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沙塵暴閱讀答案

沙塵暴閱讀答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沙塵暴閱讀答案

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第1篇

一、天氣與氣團

【知識精講】

天氣是指短時間內大氣的物理狀況,一般指2~3天內某地的大氣變化。描述天氣特點時學生應從天氣現象和天氣指標兩方面來考慮。天氣現象指風云雨雪、冷暖干濕的變化;天氣指標指氣溫、氣壓、風向、風速、濕度的變化等。

氣團是大塊性質均勻的空氣,是影響天氣的基本因素。在單一氣團的控制下,天氣穩定。按照經過地區的溫度,氣團可分為冷氣團和暖氣團。譬如,冬季影響我國天氣的極地大陸氣團是冷氣團,故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具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點;夏季影響我國天氣的熱帶海洋氣團是暖氣團,故季風氣候區具有夏季高溫多雨的特點。

【方法總結】

分析天氣特點的關鍵是信息解讀。如根據氣團的冷暖可推知氣溫的升降,根據海陸位置可推斷降水的多少,根據海拔高度可推斷氣壓和太陽輻射的變化,根據緯度可推斷氣溫的高低,根據天氣系統的類型可推斷云雨區的位置及降水特點,根據等壓線疏密及排列可推斷風速、風向的變化等。

【經典回放】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新課標卷Ⅰ)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尋找最佳避寒地”的課外研究中發現,有“百里鋼城”之稱的攀枝花1月平均氣溫達13.6℃(昆明為7.7℃,成都為5.5℃),是長江流域冬季的“溫暖之都”。圖a示意攀枝花在我國西南地區的位置,圖b示意攀枝花周邊地形。

推測攀枝花1月份的天氣特征。

分析:根據材料,該地區冬季(1月)平均氣溫較高,達13.6℃;根據圖示,攀枝花位于冬季風的背風坡,該地天氣晴朗,少云雨;根據河谷位置,可推斷該地風力小等。

答案:多晴天、少云雨,風力弱,氣溫較高、較穩定(波動小)。

二、氣壓系統

【知識精講】

氣壓系統分為高壓系統和低壓系統。在高壓控制下,天氣以晴朗為主;在低壓控制之下,天氣多陰雨。譬如,臺風是一種低壓控制下的天氣現象,而伏旱是高壓控制下的天氣現象。

據時空特點分析,溫帶氣旋主要活躍在春秋季節,對我國北方地區天氣影響較大;熱帶風暴活躍于夏秋季節,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天氣影響較大;伏旱主要出現在長江流域,7月份最為明顯。

【方法總結】

[JP2]氣壓系統有多種圖像載體,學生閱讀相關示意圖時應關注大氣的水平、垂直運動方向,風向,氣壓數值的變化,據此判斷南北半球和氣壓中心屬性;閱讀相關天氣符號圖時應注意數值排列對比,確定云雨區的位置;閱讀相關統計圖時應根據氣壓、風速變化,推斷氣壓中心類型和天氣;閱讀相關遙感影像時應根據云雨帶的位置和大氣的運動方向,判斷氣壓中心類型,如北半球氣壓中心氣流呈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為高壓系統,呈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為低壓系統等。[JP]

【經典回放】

(2013年高考全國文綜新課標卷Ⅰ)下圖示意我國某地區14日6時的氣壓形勢,L為低壓。圖中天氣系統以200千米/天的速度東移。讀下圖,完成(1)~(3)題。

A.偏東風[WB]B.偏南風

C.東北風[DW]D.西北風

(2)氣象部門了暴雨預報,甲地暴雨開始的時間約為

A.14日14時[DW]B.14日19時

C.15日4時[DW]D.15日11時

(3)該地區及圖示氣壓形勢出現的月份可能為

A.華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

C.黃土高原,10、11月份

D.東南丘陵,4、5月份

分析:(1)甲地位于低壓中心L東側,且14日6~9時低壓中心距離甲地較遠。根據甲地附近南高北低的氣壓形勢,可推斷該地區以偏南風為主。故正確答案為B。

(2)從14日6時的氣壓形勢圖來看,甲地降水過程主要受東移的低壓中心L的控制。L東移的速度是200千米/天,且據圖可推算出甲地與L中心的距離在130千米左右,則15小時左右L中心到達該地,暴雨開始的時間應該是14日21時左右。故正確答案為B。

(3)圖示區域氣壓形勢為南高北低。3、4月份,華北地區來自北方的冷空氣勢力仍很強,氣壓北高南低;1、2月份為冬季,四川盆地北部氣壓高,南部氣壓低;10、11月份,黃土高原地區天氣漸涼,北方冷高壓勢力漸強;4、5月份,東南沿海副高勢力漸增,且向北推移。正確答案為D。

答案:(1)B(2)B(3)D

三、鋒面系統

【知識精講】

鋒面系統包括冷鋒、暖鋒及準靜止鋒。冷鋒過境時風速加快,云層加厚,經常有雨雪天氣;過境后氣溫降低,氣壓升高。暖鋒過境時常出現連續性降水;過境后天氣轉晴,氣溫上升,氣壓降低。準靜止鋒控制地區易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鋒面系統控制地區會出現一些災害性天氣現象,如寒潮、暴雨、沙塵暴等。

冷鋒四季都有活動,但以冬半年為主,在我國活動范圍廣。暖鋒主要在夏半年活動,影響我國東部地區,特別是東北地區較多。影響我國的準靜止鋒有導致長江流域出現梅雨(6月)天氣的天氣系統,云貴高原的昆明準靜止鋒,北疆的天山準靜止鋒,后兩者主要活動于冬半年。

【方法總結】

判斷鋒面類型有多種方法。第一,根據移動方向來判斷。由高緯向低緯移動,一般為冷鋒;由低緯向高緯移動,一般為暖鋒。第二,根據天氣符號判斷,三角符號表示冷鋒,半圓符號表示暖鋒。第三,根據雨區位置、降水特點來判斷。降水區位于鋒后的為冷鋒,降水區位于鋒前的為暖鋒。第四,根據天氣現象判斷。導致狂風暴雨的一般為冷鋒,導致連續性降水的為暖鋒,導致長時間陰雨連綿的為準靜止鋒。第五,根據自然災害判斷,導致寒潮的為冷鋒,導致梅雨的為準靜止鋒等。

【經典回放】

(2013年高考江蘇地理卷)下圖是2013年5月15日14:00歐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回答問題。

甲、乙、丙、丁四地天氣狀況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TPY13.TIF,BP]

A.甲地陰雨,受冷鋒影響

B.乙地降雨,受暖鋒影響

C.丙地晴朗,受反氣旋影響

D.丁地強風,受上升氣流影響

分析:甲地位于冷鋒后,易出現陰雨天氣;乙地位于暖鋒后,暖鋒降水發生在鋒前,故該地無降水現象;丙地受高壓控制,以下沉氣流為主,天氣晴朗;丁地等壓線稀疏,風力小。故正確答案為A、C。

答案:AC

四、鋒面氣旋

【知識精講】

鋒面氣旋是影響我國北方地區的重要天氣系統,冬半年活動最為頻繁。處于鋒面氣旋不同位置的地區,天氣特點不同。冷鋒經過區域,受冷鋒控制;暖鋒經過區域,受暖鋒影響。

【方法總結】

判斷鋒面氣旋中各鋒面的屬性有下列技巧:第一,根據風向判讀。根據風向的偏轉可判斷南北半球,進而根據氣旋整體的旋轉方向可確定鋒面的位置和移動方向,即向高緯方向運動的為暖鋒,向低緯方向運動的為冷鋒。第二,根據所在半球判斷。根據南北半球可直接確定鋒面氣旋的旋轉方向,而鋒面氣旋的旋轉運動決定鋒面的移動方向,據此可確定鋒面屬性。第三,根據雨區分布判斷。冷鋒的雨區在鋒后,暖鋒的雨區在鋒前,據此可直接確定鋒面屬性,進而根據鋒面氣旋整體的運動方向確定南北半球。

【經典回放】

(2013年高考安徽文綜卷)下圖為2001年4月6日17時某區域地面天氣圖,虛線范圍內為圖示天氣系統引發的某種氣象災害實時分布區。此前圖示區域大部分地區表土解凍,地表干燥。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

[TPY14.TIF,BP]

(1)描述圖示區域氣壓分布特點。

(2)判斷該氣象災害種類,分析其形成的天氣條件。

分析:(1)根據等壓線數值確定氣壓高低變化,結合地理位置明確數值空間變化。等壓線的疏密反映風力大小,圖示區域中部氣壓較低,等壓線稠密,而西南和東南氣壓高,等壓線稀疏。

(2)該氣象災害處于冷鋒控制范圍,時間是4月6日,地理位置是我國西北部,據此可推斷為沙塵暴。春季,北方地區氣溫升高,蒸發旺盛;冷鋒控制,西北風勢力強;由于該天氣系統為鋒面氣旋,多上升氣流,易形成揚沙天氣。

答案:(1)西南和東南部氣壓高,有高壓中心,等壓線稀疏,氣壓梯度小;中部偏北氣壓低,有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氣壓梯度大。

(2)沙塵暴。天氣條件:氣溫回升導致表土解凍、蒸發加強、地表干燥,沙源豐富;冷鋒鋒前暖氣團干燥、難以形成降水,氣旋勢力強、氣流上升,形成揚沙;偏西風風力強勁,形成大范圍沙塵暴。

五、識別天氣圖

【知識精講】

閱讀天氣圖是學生必備的技能,天氣圖通過天氣符號、等壓線、經緯度等信息反映天氣變化。

【方法總結】

閱讀天氣圖一般分為四步:第一,明確時空背景,也就是圖示反映什么地區什么時間的天氣變化;第二,明確圖中有哪些天氣系統,是高壓還是低壓,是冷鋒還是暖鋒;第三,根據特定時間的天氣形勢確定天氣系統的移動方向,如北半球冬半年天氣系統經常向低緯、向海洋移動;第四,根據天氣系統確定某地區天氣特點。

【經典回放】

(2013年高考北京文綜卷)圖(a)為某日8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單位:百帕),圖(b)顯示④地24小時內風的變化。讀圖,回答(1)~(2)題。

[TPY15.TIF,BP]

A.①比②風速大[DW]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氣壓低[DW]D.②比④氣溫高

(2)鋒面通過④地的時間可能為

A.上午[DW]B.下午

C.傍晚[DW]D.夜間

分析:(1)②處的等值線比①處密集,故②處的風速比①處大;①被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以晴朗天氣為主,③被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以陰雨天氣為主,故①比③云量少;低壓系統中心氣壓最低,C選項錯誤;④受暖氣團控制,②位于冷鋒后,受冷氣團控制,所以④處的氣溫比②處高。故正確選項為B。

(2)鋒面通過時④地應吹偏西風,從圖(b)中可以看出12點之前為偏西風,故選A。

答案:(1)B(2)A

六、變式訓練

1.南極中山站(69°22′24″S,76°22′40″E)時間(區時)2009年2月2日9時25分,我國在南極最高點附近建立的昆侖站(80°25′01″S,77°06′58″E)正式開站。與中山站相比,昆侖站所在的地點

A.年降雪量較大

B.氣壓較高

C.年太陽輻射較強

D.年均風力較小

2.下圖為某氣象臺的墨西哥灣鄰近海區颶風近地面天氣形勢圖。此時降雨集中分布在颶風東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TPY16.TIF,BP]

A.氣流上升速度快[DW]

B.形成鋒面雨

C.凝結核多[DW]D.氣溫較低

3.該沙塵暴發生地位于

A.副極地低壓帶

B.西風帶

C.副熱帶高壓帶

D.東北信風帶

4.導致該沙塵暴的天氣系統是

A.反氣旋、冷鋒

B.反氣旋、暖鋒

C.氣旋、冷鋒

D.氣旋、暖鋒

5.影像中部顯示的是該沙塵暴的

A.中心區,沙塵揚升

B.邊緣區,沙塵擴散

C.中心區,沙塵沉降

D.邊緣區,沙塵沉降

6.根據材料和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了一次暴雨過程。下圖表示2006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根據材料,昆侖站距離海洋較中山站遠且位于南極大陸內部地區,可推斷該地年降雪量小;昆侖站位于南極最高點附近,由此可推斷該地氣壓低;昆侖站的緯度較中山站高,則年太陽輻射較少;中山站位于海陸過渡地帶,故風力較昆侖站大。故選擇D。

2.A颶風是低壓強烈發展的結果。天氣形勢圖中東北部等壓線密集,表示氣壓梯度大,風速較快,即氣流上升速度快,云雨多。故選擇A。

3.B根據我國沙塵暴經常出現在華北、西北地區,可推斷沙塵暴發生的位置在中緯西風帶。故選擇B。

4.C根據衛星影像中云層較厚,可推斷為氣旋系統;沙塵暴是冷鋒活動的產物。故選擇C。

5.A據圖可知沙塵逆時針旋轉,并與云層接近,而云層是大氣上升運動的結果,由此可推斷沙塵暴位于氣旋中心附近,而且還在上升。故選擇A。

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第2篇

一、地理統計圖

【例1】圖12為“2000―2005年我國三大產業用電量柱狀圖”,圖13為“2003年我國東、中、西部發電量和用電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三大產業用電量增長最多的是第______產業,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國東、中、西部電力生產與消費的地區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解析:這是用不同高度或長度的方柱表示地理數值大小及其變化的柱狀統計圖,有的表示隨時間而變化的,如此題的圖12、此卷第28題中圖15的各月降水柱狀圖,判讀的方法是:首先認清圖名、縱橫坐標所表示的要素及圖例注記的內容;再看方柱的高矮,分析它的變化趨勢。此題的第(1)小題答案從圖中看很直觀,但第(2)小題“我國東、中、西部電力生產與消費的地區差異是……”就需要先看到圖中東、中、西部地區宏觀上的區別,再看到微觀上的區別。此小題3分,答案是:東部地區發電量、用電量都大,且用電量大于發電量;中、西部地區發電量大于用電量,第一要點學生從圖中很快能找到答案,但后面兩點是微觀上答的,有些學生就看不到同一個地區的區別,白白失去2分。

方法總結一:看圖既要注意宏觀上的結論,又要注意微觀上的描述;根據題目給分來組織答案,一般一個要點是1分或2分,第(2)小題分值3分,至少要答三點以上。內容組織要規范化、序號化、段落化,以求層次清晰,避免失分。

解析:同樣第28題的甲乙兩地的降水量變化圖,通過仔細讀圖分析可看出兩地的氣候特征表現在降水上的相同點和區別,這也是題目要回答的問題。結合氣溫折線圖,氣候特征的相同點是“夏季高溫多雨;降水季節變化大”;不同點是“甲地全年氣溫高(或乙地氣溫年較差大或乙地冬溫低)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長)”,這是參考答案。學生根據橫坐標的月份,知道兩地降水各月分布不均勻,但難深層闡述得出結論:夏季降水多,季節變化大。

方法總結二:審圖要由表及里,挖掘要點,點明結論;地理語言表達準確、精練,無廢話、不離題。

【例2】圖21為“1951―2000年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受沙塵暴影響強度比例統計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我國北部受沙塵暴影響強度的空間分布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解析:此題答案很簡單:“由西向東逐漸減弱”,但能這樣寫的人不是很多,應該抓住圖中所列出來的省級行政區全部在北部,那么空間分布主要在東西方向上了,再根據柱狀圖顯示的強度比例統計大小,就能得出正確答案。這道題的隱含信息:屬于北部省區、橫坐標上從左向右沙塵暴程度加深、省級行政區基本是由東向西排序。這樣很容易得出答案。

方法總結三:遇到這類題型認真看清圖像所表現的內容,準確、全面而有效地從圖示材料中提取顯性的和隱性的信息,進行答案的構思,并能夠用準確的語言將答案表述清楚,考查了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二、地理區域分布圖

區域分布圖首先掌握好區域空間定位方法,取得解題的“入場券”,其次把握區域地理特征,識記地理事物分布位置,然后分析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空間區位聯系,最后評價區位優劣,說出整治開發的對策。

【例3】圖14為“甲、乙兩地地理位置示意圖”

解析:此題如定位不了,就不容易解答。確定地理位置后,題中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一般根據輪廓或經緯度來確定甲、乙所在國,再確定當地所在的氣候類型的特征和成因。在答兩地氣候特征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時,“甲地因地形阻擋,受冬季風影響小”,因而“冬季氣溫高”,對此答案部分學生聯系不起來。季風就是風向隨季節在變化,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帶來濕潤氣流,冬季從陸地吹向海洋。甲地北側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阻擋高緯來的低溫干燥氣流,而乙地不具備此條件,因而冬季氣溫低。

方法總結四:一是確定地理位置,提取有效信息;二是熟悉并充分利用圖例和注記迅速找到并提取有效信息。答題時要注意各種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應該注意地理事物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此要領功在平時,這是加強對雙基的考核,對學生基本能力和素質的考核,不追求偏、難、怪,因此學生必須注重知識積累、夯實基礎,多讀圖、用圖,掌握圖文轉換的技巧。

【例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已探明儲量的有色金屬有37種,其中銻的儲量居世界首位,鎢、鉍、鉛鋅儲量也很豐富。湖南省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基礎較好,株洲有全國規模大、技術先進的鉛鋅冶煉廠。

材料二:圖16為“湖南省有色金屬工業發展條件示意圖”。

材料三:湘東和湘南地區主要有色金屬礦儲量情況表

(1)湖南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湖南省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其分布的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分析比較湘東和湘南地區發展有色金屬工業的有利條件。(4分)

答案:(1)種類多,儲量大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區 地形

(3)湘東:工業基礎較好,科技水平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屬礦產豐富;水能豐富。

解析:第(1)小題答案結合材料一的文字說明、材料二的圖例、圖中信息,是能獲得正確答案的,特別是“分布不均”,這一點容易忽視,這是隱形信息,這里要求學生審題仔細,提取有效信息,能用精確的語言加以提煉、概括,有一定的區分度,基本達到了檢測考生能力程度、選拔人才的目的。第(2)小題從圖中圖例看出西部和南部是山區,地勢高,是河流的源頭,因而地形決定此地水能資源豐富。第(3)小題湘東的城市長沙是湖南省的省級行政中心,因而要聯系到工業基礎、科技水平的優勢,結合圖中的圖例公路、鐵路、河流等,必然知道當地交通便利。湘西沒有突出城市,就沒有湘東的優勢,但從圖中可看出原料、能源優勢。

方法總結五:認真觀察和分析,看懂題目和圖表給出的信息。挖掘圖中答案要點,必須緊扣題意的要求,與本題意無關的內容不必羅列,不能畫蛇添足。使用關鍵詞,結合所附分值,答題要做到完整不漏點,因為高考是按要點給分。

三、地理聯系示意圖

【例4】選做題:海洋地理示意圖:

(1)圖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3分)

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第3篇

一、表示時間

對時間的說明要盡量做到精確,如:一天有24小時,每小時有60分種,每分鐘有60秒。但是像“這座橋(趙州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國石拱橋》),這里的兩處數字說明,由于年代久遠,只能用推測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確,實際上正好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表示空間

“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葉圣陶《蘇州園林》)這里的“絕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宮殿”和“住房”都是對稱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對稱,這種客觀的說明同樣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表示范圍

“死海地處約旦和巴勒斯坦之間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長80公里,東西寬約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約有400米。”(《死海不死》)這段話運用數字說明,說明了死海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給人以清晰的印象。

四、表示程度

說明事物時,常常會用到程度副詞,如“很、十分、非常、較、更、最、稍微、略”等。如:“后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御花園面積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無擁擠和重復的感覺。”(黃傳惕《故宮博物院》)這里的“很”表明御花園雖然面積不小,但不是特別大,因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又如:“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竺可楨《向沙漠進軍》)其中的“最”說明沙漠危害人類之大,程度之深。

五、表示程序

事物的發展都有一定的規律,如果要說明事物的成因、結構和原理,則有一定的程序或順序。如:“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其中“漸漸”和“次第”,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變化過程,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

又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葉圣陶《蘇州園林》)這里的四個“講究”次序不能顛倒,因為它們是按照由遠到近、由高到低的空間順序來說明蘇州園林的建筑構造特點的。

六、表示特征或性質

“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葉圣陶《蘇州園林》)其中“務必”“無論”和“完美”,準確地說明了蘇州園林與眾不同的特點。

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見長。由于說明對象和作者語言風格的不同,說明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概括,有的具體;有的簡潔,有的豐腴;有的精練,有的詳盡;有的平易樸實,有的幽默風趣。

總之,說明文的語言,可歸納為兩大類:凡是使用了比喻、擬人或夸張等修辭手法,以及描述性詞語的語言,都屬于生動說明。如:“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盤曲嶙峋”是描述性詞語,“一幅好畫”是比喻。反之,則屬于平實說明。

【閱讀訓練一】

凡爾賽宮

馳名世界的凡爾賽宮坐落于巴黎西南18里公里的凡爾賽鎮,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每年參觀人數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它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凡爾賽宮建筑布局嚴密、協調。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筑摒棄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的尖頂建筑風格,采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

凡爾賽宮內部陳設和裝潢也富于藝術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宮內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藝術品,其中有遠涉重洋的中國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筑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的鏡廊是凡爾賽宮的一大勝景。它全長72米,寬10米,高13米,聯結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園開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400塊鏡片組成。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出一幅風起云涌的歷史畫面。漫步在鏡廊內,碧澄的天空、靜謐的園景映照在鏡墻上,滿目蒼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

凡爾賽宮正宮前面有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園內樹木花草的栽植別具匠心,景色優美恬靜,令人心曠神怡。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一條人工河如玉帶般伸向遠方,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大樹參天,郁郁蔥蔥,綠陰中女神雕塑亭亭玉立。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的銅雕塑豐姿多態,美不勝收。

探究練習

1.“每年參觀人數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這句話中,哪一個詞體現出了語言的準確性,為什么?

2.文章從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說明了凡爾賽宮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

3.指出下面三句話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①每年參觀人數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全長72米,寬10米,高13米,聯結兩個大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條人工河如玉帶般伸向遠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段中的黑體詞語“其中”具體指的是什么?

5.漫步在凡爾賽宮的鏡廊內,為什么會“滿目蒼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

6.從全文看,本文的說明順序是( )

A.時間順序B.空間順序C.邏輯順序

【閱讀訓練二】

荒漠化――不能回避的問題

今年春夏之際,我國北方地區頻發的沙塵暴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我國荒漠化問題的關注。何謂荒漠化?1990年,聯合國環境署在內羅畢召開的荒漠化評估會議上,指出當今荒漠化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造成的干旱地區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土地生產潛力衰退,土地資源損失(如沙漠暴),生物多樣性下降以及地表出現不利于發展生產的地表形態(如沙丘)等。

沙漠化,習慣上也叫沙化,是荒漠化的表現形式之一,指非沙漠地區形成新的沙漠的過程。一般因天然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其演變過程非常緩慢。例如氣候干旱,往往要經過幾百年或上千年的時間,而人為作用形成的沙漠化,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就可造成嚴重后果。之所以會出現沙漠化,是因為具備了沙漠化的物質基礎――沙。這些沙原來由于草本植物或灌木的覆蓋,或者有“沙漠結皮”的存在,是相對穩定的;而一旦地表植被或地表覆蓋物被破壞,這些沙子就會流動起來,構成危害。

我國現有荒漠化土地263.6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27.5%,主要分布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陜西、寧夏、河北等地,其荒漠化面積占全國荒漠化面積的98.5%。在全國的荒漠化土地中,土壤類型以沙為主的有173.97萬平方千米。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沙漠化面積或沙化面積,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18.1%,或者全部荒漠化面積的66%。

我國荒漠化類型可分為風蝕(因風力造成的土壤損失)、水蝕(即通常理解的水土流失),鹽漬化(土壤損失少,但土壤里增加了過量的鹽分,使得植物難以生存)和凍融(因土壤結冰和融化過程造成的土壤流失)四大類型。這些荒漠化類型的面積及其在土壤荒漠化因素中所占的比重分別是:風蝕183.9萬平方千米,占69.8%;水蝕25.9萬平方千米,占9.8%;鹽漬化17.4平方千米,占6.6%,凍融占13.8%。

產生荒漠化的原因不外乎天然和人為兩種,就自然原因而言,形成荒漠化的天氣條件和地質條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因干旱和強風,我國歷史上就經常出現強烈的沙塵暴,其中北京地區歷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沙塵暴記錄出現在公元440年,然而,今天出現的荒漠化多與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有關,在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疊加上短期氣候振動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的進程。因此,目前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作用引起的。

當前,我國必須采取一切有針對性的科學措施,嚴格執行有關的法律法規,建設生物工程,恢復生態自然,才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探究練習

1.下列對“荒漠化”的內涵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荒漠化是當前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B.荒漠化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所造成的干旱地區土地退化的過程。

C.荒漠化是由于自然或人為原因所造成的干旱地區土地退化的過程。

D.荒漠化是土地的生物多樣性下降出現不利于發展生產的地貌形態的表現。

2.下列說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土地退化就是荒漠化的最終結果。

B.如果沙地表面的植被不被破壞就不會發生沙漠化。

C.我國荒漠化面積已接近全國總面積的1/3,且仍在擴大。

D.荒漠化的形成條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3.文章主要寫了哪四層意思?是按什么說明順序寫的?

4.請舉例說明文中所采用的兩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5.除了文中介紹的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參考答案

《說明文閱讀講練之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閱讀訓練一:

1.“僅”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因為它表明凡爾賽宮的參觀人數與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等其他建筑物相比并不是最多的,而是排在第二。2.建筑布局、內部陳設、裝潢園林藝術。3.①作比較②列數字③打比方。4.凡爾賽宮內陳放的珍貴藝術品。5.因為無論是透過拱形窗門,還是從與之相對的鏡墻中,都可以看到花園中的美景。6.B。

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第4篇

1.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保證探究式學習方式中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初中語文課堂的探究式學習著眼于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制定方案、解決問題。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學會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養成平等態度,具備獨立精神以及相應的實踐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說.探究性學習是對以往“授――受”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也是對“授之以魚”和“授之以漁”的現代教育思維理念進一步應用。同時也使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現代教育形勢要求教師必須首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要著力組織激勵學生進行討論探究,刺激學生的發現欲。從而讓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無論會不會回答,都應給予熱情的表揚和鼓勵。表揚他們勤于思考的可貴精神,鼓勵他們敢于在別人未發現問題的地方大膽質疑的勇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個性,真正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2.創設情境,形成探究的氛圍

探究性學習的特點是問題性和實踐性。但從目前我們的教學環境來看,學生缺乏大規模的實踐鍛煉機會,因而教師依據現有條件,在必要時適時點撥,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質疑手段進人情境尤為重要。創設的問題首先應該是與學生的認識有距離和能引起學生內心矛盾狀態的東西。其次,這個問題應該具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再次,問題的難度應剛好在學生能“跳起來摘蘋果”的水平。例如:在教《一千零一夜》(北師大版)時我告訴學生,這則故事在選人課本時刪去了原文的結尾。原文大意是:漁夫放出了魔鬼,魔鬼給漁夫指出了一條發財路。若在此處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探究,“如果魔鬼在前三個世紀被人救起,他會兌現自己的許諾嗎?”“你認為原文結尾保留好還是刪去好?”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馬上展開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意兌現許諾的理由如下:(1)他說自己是無惡不作的兇神,表明他誠實。(2)他兌現了讓漁夫選擇死的許諾。(3)原文結尾也有兌現諾言的結局。反方提出:“如果漁夫選擇了老死,魔鬼會答應嗎?”通過激烈的探討,最后得出一致的意見,表面看來魔鬼會答應自己的許諾,但從他的本性看是不會兌現的,他不可能讓漁夫選擇老死。兌現諾言表明他講誠信,不殺漁夫表明他講道義,一個守信用講道義的人,怎么會成為一個無惡不作的惡魔呢?因而魔鬼不會兌現自己的諾言。不刪原文的結尾就會削弱故事懲惡揚善的意義,就會淡化魔鬼邪惡的形象。

3.學科聯系,開拓探究的領域

探究性學習在目標定位和內容選擇上偏重于學科問的聯系和滲透。針對中學生想象豐富、興趣廣泛、求知欲望和創造欲望強烈的特點,我們可將語文教學的一些內容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仔細鉆研,大膽提出一些設想。例如:學習了說明文《向沙漠進軍》之后,我聯系近幾年甘肅省民勤縣頻繁出現的沙塵暴問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破壞生態環境所帶來的惡果,滲透一些自然科學和環保知識。讓學生課外查閱資料弄清沙塵暴產生的原因,研究對策,寫出小文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實際。

4.放手實踐,品味探究成敗的過程性

限制過多,指導過細,學生不能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只有給予表現自我的自由,給學生以心靈的解放,學生才有可能自由表達。所以,自主探究要注重過程,注重學生的體驗,學生只有在參與探究的過程中深刻體驗成功、失敗、挫折、挑戰,才能健康成長。當然在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適當的幫助、引導,從而使探究在經歷了一段努力后有所結果,讓學生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興奮。否則,總是探究不出什么結果,學生也會喪失對探究的興趣和信心。

5.教師要精心組織與指導探究的全過程

精心指導是深化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手段,我們要精心安排規范而靈活的組織形式,要精心設計過程指導的全過程。

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要規范又要靈活。小組合作是探究性學習的常用形式,但不排除個別探究、班級活動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小組合作中學生獨立探究的用。小組合作是將全班學生依其學生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差異組成若干小組,創設一種小組共同合作、共同達到預期目標的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自控性,從而更有利于發現問題,進行探究。

探究性學習過程指導既要科學嚴謹又要民主開放,要準確把握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和角色。探究性學習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自我問答、探究方向的確定、主題的選定、創設情境、實踐體會、小組交流、班級交流等。小組探究的主要活動有誦讀、討論、互助、交流、辨論、品賞等。

沙塵暴閱讀答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完形填空;命題趨向;考察點;上下文語義;固定搭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4.4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738(2012)04-0254-01

完形填空的命題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學,強調整體感知和對文章從語義上的整體把握。在150分的英語高考試題中,完形填空占30分,占總分20%的重要地位,是高考英語試題重點要求之一,也是學生得高分的難點之一。它將英語的基本運用能力設置于一個特定的情景之中。它不僅要求考生綜合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它更是一種復雜的、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和英語新課程目標中,英語的完形填空能力的培養和教學都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從高考題看四川省的英語高考試題的命題趨勢:

1.文章體裁通常為故事性帶夾敘夾議;

2.文章第一句一般不設空格,提供給考生一個思路,以便考生做題。

3.難度趨于穩定,閱讀量加大,閱讀時間減少;

4.生詞量有增無減;

5.對語法的考查已經弱化到詞法,多傾向考查動詞、名詞、形容詞。

6.長句增多,句式靈活,把對復雜句長、難句的理解融入到語境中;

7.通過人物行為和心理的描寫考查考生對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

二、其側重考察點如下:

1.考察學生根據“殘缺的”語篇快速領悟主旨的能力。

2.考察學生根據文章上下文暗示,用已知的內容去推導未知內容的能力。

3.考察學生排除相似選項干擾的能力。

4.考察學生的領悟能力。

三、學生失誤的原因主要在于:

1.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性把握,以局部為中心展開對整篇文章的推理、判斷,導致理解上出現偏差,甚至與文章的中心相悖。

例如:(2010年四川高考)該文章記述了作者一次因開會去拉斯維加斯時,飛機因沙塵暴而延時降落,在不斷延長的等待中,成人焦急、害怕,唯獨不知恐懼的嬰兒在享受著過山車一樣的顛簸。作者也深受啟發,體驗了一次孩子的享受。文章中作者在最后寫到自己的感受:

Having understood this,I took a deep breath and38 back into my seat,pretending I was 39 on a roller coaster. I smiled for the rest of the flight. I even 40to giggle once or twice, much to the chagrin(懊惱)of the man sitting next to me holding the airsickness bag.

38. A. sat B. lay C. went D. rode

39. A. nearly B. finally C. really D. suddenly

40. A. attempted B. managed C. wanted D. decided

學生如果沒有在把握整體要旨的基礎上去選擇,39題和40題就會錯選為D和A。但是在文章中作者受到了天真無邪的小孩的感染,于是坐回到“我”的座位上,假裝真地坐上了過山車,甚至咯咯地笑了一兩次。作者應該是真的笑出了聲,才讓鄰座的手拿嘔吐袋的人懊惱,故應選C和B。

2.對語境把握不準,容易受定勢思維的干擾,對文意分析不透,忽視特定語境中英語知識的運用。

許多學生做完形填空只看一個空或一個句子,而忽略了上下文語義、語境的理解,這樣雖然學生用了很多時間選出了符合這個句子的選項,但卻得不了分。

例如:(2011年四川高考) A year later, we used his saving, and the money from the sale of Mom’s house, to build our own 35 .

A. hotelB. restaurantC. home D. shop

很多學生不注重上下文,只根據此句句意錯選了C。只從這句來看似乎合情合理,但上文中提到了In December 2008, I was 31 as a hotel manager and moved here full time.以及下文中提到了:We want to give our guests a 36feel,這里的a hotel manager和guest就是兩個關鍵詞,因此答案為A 。

3.對固定搭配的使用以及近義詞的辨析不準確。

例1:(2009年四川高考) I was successful at my job. I worked very hard , but it 21me and my family a fabulous (極好的) lifestyle.

A. promised B. afforded C. showed D. left

此題考查動詞辨析。許多考生誤選為A,卻忽略了該句主語為it,指作者辛勤工作這件事,因此這件事無法承諾“我們”過著舒適的生活;而afford卻可以表示“提供”,可用于afford sb. sth.結構,故答案選B。

例2:(2011年福建高考)Looking back, Diana, a fashion designer,54her achievements to the goal she set, the education she received from the college …

A. adds B. connects C. devotes D. owes

此題考查動詞短語搭配,句意為“當回顧往事時,戴安娜把她所取得的成就歸功于她最初設置的目標以及她在大學所學到的知識。owe … to …意為 “把……歸功于……”,故選D。

四、把握完形填空的策略

1.根據“殘缺的”文章快速理解文章,領悟文章的要旨。

1克服急躁和膽怯的心理,靜下心來,目光越過空格,通篇快速閱讀,著力從整體上把握語境,領悟文章的核心意義。

2重視文章的第一句。第一句話往往是了解文章的“窗口”,具有啟示作用。

例如:(2009年湖北高考)第一句:There was a very special teacher who made a far-reaching difference in my life. 通過此句可以看出文章接下來會圍繞作者的老師來寫,而且這位老師對作者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此可以推斷在下文中作者可能會寫自己犯了錯,然后老師對他的教育以及對他人生的影響。這樣,通過文章第一句話,我們對文章的主旨會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

2.摸清文章的內在關聯。

相關期刊更多

大氣科學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院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SCI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院

生物進化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四平市| 永寿县| 丹江口市| 涿鹿县| 永泰县| 天镇县| 福清市| 崇文区| 枝江市| 丹凤县| 宜君县| 合川市| 孟村| 德州市| 高清| 荣成市| 太原市| 丹棱县| 萨迦县| 陆川县| 安宁市| 榆社县| 垣曲县| 江津市| 古田县| 东方市| 广河县| 沐川县| 麻阳| 禄丰县| 麟游县| 青川县| 江口县| 堆龙德庆县| 三台县| 小金县| 甘洛县| 都江堰市| 晋宁县|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