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鎮工作總結與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12年工作總結
2012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的喜慶之年,是實現科學跨越的關鍵之年,也是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旅游休閑特色小城市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鎮緊緊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以“五個重中之重”中心工作為主抓手,合心合力合拍,強勢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標任務,小城市建設邁開步伐,全鎮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社會各項事業和諧發展。
(一)擴容提質,工業和旅游業迅速發展。
1、工業經濟穩步提升。以工業集聚區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帶動經濟總量的提升。園區二期工程順利推進,完成對街外村的19畝土地的征用,同時鎮政府專門成立園區現場辦,幫助解決二期工程相關涉及村的各項工作。新引進交工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該企業已完成設備的安裝調試,正在進行廠房、辦公樓等建設。目前,我鎮共有在冊企業136家,其中規模上企業4家。前三季度,全鎮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9667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8%,規模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3626萬元。實現銷售收入9379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9%。完成工業性投入24750萬元。
2、旅游經濟健康發展。加快小城市開發建設的步伐,大力推進大神景區和旅游度假區建設,完善旅游要素。預計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1億元,環景公路建設、生態景觀河道整治、濱水景觀帶和人工湖主體工程順利推進,完成神農谷紫色花海主題公園熏衣草種植350畝以及神農谷項目的王戶村土地征用工作。完成旅游度假區及環景公路建設用地征用1218畝。啟動鎮區600畝土地征用工作,建設中心公園、文化與旅游綜合體、小城市綜合體,鎮政府東側180畝土地已經預征完成。
(二)點面結合,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
1、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實施糧食安全和生態觀光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規模種養殖,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完成了2400畝岙里港省級糧食功能區規劃、立項、工程招投標和政策處理,建成了圳口村200畝早稻高產示范基地和高遷上屋—上葉500畝單季稻高產示范基地。
2、農業生產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建成“農業公共服務中心岙里片糧食功能區服務基地”5間二層辦公樓,完成了小流域治理項目和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的后續遺留問題的處理工作及項目初步驗收工作,規劃申報了和4650萬元的中央“農村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其中“農村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已經完成測量,進入設計階段;啟動了4個灌區和后澤塘灣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段200米長防洪堤壩修建已進入招投標程序。
3、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村莊環境不斷改善,基本完成了6個村綠化精品村和綠化特色村建設和寺前、抱上2個整治村建設95%的整治和建設任務,順利開展3個村“一事一議”項目工程。
(三)以人為本,社會各項事業整體推進。
1、民生工程不斷深化。各項民生工程得到有序發展。社會保障覆蓋率不斷提高,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7%以上,參加居民養老保險8500多人,60%村創建了充分就業村。農村住房保險投保率達86%,目前為止農房出險理賠工作完成6起,為農戶挽回損失共8.6萬元。在“進村入企”工作中,我鎮機關干部共走訪農戶14686戶,共解決問題839件,走訪企業130家,為企業破解難題36起。鎮便民服務中心,變分散辦公為集中為群眾服務,鎮村兩級便民服務中心共有工作人員180人,接待群眾辦事29000余人次。
2、社會事業和諧發展。以“平安”建設為載體,通過“社會服務管理工作中心”這個平,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有序推進。按照“合理劃分網格,科學組建團隊”的要求,我鎮因地制宜劃分91個網格,共組建由1024人組成的網格服務團隊103支,形成了全鎮基層社會管理工作新格局,有力維護了社會治安的穩定,全鎮重大案件、刑事發案率明顯下降。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明顯提高,中心校,中學的升學率名列全縣前茅。全面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衛生、廣播電視、體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93%以上。
3、計生工作重點突破。根據我鎮計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工作壓力,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召開了計劃生育整治摘帽工作600人大會,制定出了《鎮村干部“3+1”工作問責制》。在強勢推進的工作氛圍下,全鎮未繳納社會撫養費的違法生育戶共680對,現征繳528對,余下基本完成取證工作,部分進入司法程序。三查率達到99%以上。對于工作中工作不力的4名村干部進行了停免職,更換了4名缺乏責任心的計生聯系員。
4、集鎮建設穩步推進。進一步鞏固生態鎮建設成果,啟動集鎮地下管網改造、白中路改造、路燈改造、道路綠化等一批項目,預計完成投資1600萬元。目前,已基本完成污水管道、自來水管道、電力、電信等地下管網的鋪設工作,近期完成路面恢復;新35省道和工學路路燈架設完工,白中路改造項目進入招投標階段。委托編制《集鎮區道路改造工程初步設計》,項目立項審批工作已經完成。開展黃皮屋整治工程,共完成了3371平方米墻面的粉刷,大大改善了集鎮及農村面貌。針對特殊區位新帶來的違法占地嚴峻形勢,加大打擊和拆違力度,組織開展大規模拆違行動2次,共強制拆除違法占地建房5宗。
(四)發揚民主,執政水平不斷提升。
1、黨建工作亮點紛呈。深入推進了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在機關干部中推行學習積分制,開設大講堂。全面啟動了“全員輪學”活動,學習型黨組織示范點——仙綠土雞蛋專業合作社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年接待各兄弟單位觀摩學習近20次千余人。岙里片稻米合作社和厚仁上街村成為新的學習型現場教育點。扎實開展了“”創建活動,鎮建設發展基金成立。開展了喜迎十八大等專題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載體,創先爭優夯實基層基礎,各基層黨組織活動陣地不斷完善,制度不斷健全,黨員干部的戰斗力不斷增強。從抓業務、抓作風、抓機制三方面入手,不斷加強黨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依托“強基惠民村村幫”工程,以幫扶帶動農村發展,目前各團隊分別向各村作出公開承諾100多項,已落實80多項,幫助解決各類大大小小的困難120多個,落實幫扶資金70多萬元。建立占地200多平方米鎮級黨代表工作室,劃分工作網絡使每個黨代表都有聯系片區,每個片區都有黨代表工作室,成立了三支黨代表工作室服務隊(農技志愿服務隊、調解志愿服務隊、青年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服務基層,開展了黨代表現場質詢活動,進一步擴大黨代表工作室在農村群眾中的影響力。黨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深化了“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進一步完善“公推優選”和“5A黨員先鋒等級評定”工作,把好黨員入口關和出口關。規范“”、“黨員活動日”、農村指導員考核管理等制度,加強了黨員隊伍的教育和管理。
2、黨風廉政建設力度加大。認真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落實教育、監督、防范措施,構筑了廉潔從政的工作格局。懲防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案件查辦力度不斷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明顯成效。加強了廉政文化建設。加強了對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指導,舉辦了3期業務培訓,確保村務監督委員會在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的作用。由鎮紀委牽頭制定了《鎮村干部“3+1”工作問責制》,對在各項重點工作上工作不力的黨員干部進行勸勉談話50多人次。協助縣紀委成功查清西井村賄選案,處理黨員3人,收繳涉案金額75000元。鎮紀委立案查處紀案件11件,15人受到黨紀處分,其中開除黨籍6人。有效的打擊了黨員干部中的不良風氣,起到了積極引導作用。
二、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我鎮實現科學跨越的攻堅之年,全鎮工作總的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科學跨越,堅持合心、合力、合拍,創新發展思路、增創發展優勢,開拓發展新局,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旅游休閑特色小城市!
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以抓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形成塵土飛揚的建設場面,使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熱點
一是圍繞小城市建設,實施集鎮改造提升工程。共排出集鎮改造20項項目,改造投資額4千萬元。完成白中路改造,打通文明街至新35省道延伸段,建設光學路示范街,改造新大街,建設文化公園,力爭在半年時間迅速改變集鎮落后的形象。二是啟動建設中心區。以新35省道為中軸線的兩側2平方公里作為中心區來打造和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建設文化與旅游綜合體、商業街、中心公園,開發房地產小區,拉開小城市的框架,逐步使成為周邊鄉鎮及縣(市)地區人民居住的熱點地區。重中之重是完成文化與旅游綜合體項目的政策處理,做好土地征用、地面清表和移墳工作,做好該地塊的“三通一平”工作,協助投資商辦理相關手續,該項目爭取在6月份前掛牌。三是全年投資額1億元以上。全力以赴確保度假區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積極配合度假區工作,加快度假區項目落地;積極做好涉及項目的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墳墓遷移和苗圃林木補償等政策處理工作。按照縣里定下的時間節點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各個項目的土地征用和政策處理,使度假區項目能順利開工建設。四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確立三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景區門面王戶村、游客服務中心邊上的上葉村及歷史文化名村高遷村作為試點村來建設,依托景區和度假區優勢,積極開發觀光農業旅游、農家樂等項目,形成多種風格,打出休閑品牌,不斷提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經營鄉村“度假酒店”的模式,成立鎮級農家樂專業協會,村級成立農家樂產業經營公司,按照市場機制對各村的農家樂采取企業管理方式,最終形成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效益。
(二)以抓經濟發展為重點,迅速壯大經濟總量,使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心鎮
一是加快工業經濟發展。鼓勵企業挖潛增效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幫助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穩步發展。加大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加快工業集聚區建設,做好園區的土地征用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發揮園區現場辦作用,進一步親商、安商,結合領導班子聯系重點企業工作和“進村入企”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做好企業建設生產過程中各種矛盾問題的協調服務工作。二是穩步推進農業經濟。突出以調整結構為主線,大力抓好產業化經營,發展優質稻米、油茶等規模種養殖,加快早稻、單季稻高產示范基地建設;繼續開展省級農作制度創新示范鎮建設,搞好6個農作制度創新項目試點工作;提高油菜種植面積,加強觀光農業產業帶建設,促進一、三產業聯動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進一步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和發展項目,開展集約、規模經營,促使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觀光現代農業轉變。三是發展壯大經濟薄弱村。按照扶持經濟薄弱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工作部署,對全鎮62個經濟薄弱村按照5年規劃分批進行扶持,結合各村實際,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實行“五個一”工程,落實一名包干領導、配置一個鎮級責任人、建立一個村級工作班子、制定一套工作思路、明確一個工作目標,實行“一村一策”,堅持長遠規劃,統籌管理的方式,各村不等不靠,立足自身優勢,按照制定的方式提前經營,提早致富,通過5年的努力使62個村達到年收入超過10萬的目標,落實發展措施,到2013年末完成12個村轉化,預計增加12個村的集體收入170多萬元。
(三)以抓旅游配套發展為亮點,迅速改變落后面貌,使成為真正的旅游大鎮
一是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成立“鎮區大整治工作指揮部”,抽調強有力的干部組成工作班子。根據鎮區衛生臟亂差的現狀,抓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組建環衛監察隊伍,實行鎮級衛生24小時保潔,與集鎮區商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制,形成全新的環境衛生體系。二是拉長旅游產業鏈,圍繞吃、住、行、購、娛等旅游五要素進行綜合開發,對現有的賓館和餐飲業進行整治和扶持,形成產業優勢,不斷提高作為旅游休閑小城市的接待能力和品位。三是建設景觀綠化帶和景觀水系。把新35省道和環景公路二側作為景觀綠化帶來打造;引水進村,培育水系景觀帶,結合中央溝河整治項目,投資4000萬,啟動建設圳口至鎮區,人工湖至前垟二條景觀水系帶,把水系引入到各村,恢復小橋流水人家的現象,使之成為旅游的景觀,成為人民群眾生活休息的驛站。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吸引資本建設星級酒店、商業步行街、影劇院等旅游配套設施,實現文化旅游、商業房產有機結合。
(四)以抓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為根本點,使成為和諧人居的樣板鎮
一是著力推進“”建設。用好宣傳陣地,使建設深入人心,形成共識。建設示范基地,用好、管好鎮發展基金,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積極培樹典型,開展之星評選活動,發掘宣傳一批孝老愛親模范;成立鎮宣講團,深入農村、企業、學校宣講文化和典型;在全鎮上下大力營造和善、和睦、和諧的良好工作氛圍,使建設成為常態工作。二是加強計生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各管理區、駐村干部、計生工作人員和村級計生服務員工作考核。推進孕前管理“關口”前移,切實加大“三查”力度及遺留掃尾力度,嚴格落實駐村干部、村主要干部及村計生服務員職責。實施一女孩安排再生育對象責任聯包、重點管理對象責任聯包制度,加強對一女孩安排再生育對象、重點管理對象等特殊人群的管理。繼續按照加強計生專干隊伍力量、調整充實村級計生服務員、加強流動人口計生管理隊伍建設的要求,加強計生隊伍建設,并通過逐步推進,制定制度,形成規范化的管理。
(五)以抓干部隊伍建設為保證,使成為干事創業的大舞
一是建立干部隊伍科學管理長效機制。深刻認識十八大重大意義,切實把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統一到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上來。以創建“學習型干部”為要求,以“大講堂”為載體,著眼于建立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的干部隊伍。通過建立“機關干部論壇”,深化學習制度和學習夜制度。以樹立干部良好的社會形象為目標,嚴格執行《鎮村干部“3+1”工作問責制》的管理新機制,進一步完善“雙崗雙責”運行機制,深化重大事項責任倒查制度和日常工作督察制度。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緊密聯系工作實際,把十八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工作之中,把貫徹十八大精神轉化為推動又好又快發展的實際行動。不再簡單地只把干部本職崗位業務成績作為干部的評價標準,將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搬遷、政策處理、項目落地和招商引資工作的成績和責任心強弱作為對干部業績的評價標準,營造重實干、求實效的工作作風。三是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始終保持黨組織、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的先進性。要緊密聯系廣大黨員干部思想實際,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切實抓好黨員構建平,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把好黨員發展的“入口關”,執行好“”等制度,抓好基礎組織規范化建設。要繼續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解決新時期新條件下黨組織、黨員隊伍和干部隊伍建設的新情況新問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為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