鼓勵護理人員進一步做好護理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績。一是在全院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科室獎勵方案。通過患者投票、科室及責任護士問卷表、護士投票、工作量統計結果,每2月評選2名服務之星,獎勵60元/每人;護理部季度滿意度調查結果最高票數者獎勵60元/每人;高責護士100元/每人每月。二是重新修訂護理績效分配方案。護理績效與護士的“德、能、勤、績、滿意度”等進行掛鉤,實行多勞多得,優勞優酬。三是在病區走廊制作服務之星光榮榜。將每月科室滿意度最高的兩名護士進行公布,提升護士的榮譽感、自豪感。這些激勵措施的運用,明顯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每月被患者提名表揚護士人數從最初的4人,增加到目前的8人。
五、潤物無聲,凸顯無私奉獻關愛之情
我科所住病人大多患慢性腎衰尿毒癥,難以治愈,病程長,合并癥多,每時每刻都受到生命的威脅。我科護理人員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親人,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潤物無聲,用辛勤的汗水與滿腔的熱情澆灌每一朵脆弱的生命之花,凸顯中華民族無私奉獻關愛之情。
為給病人提供身、心、靈的整體護理,確保每一位病人的舒適與安全,我科護理團隊始終貫徹“五心工程”優質護理服務鏈,建立護士“臨在”(隨時在病人身邊)制度,時時服務在病人身邊。治療護理之余,護士以朋友的角色和患者交流,傾聽他們的內心訴求,理解他們的情緒,鼓勵他們戰勝病魔,重獲健康。還延伸護理服務的內涵,定期開展慢性腎衰知識講座,腹膜透析患者聯誼會,開展電話回訪、家庭訪視活動,不辭勞苦走街竄戶深入患者家庭,義務提供各種健康咨詢和指導。
我科高級責任護士王保紅接受一位120送來的路邊流浪無名氏老人,他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住址及家人和親屬的聯系方式,王保紅不嫌棄病人臟,幫他理發和洗澡,從家里帶來公公的毛衣毛褲為他換上,幫助老人買飯,細心用勺子喂他吃飯。
劉靜是系統性紅斑狼瘡、尿毒癥患者,丈夫已病故,獨自撫養正在讀小學的兒子,家境十分困難,因而脾氣古怪,暴躁,對兒子及護士動不動就謾罵一番。高級責任護士程雯施以無限愛心,幫劉靜洗頭、洗腳、喂飯,更換干凈的衣服,還利用下班時間輔導劉靜的孩子寫作業,從家里帶來了零食、牛奶給劉靜孩子吃。在程雯的細心照料下,劉靜脾氣改好,經常伸出拇指夸程雯。
25床病人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XX護士姍姍替她洗頭、擦浴、傾倒引流液、修剪指甲、喂藥,情深意致。老奶奶出院當天,恰巧姍姍休息,老奶奶非要見過姍姍才肯出院,別人問她為什么,老奶奶說:“姍姍比我兒女還親。”姍姍趕到了,老奶奶撫摸著姍姍的手,在家人的勸說下,久久才離院而去。
我科護理人員以“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三好一滿意”為目標,認真努力開展優秀護理服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獲得了病人的真誠滿意與一致贊譽。在取得成績和榮譽面前,我科護理人員決心“百尺竿頭更上一步”,繼續認真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力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促進我國醫療護理事業進一步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