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校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和諧校園
同志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學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把我校建設成和諧校園是廣大師生的共同愿望和奮斗目標。我們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學校發展。
一、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構建和諧校園的本質要求
和諧校園以校園為載體,以內和外順、同舟共濟、政通人和、穩定有序為主要特征。確立學校教育各個子系統或要素全面、協調、自由、充分發展和良性互動、整體優化的教育理念,對于韶師這類新辦院校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人的身心是和諧發展的內在基礎。捷克大教育家夸美鈕斯認為:“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種和諧”。這就不僅要求學校德、智、體、美、勞“五育”要和諧發展,各門課程之間、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相互匹配和諧發展,而且要求各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諧利用,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環境的相互銜接和諧結合,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和諧互動教學相長,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和個性全面和諧發展,實現個體與社會的和諧,使和諧社會成為由和諧的人組成的社會,也使和諧的人成為和諧社會的合格成員。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著名權威報告《學會生存》指出:“應該把培養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進人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作為當代教育的基本宗旨”。這應該成為我校師生共同追求的目標。
教育是充滿愛的陽光事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育人為己任,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引導、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要實施人性化管理,促進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人際關系和諧。母愛給學生以成長的生命,師愛給學生以發展的生命。實施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給學生以關愛、始終貫徹“平等、尊重、合作、發展”為基本內涵的人本思想,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大學應有大愛,大學教師應以“俯首甘為孺子?!钡那閼?,為學生的學業成才、健康成長、精神成人和事業成功無私奉獻。構建和諧校園要形成公平、公正、公開的發展環境,讓各類人才獲得均等的展現與發展機會,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得其所。
要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建設和諧班級和年級。我校升格以來,我們組織學生認真學習《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和韶關學院學生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以政治思想工作為先導,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學風建設為核心,加強了日常行為管理和社團活動的管理,積極開展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體育等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我校學生干部采取學生自主競選的方式產生,實行任期輪換制,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民主參與意識,培養了一批各方面素質和能力都很不錯的學生干部,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應該指出的是,“以人為本”絕不是“隨人所欲”,我們也絕不能用“以人為本”作為不服從管理,不遵守規章制度的借口,而是要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將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和人性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要加強制度建設,減少隨意性行為,只有這樣,秩序規范才能得到強化,學校的各項日常工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進行。我們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學校建設與發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學的制度體系,完善領導體制,創新工作機制,用制度來規范和調節各種關系,使一切活動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建立健全決策落實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定期對重要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反饋,從制度上保證決策執行的質量和效率,切實提高決策執行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嚴格執行,并輔之以保證措施,這是構建和諧校園不可缺失的一環,也是“人本”管理的前提和保證。
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提高領導和管理水平,這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關鍵
學校各級領導班子是構建和諧校園的第一要素。大學辦得好不好、水平高不高,關鍵取決于高校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領導干部,一定要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意識,要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提高各層次領導的整體素質和親和力,為加快學校建設與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和思想政治保證。我校各層次領導班子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并嚴格執行班子內部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不斷提高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和治校的自覺性、主動性、前瞻性,提高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水平。領導班子成員要加強個人修養,識大體、顧大局,大事講原則、小事講謙讓,以工作和事業為重。在班子內部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充分發揮每名成員的聰明才智,實現工作效率、人際融洽和班子整體效能的最大化。
領導的親和力在構建和諧校園的工作中起到示范和凝聚的作用。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實現育人使命的需要,是建設文明校園的需要,也是完善人格的要求。要實現人際和諧化,領導對師生,就要做到公正、公平,要尊重和保護每個人的合法權益。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與師生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形成人心思進、團結和諧、共促發展的良好氛圍。領導應為每個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創設民主、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近年來,我校支持教師學歷進修,分批選送教師參加業務培訓,給教師“充電”的空間、發展的機會,發掘教師的潛能,激發我們教師的內部動力。我們還加強了教師職業道德教育,連續出臺了《關于加強教風建設的決定》等文件,幫助教師牢固樹立敬業的精神和樂業的態度。教師主人翁意識增強,就能自覺地把自己和學校的發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領導的示范作用,群眾對組織,對領導就會多講一點服從,多看一點大局,多做一點貢獻,人與人之間,就會多一點尊重、多一點愛心,個人對自己也會多一點自律,多一點修養,何愁校園不和諧?
三、依法辦學,依法治校,這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
《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是我們辦好大學的法律依據,依法治校是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推進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推進教育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實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嚴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則與規定,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尊重師生人格,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提高學校依法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實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斷完善學校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格局。推進依法治校,有利于運用法律手段調整、規范和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構建法制、文明、和諧的校園。
廣大師生要做依法治校的模范,要發揮師生的主體作用,完善校園法制教育,既要使全體師生懂得如何通過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更要懂得如何利用合法權益,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以達到我們建設“具有學科專業優勢和人才培養特色的師范??茖W校”的目標。
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改進治校方式,做到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繼續堅持我校對師生進行的法制學習和教育,進一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以堅定不移的步伐,沿著科學發展的方向,規范辦學,提高我校的社會滿意度和公信力。
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生態化校園,這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基本途徑
韶師是一所歷經百年并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名校,被原廣東省省長朱森林譽為“粵北革命的熔爐,嶺南教師的搖籃”。長期的師范教育文化積淀,使她顯現出濃郁的“德高人之師,學高人之范”的校園文化氛圍。進入高校行列后,更應將這一文化傳統發揚光大。高校校園文化的發展和繁榮是和諧校園的一個重要特征,對于促進和諧校園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先進的校園文化既包括濃厚的學術氛圍、豐富的文化生活、和諧的人際關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園環境、共同的價值取向,還包括學校的校容校貌,校園建筑特色,校園綠化美化程度,教學科研設備水平等等。師生員工既是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文化建設的客體,既是大學文化的創造者,又是大學文化的接受者。我們要建設和諧的韶師校園文化,就要堅持用大學文化所蘊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觀念、審美情趣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導和塑造師生員工,共同建設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這對于活躍校園文化,弘揚韶師精神,彰顯我校文化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校依山傍水,綠樹成陰,校園綠化覆蓋率達到46%以上,生態怡然,環境優美,是莘莘學子讀書成才的理想場所。我們要教育廣大師生愛護我們的校園,學會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現代生態人格和生態精神。創造人工和自然相和諧的綠色校園,編織科學與自然的空間,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環境。在生態化校園建設的物質層面,要樹立“生態平衡”觀念和“環境保護”、“資源節約”意識。以神圣的體悟敬畏自然,以詩性的智慧熱愛自然,以“棲居意識”順應自然。
近年來,我校在環境教育和環保實踐工作方面加大了力度,生態教育和環保活動開展得比過去更普遍,綠化、美化、凈化工作呈現出新的進展態勢,“綠色”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學生環境意識,良好的環保習慣和行為正在形成。學校還為學生開設了《環境、社會與人》等選修課程,學校教研室還組織教師舉辦“人口與環境”、“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等專題講座,增強了廣大師生的生態環境意識。廣大教師應成為建設生態化校園的宣傳者,實踐者和率先垂范者。只要我們堅持不懈,講究實效,堅持“環境保護、教育為本”的方針,繼續深入開展學生綠色環保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師生的環保意識,創造良好育人環境,就能營造出濃郁溫馨和諧的校園生態氛圍,一個園林化、生態化、最適宜讀書和生活的校園環境就能形成。
和諧可以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可以發展事業。校園奏響和諧的旋律,必將為學校、教職工和學生的發展注入活力。我們要倍加珍惜韶師已有的團結和諧的局面,始終用和諧的音符推動學校穩定持續的發展,以發展增和諧、以改革促和諧、以公平求和諧、以穩定保和諧,使構建韶師和諧校園成為光輝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