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金融資源利用情況調研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資源利用情況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金融資源利用情況調研報告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發展第一推動力量,沒有金融的支持,就沒有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元謀縣的金融資源,在資金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到*年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已達到106126萬元,而各項貸款只有31270萬元,存貸之間差距較大,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金融資源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未能充分發揮積極推動作用。為全面了解金融資源及利用情況,推動我縣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縣工商聯和縣政協經濟委聯合對我縣金融資源及利用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研,現將調查分析情況報告如下:

一、元謀縣金融資源及利用現狀

金融資源,是與人才資源一樣,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積累起來的一種社會資源。金融資源的概念應當很大,我們這次調研的金融資源,僅對金融部門按照國家政策和金融法規,以存款的方式向企業、機關單位、社會團體和自然人吸收的金融資金,著重了解金融資金的規模、來源、結構及利用情況。

(一)元謀縣金融資源情況

元謀縣的金融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富裕,規模不斷擴大,總量不斷增多,到*年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余額已達到10612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808萬元,增長24%,全縣人均存款達5000多元。從存款的分布看,農業銀行有59423萬元,占56.0%;農村信用社有37207萬元,占35.0%;郵政儲蓄所有9496萬元,占8.9%。從來源結構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有75057萬元,占70.7%,人均達3700多元;企業存款有22691萬元,占21.4%;農業經濟組織存款有6271萬元,占5.9%;機關團體存款有1236萬元,占1.2%;其它方面存款有871萬元,占0.8%。從存款方式看,活期存款有66564萬元,占62.7%;定期存款有39562萬元,占37.3%。從地區分部看,資源主要集中在元馬鎮,達84580萬元,占79.7%;其它7鄉2鎮僅有21546萬元,占20.3%。

(二)金融資源的利用情況

當地金融資源的利用,可分三個渠道,一是存款人將存在銀行的資金取出來,用于生活消費;二是銀行通過貸款的方式,把吸納的閑置資金投向社會,支持社會的生產生活消費。三是資金所有人通過購置股票、債券等金融產品,或者集資、入股等方式進行投資。這三種渠道都是加速資金的流動,提高資金利用率,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大、收入不穩定,城鄉居民在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預期支出壓力越來越大,形成有錢不敢消費的心理。另外,我縣廣大農村人口正處在消費的升級過度期。

*年3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共吸收各項存款106126萬元。具體使用情況是:用于發放貸款31270萬元,占29.5%;用于法定準備金6686萬元,占6.3%;用于二級準備金8100萬元,占7.6%;用于備付金10170萬元,占9.6%;其他占用600萬元,占0.6%;閑置上存49300萬元(其中郵政儲蓄所有7600萬元),占46.5%。也就是說,除郵政儲蓄所上存的7600萬元因政策限制,不能放貸,只能上存外,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兩家仍有41700萬元資金可以用來放貸,但因我縣境內缺乏經營管理能力強,效益好,有還貸能力,信用度高的優良大客戶或客戶群,造成銀行放貸困難,資金出路狹窄,大量資金閉置,只能選擇上存,通過上級銀行投向其他地區,確保資金的安全有效利用,并取得一定的收益。

目前我縣金融市場發育不全,股票、債券還未形成市場,僅農行有部分基金銷售,但宣傳也不足,人們對金融產品的知識缺乏,僅有銀行存款這一唯一的選擇;加之社會信用環境差,直接融資更是困難,大量社會資金難以轉變為資本。金融資源利用的又一渠道也不暢通。

從以上可以看出,我縣不是缺乏金融資源,而是有資源夠不著、用不到,銀行也無投處,渠道不暢通。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來開發利用它,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服務,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我縣在開發利用金融資源中所做的努力和嘗試

近幾年來,我縣在開發利用金融資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嘗試,使30%左右的金融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有力的推動了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這與金融部門、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廣大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分不開,沒有大家的積極努力與配合,金融資源的閑置與外流將更加突出。近年來,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1、明確發展戰略,培植支柱產業,為各種投資創造條件。

縣十次黨代會以來,縣委政府將“雙目標、雙動力、雙支柱”,確定為我縣的經濟發展戰略,一方面,千方百計擴大投資,以投資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建設和培植綠色產業和特色旅游業。目前、綠色產業已經形成我縣的強勢產業,且發展后勁在不斷增強;特色旅游業也已初步形成,發展勢頭良好。這些都將成為投資的熱門產業,成為帶動金融資源開發利用最基礎的條件。近幾年,已吸引金融資金、民間資金和外來資金數億元。

2、以小城鎮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搭建投資平臺。

發展小城鎮建設,即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手段,也是拉動投資,開發利用金融資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縣以元馬鎮為中心,積極發展小城建設,為金融部門和民間投資者創造了一個較好的投資平臺。具不完全統計,2000年至2005年這6年中,元馬和黃瓜園兩鎮,僅私人建房就投資了12700多萬元,有效的拉動了投資,為金融資金和民間資金找了一條很好的出路。

3、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創造投資商機

缺乏效益好的項目是造成金融資源閑置的重要原因,縣委政府充分考慮地方事業發展和金融事業發展的雙重性,把項目建設作為地方和金融雙重發展的重要載體,先后推出了丙巷河水庫建設,小水電建設、自來水供水、農村電網改造、大型灌區建設、土地開發、旅游開發、綠色食品加工、房地產開發等項目,拉動投資數億元。僅濱河小區建設項目,就吸引銀行信用資金投入1520萬元,社會資金投入2000多萬元,順利地啟動了投資閘門,開辟了投資渠道,激發了金融資金的運行活力,同時也促進了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

4、政策引導,調動金融部門的積極性

一是“獎”,縣人民政府于2005年制定頒發了《元謀縣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同年,縣信用聯社經考核,各項指標完成較好,獲得2萬元的獎勵。二是“帖”,采取政府貼息的方式,給公司、協會、農戶和企業給予貼息補助。運用市場手段為銀企合作牽線搭橋,降低銀行貸款風險,激發銀行的放貸積極性。

5、暢通信息渠道,加強協調服務

縣委政府十分重視金融部門與地方之間的關系,充分認識到地方離不開金融支持,金融發展離不開地方發展的相互依存關系,在召開各種重要會議時,都主動邀請金融部門的負責人參加,并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以達到相互了解、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目的。并積極協調銀行與企業之間的關系,為他們做好服務。

6、積極開發金融產品,努力增加貸款種類

為了不斷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客戶的需要,金融部門不斷改變服務方式、創新服務項目,積極開發金融服務產品。如貸款類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協會聯保貸款、工資收入擔保貸款、收費權抵押擔保貸款、按揭貸款等。信用社推出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最受群眾歡迎,做法是,以村小組為單位、根據農戶家庭的生產經營情況、資產負債情況、信用情況、家庭和睦情況、家庭成員的社會道德情況,還貸能力等,對農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分級授予信用貸款額度。信用額度共分五級,一級5000元,二級3000元,三級2000元,四級1000元,五級500元。取得授信的農戶,可領取貸款證,憑貸款證隨到隨貸。2005年末,全縣共評定信用戶12363戶,發放信用貸款證12378本,貸款4676筆,金額2338萬元,極大的方便了群眾,探索了一條有效金融資源開發利用途經。

通過以上努力,2005年金融部門共發放各類貸款24280萬元,及時解決了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資金需求,利用了資源,發展了生產,刺激了消費,推動了我縣經濟社會的發展。

(四)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綜合分析我縣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我縣所作的探索實踐是有效的,所取得的成效也是顯著的,但金融資源的利用潛力和空間仍然較大。目前,我縣信貸率僅為30%左右,與全國76.3%的利用水平差距較大,尚有41700多萬元的資金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并出現存款持續增長,貸款走低的現象。通過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和困難。

1、認識上存在誤區和差距

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有三條渠道、一是存款戶對自有存款的消費支出;二是銀行通過貸款的形式,將資金投向市場,進行開發利用;三是資金所有者通過購買金融產品或直接投資,使閑置資金向資本轉變。但是大多數人的普遍認識不是這樣,它們認為,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是如何使銀行把錢貸出來,投向市場,用于生產生活消費,把信貸利用看作金融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部,忽視了資金所有者閑置資金轉變為資本這一重要渠道,過分強調信貸開發,忽視存款開發。在這次調研中,大家都在談信貸問題,貸款難,難貸款的問題,但對如何直接融資和投資金融產品的問題,研究得少,思考得少,包括部分領導干部中普遍存在。從而可以看出,多數人對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關心太少,了解不多,思考不深,因此產生片面的理解,認識上出現了誤區和差距。

2、消費低靡,優質投資項目奇缺不振

由于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農業生產經營風險大、收入不穩定,城鄉居民在就業、養老、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形成有錢不敢消費的心理。另外、我縣的工業基礎薄弱,產業鏈短、大型企業少、旅游產業初成等原因,導致優質投資項目培育不足、成長遲緩,因而投資渠道不寬,投資信心不足,有錢無處投的現象客觀存在。

3、銀行貸款難、企業難貸款的問題突出

貸款難、難貸款的問題,是一個普遍性問題,也是一個歷史性問題。主要是銀行有資金,找不到優質客戶放貸、造成大量資金閑置、貸款難。反過來、農戶和個體小企業,又急需生產經營資金,由于各種復雜原因達不到銀行的信貸條件,貸不到款,形成貸款難。究其原因主要是:

(1)我縣屬農業縣,工業不發達,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有市場發展前景、經營管理能力強、信用度高的企業更少,銀行難于找到優質的信貸客戶,尤其是大客戶,縣域內稍好的幾家企業,都已得到了相應的貸款支持。

(2)由于國家和銀行內部的改革不斷深化,對信貸資金的管理越來越嚴格,為了減少不良貸款,對信貸人員實行責任終身追究制,信貸人員以求穩為主、形成“惜貸”現象。另外,我縣的信用環境不佳,誠信缺失,部分企業貸款后不能按期歸還,有經營虧損的原因,也有少數企業存在騙取貸款的心態。其次是,計劃經濟時期,政府“撥改貸”過程中,給銀行留下的巨額包袱,從而形成銀行“懼貸”后遺癥仍然在起消極作用。

(3)我縣大部分企業都是個人或家族組建的,生產工藝落后、經營管理水平低、財務制度不健全,甚至為了逃稅做假賬,不能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資料,金融部門對他們的經營能力,還貸能力和信用能力持懷凝態度,所以貸款難。

(4)我縣的大部分企業都處于初史創業階段,資本積累不多,難于提供有效的資產抵押,憑空要求貸款,與銀行的管理規定不符。

(5)銀行為了回避風險,嚴格規范管理,信貸門檻高,手續繁鎖,一般企業難于達到要求,從而把中小企業擋在了門外,他們只能望貸興嘆。

(6)由于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策略的調整和信貸管理體制改革,經營網點收縮,信貸權限上收,呈現出集中信貸資金,注重對大企業,大客戶和重點行業的投入,忽視了對個體和中小企業的支持和基層農村的服務,農戶、個體和中小企業貸款難,存取款也難。

(7)擔保機構長期缺位。我縣工商聯也曾于1999年成立了非公有制企業貸款擔保資金理事會,向工商銀行擔保貸出了898萬元,支持了134戶個體小企業的生產經營,由于擔保資本金不足,抗風險能力弱等原因,一些少數企業不講誠信,未按時歸還貸款,致使擔保理事會無法再繼續運作。我縣的擔保機構長期缺位,個體小企業擔保無門。

二、開發利用金融資源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金融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金融就是第一推動力,是經濟的核心、是經濟的“心臟”、是經濟的“發動機”,而資金則是經濟的第一要素,是經濟的命脈,是經濟的“血液”。沒有金融,經濟就沒有動力,沒有資金,經濟就沒有活力,再好的項目也無法實施,再好的發展規劃也無法貫徹落實,資金在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發利用好我縣的金融資源,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要把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與招商引資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深入研究和布置,做到不輕視、不偏背、不回避。

我縣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和問題,但最大的困難是缺乏資金。由于沒有資金,很多項目得不到實施,基礎建設滯后,工業發展緩慢,非公經濟發展不足,為此,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了爭資金、要項目、跑招商,用盡了招法、吃盡了苦頭。但我縣境內的金融部門卻掌握著數億元,未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而被“抽血”支持其他地區的發展,這與我縣的經濟發展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開發利用好金融資源,是我縣當務之急的一件大事。全縣上下應該給予關心、關注和支持,積極開發利用好我縣的金融資源,為經濟發展服務。

(二)成立金融資源開發利用協調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政、銀、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為了協調好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凝聚各方力量。首先,應成立金融資源開發利用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經貿委,專門負責研究、協調金融資源開發利用及信貸市場培育工作的相關事宜,每半年召開一次政、銀、企三方座談會,使之互通情況、相互了解、相互支持,最終達到多贏的目的。其次,繼續完善和執行對金融機構的考核獎勵辦法,提高金融部門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信貸力度。第三,進一步加大政府貼息力度,支持部分企業加快發展,盡快完成資本原始積累,進入自我發展的良性軌道。

(三)開發項目,激發投資

項目是拉動投資最積極的力量,也是開發利用金融資源的有效途徑。當前,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又是吸引投資、刺激消費的最好方法。旅游服務業和食品加工業,又是開發利用金融資源的主力軍。因此建議,一是加速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有效地把存款資源盤活,刺激消費增長;二是堅定不移的發展特色旅游業和食品加工業,培養一支開發利用金融資源的主力軍;三是加強項目的可研、論證、包裝和,最大限度地培育優質投資項目,增強銀行、企業的投資信心,吸引各方力量,打造開發利用金融資源的杠桿,促進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加強信用環境建設

信用環境是一個軟環境,但他對經濟發展和信貸投資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要培育良好的信貸市場,必須著實抓好信用環境建設。首先,必須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和基礎數據庫,把各級政府、金融部門、工商、公安、財政、稅務、精神文明辦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整合起來,用科學的評價指標進行評判,并把他與“文明單位”、“文明村”、“文明戶”、“先進個人”、“先進企業”的評定表彰結合起來,與信貸授信、抵押貸款比例、貸款利率等聯系起來,同時按期給予通報和獎勵,使誠信體現應有的價值,誠信者受益,失信者受罰。其次,各級政府和政法部門,要積極支持金融、財政和擔保資金理事會對不良貸款的清收,尤其是法院,要依法辦案,加大案件執行力度,對賴賬者給予應有的懲罰。第三,稅務部門要探索新的稅收征管方法,促進企業說真話、辦真事、建真賬、報真表。

(五)加強擔保體系建設、為中小企業解決擔保難

中小企業擔保難,是難貸款的首要問題。建立擔保體系,是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有效途徑,也是解決銀行貸款難的重要方法。擔保體系是否完善關系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和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我縣建立擔保體系,首先,應制定相應的政策,鼓勵和支持成立各種形式的擔保機構,從擔保基金、稅費方面給予支持,并建立健全風險分擔保障機制,政府和金融機構都要積極為擔保機構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應有的條件。認真總結工商聯貸款擔保資金理事會的運作經驗教訓,鼓勵成立各種形式的擔保組織,為中小企業、個體私營經濟提供貸款擔保。

(六)大力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規范小額扶貧貸款管理

我縣信用社在農村開展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經過試點運作,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它對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開展新農村建設,解決農戶生產生活中的周轉困難,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各鄉鎮信用社的人員少宣傳力度不夠,業務推廣緩慢,幾年來,全縣僅評級授信戶,貸款金額萬元,占全縣農戶比例不高,各鄉鎮應抽調人員,支持配合信用社,做好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推廣工作,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

小額扶貧貸款是國家的一項扶貧政策,它的政策要求非常嚴格,我縣在發放和使用小額扶貧貸款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應當引起高度重視,規范管理,以便今后爭取更大的支持。

(七)金融部門要轉變觀,創新服務方式,開發金融產品,提高服務能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與經濟是相輔相承,相互促進,也相互制約的,沒有經濟的發展,金融也不可能有好的發展。金融部門要樹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就是為自己創造發展空間的觀念,不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存貸都求我,我便是上帝”的思想。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做好信貸產品的宣傳營銷工作。還要探索開發一些適合農戶、協會和個體中小企業的信貸方式,降低門檻,減化手續、使其通過努力,能夠達到銀行的要求,取得信貸支持。同時要做好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推廣工作,適當提高信用額度,并把個體小企業納入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八)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直接融資,

經濟發達地區企業直接融資,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也是富民強縣的重要途徑,在加強社會信用環境建設的同時,積極探索引導企業開展直接融資,普及現代金融知識,培育現代金融市場,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讓閑置資金轉變為資本,實現資本的增殖,應當是金融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面或最終目標。

總之,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綜合性難題,他需要政府、金融部門、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協作和努力,共同創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信用環境,有利于金融資源的開發利用,有利于形成金融洼地,吸引各方縣外金資,支持我縣的經濟發展,早日實現富民強縣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安溪县| 游戏| 顺义区| 黄龙县| 文登市| 尼勒克县| 深圳市| 信阳市| 瑞昌市| 荔波县| 安丘市| 连云港市| 克什克腾旗| 锦州市| 长丰县| 桓台县| 苍山县| 耿马| 东安县| 樟树市| 山东| 陇川县| 德化县| 新安县| 台南市| 汝阳县| 隆德县| 广汉市| 隆化县| 崇左市| 临西县| 霍山县| 昌乐县| 青岛市| 惠州市| 平塘县| 格尔木市| 蒙城县| 长丰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