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農村建設職務犯罪案件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國家要從政策、財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對農村投入,這就為農村經濟的新飛躍創造了一個歷史性的新機遇,同時也為檢察院機關如何適應新農村建設特點搞好預防與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課題。為此,要把正確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作為檢察機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落腳點,要把促進解決危害農村穩定、損害農業發展和侵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作為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公正、高效的法治保障。
一、當前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職務犯罪案件發生原因及不穩定因素
通過對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會治安秩序、市埸經濟秩序、生產、建設市埸流通秩序、農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等不穩定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從新農村建設市埸競爭日趨激烈的發展趨勢來看,在社會主義新農村開發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以下犯罪新動向和不穩定因素:
(一)國家將為社會主義新農村開發建設投入大量資金、財物,一些斂財者權力易于物化,權錢交易機會將會增多
(二)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社會治安秩序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加大,在農村局部和一些地區社會治安秩序仍然存在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三)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市埸經濟秩序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強,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秩序的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經濟犯罪將會呈上升的趨勢。
1、巧立名目,截留、貪污、挪用國家為建設新農村投入的專項資金、財物
2、經濟犯罪手段從個人占有型向經營型轉化,非法獲取高額不當利益
3、權錢交易,損公肥私,致使國有、集體資產嚴重流失
4、從貪污型向賄賂型轉化,行賄受賄案件將大幅度增多
5、隨著新農村村級管理事務不斷擴大,“村官”經濟犯罪將呈現持續上升的勢頭
(四)濫用職權,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建設流通秩序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增高,在新農村開發建設中,主管審批、決策的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導致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五)農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集體上訪事件等不穩定因素將日趨突出,導致農村群眾集體上訪屢屢發生,影響了新農村社會秩序的穩定。
二、對危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職務犯罪案件的防范對策
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入推進農村平安建設的實施意見》、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意見》要求,針對上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檢察機關要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打防結合,服務與預防相結合,打擊是一種特殊的預防形式,服務與預防是構建和諧農村的有效法治保障,為維護農村和諧穩定,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促進新農村全面建設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
(一)依法打擊嚴重危害新農村建設的黑惡勢力暴力犯罪,維護新農村建設社會治安秩序,對坑農害農的犯罪分子要做到依法快捕快訴,用法律手段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實現“由亂到治”,為新農村建設創造一個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二)依法查辦危害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犯罪,維護新農村建設市,埸經濟秩序,要加大對新農村建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營性土地使用權、退耕還林等領域發生的職務犯罪的查辦力度,保障國家投資安全和農村建設順利進行。
(三)依法查辦危害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瀆職犯罪,維護新農村建設市埸經濟流通秩序,促進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四)要切實加強農民群眾涉檢信訪工作,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建立健全農村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預防網絡,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及時有效地化解農村矛盾糾紛、集體上訪,努力使廣大農民心平氣和,安居樂業。充分運用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凈化農村社會環境,促進農村和諧,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增強農民群眾的和諧安全感。
(五)立足檢察職能,以農業信息化網絡為依托,建立履蓋全國新農村預防職務犯罪信息情報網絡體系
1、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轉變,建立覆蓋全國新農村預防職務犯罪信息情報網絡體系
檢察機關要與農業部緊密配合,依托農業部在全國城鄉建立的農業信息化網絡平臺,檢察局域網與農業信息化網相聯通,以中央到基層的中國農業信息轉輸網系統為載體,構建預防農村職務犯罪信息平臺和預防、法律服務網站,把預防信息網絡快速向縣、鄉、村、農村生產合作小組、探索預防信息化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新模式,采取借雞下蛋的辦法,預防網絡延伸入村,成本低,見效快,徹底解決預防靠人來人往、信件往來、效率低、速度慢的被動局面。實現預防信息覆蓋全國全部村屯,有效提高了預防農村職務犯罪的覆蓋面和工作效率,可以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2、由傳統的預防模式向信息化預防模式轉變,實現對新農村開發建設重大項目、投入資金的有效監督
要從原始的預防模式向信息化預防模式轉變,檢察信息情報網要與農村鄉財政所、鄉經管站、重大工程項目開發單位微機聯網,搞好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監督;搞好農村社會保保障資金的監督;關注農村綜合改革配套資金和優惠政策的監督;加強對鄉鎮黨委、政府涉及“三農”部門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監督。跟蹤財政資金和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程序和效果,把監督關口前移,在事前選項、事中跟蹤等地方面把好監督關,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高效,力求多出精品,用精品來體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預防工作的水平、樹立檢察機關的形象。
3、由等預防信息向主動找預防信息的轉變,努力提高預防職務犯罪的創新能力
檢察機關要走出辦公室,由等預防信息向主動找預防信息的轉變,深入農村實際搞好調查研究,對涉農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針對問題進行監督檢查,查找原因,拿出預防的辦法,保證各項涉農資金安全有效運行。要改變目前預防信息情報資料的收集、儲存、管理存在相互封閉、分散、分塊、各自為戰的被動局面。強化預防信息情報網絡系統建設,建立收集、傳遞、分析、處理和利用各種預防信息情報網絡系統運行機制與途徑,實現預防信息情報線索統一管理、預防資源統一配置、預防活動統一指揮、資源共享、快捷高效的預防信息情報網絡體系。以偵查能力建設為主線,拓展預防線索視野,延伸捕捉預防線索的觸角,不斷為反貪偵查提供有價值、高質量的經濟犯罪預防信息情報,使預防信息情報的綜合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利用,努力提高發現犯罪、突破案件、證實犯罪的能力。同時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揭發、檢舉經濟犯罪、提供預防信息情報的積極性,在農村發展預防信息情報人員,對提供有價值、重大預防信息情報線索,經查證屬實,要按案件數額的比例給予重獎;對提供追逃重要線索要給予重獎,要列支專項特費,用經濟手段促進預防特情為我工作,實現以獎買預防線索,以獎買預防情報,出小錢破大案,多破案,何樂而不為;預防信息情報中心必須嚴格執行保密制度,對提供預防信息情報的人員要嚴格保密,有效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