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構建和諧社會工會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工會組織是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發揮好工會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特殊作用,是黨對工會組織的時代要求,也是從根本上維護好職工利益的必然選擇。通過下基層訪談、開座談會交流等形式的調查研究,我認為,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真正找準定位,明確工作任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處和諧的社會”。在改革力度加大、勞動關系矛盾日益復雜的今天,促進勞動關系協調穩定和職工隊伍的穩定,確保企業的穩定和社會穩定,是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根本任務。工會組織在促和諧中,要有明確清晰的工作思路。
(一)要明確工會的服務對象是職工群眾,工會以人為本就是以職工的愿望和需求為本,努力提高職工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滿足職工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需求,為職工辦實事、做好事。今年上半年,我市總工會利用職工學校實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80人,勞動力轉移150人,下崗失業職工培訓150人,就業安置30人。同時,向2名困難下崗職工分別提供借款各5000元,幫助他們實現自主創業。“雙節”期間,總工會干部深入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家中,走訪慰問困難職工、困難農民工800余戶,發放慰問金10萬余元。為196戶生活困難的職工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二)要圍繞“黨政所急、職工所需、工會所能”的工作定位,把職工的意愿和要求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以維權的實效取信和凝聚職工。近年來,我市總工會以推行企務公開民主管理作為工會工作的重點,注重建立健全組織,完善各項制度,規范工作程序,嚴格考核機制,確保了企務公開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在企業積極推行集體合同制度、區域職代會制度。
(三)要發揮工會組織自身的特色和優勢,積極在化解矛盾、解決企業和職工沖突方面發揮作用。*年,我市一家快餐店的7名打工妹來到總工會,投訴她們的老板克扣其工資。總工會立即與市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市工商局一起展開調查取證。根據了解核實的情況,本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依法保護弱勢群體的原則,調查組嚴厲批評快餐店老板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使用童工、無故克扣員工工資等違法行為,責令其當場結清打工妹的工資。最后,7名打工妹當場領到工資2517元,并順利離開了這家快餐店。
二、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堅持以人為本,提升職工素質
培養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職工所求、企業所謀、社會所需。近年來,我市總工會依托職工學校,積極在全市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推行“首席員工”、“金牌員工”制度。每年都要組織職工參加技能知識競賽。圍繞“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的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鼓勵廣大職工做學習型、知識型、智能型、創新型、實干型的當代職工,形成了全員學習的良好氛圍。面對新形勢,我市總工會要總結以往的成功經驗,創新活動的方法方式,更加扎實有效地抓好職工素質工程建設。一是要根據不同職工群體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職工教育培訓、崗位技術技能、應知應會知識培訓,著力提高職工科學文化、技術技能和業務素質。二是要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的活動,鼓勵職工學技術、鉆業務,使更多的職工崗位成才、自學成才。三是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三、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搞好源頭參與,建立預警機制
工會是勞動關系矛盾的產物,建立和諧勞動關系既是工會組織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的要求,也是工會組織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舉措。我市歷來十分重視抓規范有序、和諧發展的勞動關系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目前達到AAA級單位20個,AA級單位40個,其他已達到A級標準。總工會認真貫徹《工會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促使企業職工勞動合同(包括農民工)簽訂率達93.2%。并建立了勞動合同集體協商制度。同時,堅持以人為本,建立職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和工資增長機制,工資發放做到公開透明、準確及時,在企業增效的同時逐步增加職工的收入;依法繳納職工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障金。義煤集團由于工作突出,還榮獲了“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稱號。聯系我市總工會參與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經驗教訓,一是要加大源頭參與的力度。完善工會組織主要負責人參與企業黨政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定期交流溝通情況,切實從源頭上、整體上協調勞動關系。二是要切實抓好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的建設。工會組織要通過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變事后維護為事前維護,使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的維護。三是運用職工代表大會的審計表決權協調勞動關系。要注重把職代會關口前移,提前把方案交給代表,讓代表充分用好表決權。四是建立協調勞動關系矛盾的疏導和預警機制。要加大勞動執法監督檢查力度,防止勞動關系矛盾激化。
四、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加大幫扶力度,關愛職工群眾
義馬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幫扶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總工會,可見領導對工會組織的重視程度。做好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既是工會組織的一項基本職能,也是工會組織的一個重要品牌,更是工會組織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工會組織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好關系職工利益的各項工作,切實盡到幫困扶貧“第一責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幫扶人”的職責。從*年以來,我市總工會每年走訪慰問困難黨員、勞動模范都在160戶以上,每年發放慰問金10余萬元。同時,給下崗困難職工發放小額借款,幫助他們盡早脫貧致富。為了解除困難職工子女上學難問題,從*年開始,我市總工會在全市開展了“愛心助學”活動,幾年里共籌資百余萬元,幫助百余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我認為工會要幫扶好職工群眾,重點應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解決好困難職工的就業權。變“輸血”為“造血”,創造條件讓困難職工就業,這是對困難職工的最大幫扶。工會組織要通過再就業技能培訓、信息咨詢、職業介紹,最大限度解決下崗人員的就業問題。二是維護好困難職工的生存權。要加大送溫暖資金的籌集,推動送溫暖工作向正常化、制度化、社會化發展。三是保障困難職工子女教育權。讓更多的困難職工子女在工會組織的幫助下完成學業,使困難職工得到實實在在的幫助。
五、工會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綜合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工會組織要在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作用,就必須先要強化自身的維權能力。近年來,市總工會在全市工會系統干部中開展了“爭創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干部”活動,通過比、學、趕、幫,激發工會干部學以致用的熱情,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僅今年上半年,總工會就組織各類學習交流活動6次。因此,我認為,強化工會組織的自身能力,一是要提高工會干部的素質。加強對工會干部的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建立工會干部學習考核機制、學習培訓制度,促進工會干部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二是要不斷提升工會組織的工作水平。工會組織要確立正確的維權觀,就要在履行維護的職權上下功夫,著力引導工會干部學習法律、精通法律,努力提高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水平和能力。同時,要堅持深入基層組織職工、廣泛動員職工、真心依靠職工、熱情服務職工,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吸引凝聚各層次職工。三是要努力擴大工會組織的社會影響。在市總工會的積極引導下,我市各基層工會組織都十分注重發揮自身的載體優勢,經常利用黑板報、櫥窗、橫幅標語等宣傳載體,重點宣傳《工會法》、《勞動法》、《企業工會工作條例》以及與職工切身利益聯系密切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每逢節日,全市工會系統都要舉辦文藝演出,體育競技、游藝活動、球類競賽,以及詩朗頌、演講、歌詠、書畫賽等各種活動。招商引資任務的完成,展示了我市工會組織能夠參與經濟建設的能力和實力。所以,工會工作的社會化是擴大工會組織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工會組織要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的作為,就要注重協調、整合各種力量。通過整合與協調,優化配置各種物力資源和人才資源,集中力量保證重點工作的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