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藥產品行業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商品條碼是商品的“身份證”,能夠助力商品流通,實現產品在線銷售、產品分享以及食品安全追溯等,并且背后蘊藏著巨大的信息價值,是市場經濟主體發展情況的“感應器”和“晴雨表”,不僅能直觀反映市場情況,還能助力市場監管,為相關政府單位提供決策依據。通過分析商品條碼企業注冊數量和產品數量,“微觀”的商品條碼注冊情況能夠直接反映“宏觀”的市場發展情況,包括市場主體保有量和企業的產品研發、產品流通情況等,可為行業發展和政府監管提供參考。全國商品條碼各行業保有量分析截至2021年12月,商品種類共有1.5億多。將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按行業劃分,其中批發零售行業占比35.89%,食品飲料行業占比20.92%,農副食品行業占比10.86%,電工電器設備行業占比4.38%,服裝鞋帽行業占比4.10%,建材行業占比3.54%,化學制品行業占比3.06%,醫藥行業占比3.00%,日雜品行業占比2.73%,文教用品行業占比1.61%,倉儲業占比0.02%,其他行業占比9.90%,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見下頁)。
從全國各行業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來看,批發零售、食品飲料、農副食品占比合計接近七成,食品飲料和農副食品合計占比約三分之一,說明批發零售和食品類企業是市場的基礎,其中食品是關系“民生”的焦點,食品安全也是市場監管的重點。全國商品條碼每月同期對比分析截至2021年12月,全國新注冊商品條碼第一季度同比增長19%,從第二季度開始呈現負增長,全年同期對比累計增長率為-5.67%,增長率變化情況如圖2所基于商品條碼數據的市場發展分析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陳震宇蔣蕓杉羅雪娟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呂錫源商品信息服務示。
12個月份中,增長率最大的為1月份的34.28%,增長率最低的為4月份的-23.65%。造成負增長的原因可能是:為應對疫情影響,各地推動就地經商辦企業,促使2020年全國增長率高達30%,以2020年和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來看,高達10%以上,遠遠超過我國GDP的兩年復合增長率。2021年全國性的注冊數據下降,只是在后疫情期間回歸常態化的正常現象。所以2021年全年的增長率曲線呈現先降后升的趨勢,說明我國市場發展從2021年4月份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少,市場經營活動逐漸復蘇至疫情前的水平,相關單位應及時把握市場波動情況,制定有效措施保證市場平穩高效增長。各省市和各行業商品條碼數據分析2021年全國有18個省市商品條碼注冊增長率均在-10%以下,各省市增長率情況如圖3所示(見下頁)。增長明顯且全國排名前七位的省市依次是:海南、貴州、寧波、武漢、、青海、新疆。特別是海南和貴州增長率高達30%以上,這與海南和貴州近幾年市場規劃與發展有關。
2021年,全國各行業商品條碼注冊企業保有量同期對比增減量如圖4所示。其中,批發零售行業、食品飲料行業、農副食品行業、醫藥用品行業增長較大,日雜品與服裝鞋帽行業出現不明顯的負增長。從以上變化可以看出,疫情影響下,食品與醫藥行業更為活躍,人們對基礎的食物和藥品的需求增加;日雜品和服裝鞋帽行業發展較弱,體現了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于購買日雜品和服裝鞋帽的保守態度,以及企業對于生產和銷售日雜品和服裝鞋帽的動力不足。從以上數據中可看出,充分利用挖掘商品條碼數據源,加強條碼技術推廣應用,積極拓展商品條碼應用領域,開展質量追溯技術研究,為保障食品安全、為服務民生、服務企業、服務政府監管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和技術支撐。
作者:陳震宇 蔣蕓杉 羅雪娟 呂錫源 單位:重慶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遼寧省標準化研究院
非典的流行,給中國經濟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也成全了某些行業。最大的收益者還應該是醫藥保健品行業。消毒液,溫度計、醫用口罩都賣的脫銷了,大部分功能中有提高免疫力功能的保健食品也突然間找到了市場契機,銷量翻了幾翻。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醫藥保健產品都這么幸運,很多產品不但沒有借上非典的光,反而叫苦不迭。例如以會議營銷為主的治療類產品,由于無會可開,銷售基本陷于停頓。以往三---六月的銷售熱點學生健腦產品,由于非典對學校和高考的影響很多血本無歸。更有那些準備春節后就上市的減肥以及美容產品,由于口罩對美麗的遮蓋也大多降低了市場的銷售份額。
不過非典期間也有一個數據出人意料,那就是非典期間的銷量創造歷史新高,這不能不說為非典市場增加了幾分笑談。
有漲的就有跌的。口罩賣的好卻嚴重影響了化妝品的銷量。據說OFFICE小姐非典期間最開心的事情竟然是上班不用化妝了。
有跌的就有漲的。旅游和交通業可以說受到致命打擊,但醫藥股卻在股市中牛氣沖天。很多中藥企業在這次非典中起死回生。安國醫藥市場更傳出了一天造就幾個百萬富翁的新聞。
這次非典型肺炎的爆發給醫藥保健品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指出的不僅僅是某些產品在非典時期迅速火暴,而是他帶給整個國家的震撼。
可以說,中國人民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珍愛生命,珍愛健康。這將給后非典時期的保健品行業的發展掃平了最大的障礙,也將給保健品行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鉑策劃預言,醫藥保健品行業將繼續領跑中國經濟。 非典之后,誰是熱點?
隨著非典的逐漸被控制,大多數非典時期暢銷的保健品將風光不在,那么后非典時期我們該怎么選擇產品,選擇什么產品?已經成為困擾保健品廠家和經銷商的主要問題。
前幾天醫藥保健品圈內的朋友經常打電話給我。主要是詢問提高免疫類的項目上不上,消毒產品的簽不簽。我一般是這么回答的:“可簽可不簽。”如果你真正摸清了后非典時期的保健品態勢,那么你應該知道怎么簽怎么做。如果你只是想跟風,那還不如不簽。勝利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
那么,后非典時期的保健品熱點在哪里?經筆者分析,我感覺不外乎在以下幾個方面。
熱點之一,預防免疫類
談到這一類產品,應該說涉及面是很廣的。保健品中的大多數都應歸于這一類,畢竟保健品還是以預防保健為主的。象提高免疫類的球蛋白,補充維生素的力度伸還有各種各樣的消毒水都通過非典火了一把。
是一鼓作氣,真正鞏固保健意識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找回保健品行業的春天;還是死抓著非典良機不放,過把癮就死。已經成為擺在保健品業內人士面前的首要問題。雖然不排除有些企業的急功近利,但做大這塊蛋糕的意愿還是共同的。
預防免疫類產品中應該還有很多細分市場。例如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類、預防傳染性疾病消毒類、調節免疫的靈芝蟲草類,當今炒作得沸沸揚揚的維生素類。
調節血脂類的產品也許到了該揚眉吐氣的時候了。雖然此類產品很多,但前段時間一直在夾縫中生存。只談降血脂消費者不感冒,如果去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又明顯違規。所以很多經銷商處于兩難的狀態。
后非典時期消費者的最大改變就是從治療心態到預防心態的改變。這是保健品行業最希望看到的。調節血脂類產品不必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了。調節血脂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鉑策劃曾經預測,下一個保健品大鱷很可能出在這個領域。目前我們仍然堅信這個觀點。
預防傳染性疾病消毒類產品可能是非典時期最火暴的產品,隨著非典型肺炎的控制,以預防非典為賣點的產品將逐漸走淡。可是這個細分市場卻將繼續存在,預防乙肝類市場將一觸即發。上周有個朋友告訴我準備做此類產品,我的意見是此時不做更待何時。在其他產品還在為非典爭個你死我活的時候。為什么不獨辟蹊徑去賺取第一桶金呢!
調節免疫類的靈芝和蟲草市場由來以久且產品眾多,但過去更多的局限于預防腫瘤和治療慢性病這里。宣傳違規自然是再所難免的。其實隨著消費者對免疫性質的認識,這一類產品也該回歸本行了。
眾說周知,作為名貴中草藥的靈芝和蟲草有很多神奇的功效,但這些功效大多是通過調節免疫來實現的,免疫療法也越來越多的被很多專家認可。相信此類產品將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同和接受。這些產品面臨的主要問題并不是在治療疾病方面如何宣傳,而是如何降低價格成為消費者的日常保健品。
維生素類產品是美國銷售量最大的保健品,也一直被中國保健品界的研究者看好。史玉柱大舉進軍維生素市場也決不是一時的沖動。這類產品更需解決的應該是技術問題和操作手法問題。如果拿維生素去當藥賣,也許能得一時之利,但卻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同維生素市場比較類似的還有其他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類。如果能在操作中對消費者采取正確的引導,還是大有可為的。
另一個市場熱點:醫用產品民用化
非典期間,醫用口罩和溫度計的脫銷救活了很多企業,雖然后非典時期這兩類產品不一定會再掀起什么波瀾。但有嗅覺的廠家應該能找到另一個市場熱點。那就是家用檢測和治療市場。這類產品更多的是以醫療器械類出現。
氧立得制氧機是醫用市場民用化的先驅。“保心護腦,氧立得好”讓氧立得紅遍大江南北。不過此后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同類產品,卻沒有一個提出新概念向氧立得叫板。都成了搭車產品,讓氧立得舒舒服服的做了幾年制氧機第一把交椅。
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是保健品界一種常見的說法。因此很多產品都不愿意出頭去教育市場。但未必所有的市場教育者都是失敗者。氧立得是勝利者,腦白金更是如此。第一個教育者一般有先入為主的感覺。一旦占領了市場。在短時期內銷量很少出現滑坡。這也是史玉柱一直堅持的第一法則。
那么是不是后來跟進的就沒有機會呢?鉑策劃認為,只要充分利用差異化原則,找到好的市場切如點,后進的產品依然機會很大。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你是站在巨人的肩上。
醫用產品民用化的產品還有很多,但如果以保健品的方式實現真正的民用化,必須符合兩個原則。即醫用化的功能,市場化的價格。家用降糖治療儀、近視眼治療儀、安全期檢測儀以及一些日常體檢用品將日趨成為市場上的熱點。鉑策劃將繼續關注此類產品的發展。
作為李錦記第二個使命“弘揚中國優秀養生文化”的南方李錦記,從本質上延續了李錦記以質取勝的根本。事實上,細數南方李錦記近年來點點滴滴的進展和榮譽,幾乎都集中在質量方面。質量,成為南方李錦記在恰當時刻獲得爆發式發展的核心能量,也是南方李錦記決勝于市場的不二法寶。
百年輝煌 質量打造
數十年來,國內各種中外保健品品牌層出不窮,廣告更是鋪天蓋地,有號稱取材于國外高新科學技術的,也有源自于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中草藥制劑的。然而大浪淘沙,多數都在轟轟烈烈地熱鬧了幾年后就草草收場了。而南方李錦記卻在保健品行業中存在了十幾年,持續地將中草藥健康產品“無限極”系列推向了行業競爭浪潮的頂端。從肩負百年企業的第二個使命“將中華優秀養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到進入“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百強,再到榮獲“中國質量鼎”和“中國用戶滿意鼎”,無限極在創造民族的世界品牌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又一步。
是什么讓南方李錦記打破了保健品企業“各領三兩年”的怪圈,并越來越深入人心呢?
李錦記創造的是一個令人傾羨的百年輝煌,而1992年成立的南方李錦記,承載的就是延續下一個百年輝煌的重任。百年企業的根基是質量,南方李錦記同樣傳承了李錦記列于質量的嚴格要求。南方李錦記公司始終堅持在多做少說的同時,在產品質量上不斷精益求精,把實惠真正留給消費者。“無限極”的所有產品實現了傳統中草藥與現代高科技的結合,加上李錦記100多年的優秀品質管理,南方李錦記的很多產品一上市就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南方李錦記這種務實穩健的經營作風不僅為保健品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表率作用,也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賴。
創造歷史 質量出發
“創造歷史”,初看上去,這個提法幾乎讓人有些眩暈,但這并不夸張,南方李錦記正是在朝著這個目標在奮斗。南方李錦記致力于弘揚民族養生文化,努力改變并影響全國乃至全世界人對中國傳統養生理念的看法,推廣養生文化的神奇理念,把中國五千年的優秀養生文化傳承并發揚,這就是創造歷史。
要完成這個偉大的使命,注定必須從質量出發。南方李錦記從一開始便高度重視科研投入,始終將產品質量和品質放在第一位。據悉,該公司聘用專業技能的人才從事食品生產和管理,同時還擁有一批由國家院士等著名醫療保健專家組成的生命科學、中醫藥學、生物工程、營養學的國家級智囊團,十多年來,不斷的研發和創新,層層把關,追求高質量產品。2003年南方李錦記一舉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HACCP國際管理體系(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保健食品GMP(保健食品良好操作規范)證書三項權威認證。
在技術研發上,南方李錦記也先后與多家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行中草藥的研發。1996年7月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成立香港傳統中藥研究中心,2000年與第一軍醫大學(現南方醫科大學)合作成立了天然藥物研究中心。與此同時,南方李錦記還與香港大學以及內地多家科研機構保持著合作。2003年,南方李錦記與清華大學簽署科研項目合作意向書,進一步加速中草藥健康產品功能因子的測定。這不僅大大提高了開發新產品的技術實力,為中草藥健康產品的持續開發注入了強勁動力,更顯示出南方李錦記真正以科技領軍的決心。
正本清源 質量作保
中國保健品行業是常常為人所詬病的行業。在這樣尷尬的情況下,產品質量將成為判斷非法與合法、道德與失德的根本標準。
在保健品行業長盛不衰的南方李錦記,靠著過硬的產品,撬開了廣闊市場的大門。南方李錦記的產品功效,以及其所弘揚的中草藥文化是南方李錦記的經銷商們所津津樂道的,因為,他們也是這些優秀產品和保健知識的受益者。
在市場拓展過程中,南方李錦記還制訂了一套以產品說話,質量作保的看似有些苛刻的運作模式。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盡管無限極增健口服液被中國保健協會認定為具有提升免疫力的優秀產品,公司還是嚴正申明:“嚴禁宣傳無限極增健口服液針對治療某種疾病有效,嚴禁將無限極增健口服液宣傳為對非典型肺炎的預防性產品。”同時印制了專門的海報張貼在各專賣店以提醒消費者。
不僅如此,南方李錦記還長期致力于打造一支“專業化、一體化、系統化”的“中草藥健康顧問”隊伍。李惠森董事長說:“我們更多的還是在向消費者傳播養生保健的知識。我們一再提倡,南方李錦記不僅僅只是銷售優質的產品,而是推廣一種健康的人生。”
此外,南方李錦記聯合中華中醫藥學會共同建立“無限極中華中醫藥發展基金”,共同推動中國中醫藥的發展進程。2005年,作為“無限極中華中醫藥發展基金”的一個項目,“無限極中國中醫藥十大杰出青年”評選在北京舉辦,其目的就在于吸引、帶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中醫藥行業,促進更多青年名中醫的涌現,促進行業的發展,從而造福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
由中華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主辦的第63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即將于2008年4月19日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目前,招展組織工作已進入尾聲。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作為我國汽配行業規模最大、專業觀眾最多、行業影響最強的頂級專業盛會,已成為汽配行業的“閱兵儀”和“風向標”,一舉一動都備受行業關注。
汽車工業是山東省七大產業鏈之一,近年來,濟南的重型卡車及配套,青島的中重型載貨車、專用車及配件,濰坊的柴油機及配件,日照的低速載貨車,濟寧的改裝車及配套,都形成了區域產業集群。第63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在濟南召開的消息一經公布,就在行業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汽車零部件企業紛紛咨詢報名參展,成為了我國汽配行業上半年最炙手可熱的展覽盛會。
在濟南市政府和濟南國際會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濟南全國汽配會招展工作進展非常順利,截至3月中旬,已有超過1400家企業報名參展,充分體現了業內企業對組委會的信任和支持。
為了做好觀眾組織工作,主辦單位中華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給全國50余家地方商會、協會,近100家大型專業汽配市場下達通知,要求商會各專業團體、地方商會、汽配市場等成員單位積極參與展會的組織工作,將組織強大的專業買家隊伍到會采購,為第63屆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的成功舉辦添加強有力的保障。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汽車后市場日益繁榮的今天,作為全國汽車配件交易會的主辦單位,中華全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一定會抓住機遇,堅持將服務于全體展商的理念作為貫穿大會組織工作的行為準則,遵循專業化、品牌化的發展方針,始終致力于提高展會的組織水平和服務水平,為參會展商和參觀觀眾構建更為有效的交流平臺,以展會促進行業,為我國汽車后市場的繁榮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李安平)
第60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
春季交易會開幕在即
由國藥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并得到國家商務部、大連市人民政府、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中國醫藥包裝協會、中國醫藥集團、勵展博覽集團、中國醫藥工業有限公司大力支持的第60屆中國國際醫藥原料藥、中間體、包裝、設備春季交易會(API China&INTERPHEX China)將于5月12日~14日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隆重舉行。經過主辦方積極的運作,在展商的招展、觀眾的招募以及大會主題論壇等工作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截至記者發稿時止,已有來自海內外醫藥制造行業的1000余家企業申請參展,國內眾多知名企業參加,在原料藥、中間體(API China)展區中,有石藥集團、華曙制藥,華北制藥、齊魯制藥、德國默克化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等業內領軍企業;在醫藥包裝材料、制藥設備、國際區(JNTERPHEX China)展區中,參加的知名企業有羅賽洛明膠、浙江華聯,上海亞力、浙江江南、樂嘉文、奧星等企業。目前尚有部分企業的展位等待確認,一些報名較晚的企業仍等候在參展的候補名單中。
電子制造業精英匯聚第71屆電子展
據中國電子展(CEF)組委會消息,即將于4月11日至13日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帷幕的上半年年度電子大展――第71屆中國電子展日前已經招展過半,60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已經銷售出40000余平方米,1300余家企業將參展這一行業盛事。電子生產設備、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光電顯示等專區將匯聚行業精英,CEF將全面展示中國電子各行業發展全貌和實力水平。
國內最大的電子元器件獨立分銷商之一――馳創電子、中國最著名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和大眾市場服務商之一――力源集團、提供半導體電子元器存貨管理服務的知名公司――美國創思特元件等,也將攜旗下各知名品牌元器件參展。
雅森汽車用品展暨改裝車展盛放農展館
3月7日,第六屆中國國際汽車用品展覽會、第六屆中國國際改裝汽車展覽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國務院辦公廳、交通部,商務部、科技部、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保修設備行業協會等部委領導,福州市人民政府、南宮市人民政府、蘭西縣人民政府、北京海淀四季青鄉政府等領導,中國汽車后市場聯合會,城貿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用品分會,廣州市汽車配件用品行業協會、廣州白云商會,中國電子工業協會汽車電子分會、廣州東山區商會。四川省汽車用品行業商會、重慶市汽車用品行業商會、貴州市汽車用品行業商會、杭州汽車用品行業商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業聯合會汽摩配用品行業商會、哈爾濱汽車用品行業商會、湖南汽車用品行業商會、全國汽車用品行業聯合會、廣州盛大汽車用品批發城、廣州利遠汽配城、廣州福怡汽車用品大廈、上海凱斯汽車用品批發城、大上海美車城嘉賓等共同出席了展會開幕式。
本次展會的展出面積45000平方米,匯集了800多家實力企業展出40000余科展品,涵蓋汽車內飾、汽車外飾、汽車影音、汽車通訊、安全防盜、養護環保、改裝配件等各個類別。汽車電子展區包括諾基330GPS、金火眼雷達、離車閉窗落鎖系統等大批汽車內外裝飾產品。
主辦方表示,發展至第六屆,汽車電子類展出已進一步增加,超過7000平方米,有超過50個GPS品牌亮相,汽車影音企業的數量也增長了25%。
展會同時展出了各知名改裝企業的頂級改裝車,為改裝車提供了靜態展示和動態活動的機會,許多精彩活動也在展會期間舉行。第四屆易車杯中國國際改裝汽車評選大賽展出500余輛入圍車輛,還設置了1 5個特殊場景。本次大賽的范圍由北京擴大到全國,同期還開展了內容豐富的互動節目,館外設置了動態活動區,舉辦性能PK,變裝大賽、音響大賽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業內人士和改裝車愛好者。
2008中國畜牧業暨飼料工業展覽會
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2006年全年生物、生化制品行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90.56億元,同比增長25.5%,增長率低于上季度末和上年同期的增長水平。從利潤情況來看,2006年全年生物、生化制品行業累計利潤達到41.31億元,累計利潤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09億元,增長情況與上年同期水平相比有所下降,比上季度末略有提高。生物、生化制品行業虧損企業數為103家,虧損面為20.48%,比上季末的21.89%略有下降,虧損企業累計虧損達到5.71億元,虧損總額累計同比增長達到76.39%,比上季度末和上年同期提高約30個百分點。截至12月末,生物、生化制品行業資產合計525.16億元,負債合計229.91億元,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43.77%。2005年和2006年《中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生物制藥產業經過了近20年的發展,目前已有生物制藥企業400余家,近兩年生物技術藥物的年銷售收入在240多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包括一部分體外診斷試劑盒的銷售額)。
一、2007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增速將達到13%
2007年,全球醫藥市場仍將保持適度的增長速度。根據有關最新研究,2007年,全球醫藥銷售額預計將增長5%~6%,達到6650億~6850億美元,低于2006年6%~7%的增長速度。其中,生物技術藥品的需求預計增長強勁,增長速度將達到13%~14%。
數據顯示,2004~2010年,大型制藥公司生物藥品銷售額復合年均增長速度預計將達到13%。與生物藥品同步增長的,是生物技術原料藥的快速崛起。生物技術原料藥與小分子原料藥市場不同,其主要是供企業內部使用。
據CPA統計,2005年,生物技術原料藥的需求總額為74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長至152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為15.5%。2005年,5類主要產品占到市場50%的份額,分別是紅細胞生成刺激蛋白(E-SPs)、單克隆抗體、集落刺激因子(G-CSFs)、人胰島素及重組人生長激素(hGH)。
據CPA統計,美國是最大的生物技術原料藥生產國,年產值為42.5億美元,占全部市場的57.4%。北美生物技術原料藥產量預計到2010年將增長至89億美元,年均增長速度為14.4%。亞太地區預計將成為第二大生物技術原料藥生產地區,到2010年將增長至約36億美元,平均年增長速度為27.1%,其中以生物仿制藥為主。
生物藥品在大型制藥公司處方藥銷售額中占有較大份額。Decision Resources分析師Andrew G.Merseth預計,因為生物仿制藥的侵蝕,美國主要的4類品牌生物藥品的市場將出現下滑,2006年,美國ESPs類、G-CSFs、胰島素與胰島素類似物以及人生長激素(hGH)類品牌藥市值為95億美元,預計到2012年將降至80億美元,到2015年將降至38億美元。
二、2011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有望達到982億美元
Frost & Sullivan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當前年全球生物制藥市場的收入為450億美元,到2011年有望達到982億美元。盡管世界對生物藥物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其傳統的生產方式(微生物或哺乳動物發酵系統),生產成本仍居高不下。不過,采用轉基因植物作為重組蛋白等生物藥物的生產平臺可能大大提高生產規模和產量,從而顯著降低其生產成本。隨著公眾認知度的提高和相關法規的逐步完善,用轉基因植物生產生物藥物的市場將飛速增長,到2011年單美國市場就將達到22億美元。
三、目前全球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極不平衡
一是各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水平極不平衡;二是生物技術藥物產品發展極不平衡。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國家的科技實力與人們的生活水平。在1993年,北美(主要是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生物制藥產業幾乎是三足鼎立,在共84億美元的市場份額中各占20~30億美元。但是經過10年發展,美國遠遠把其它國家甩在后面,其生物技術藥物占全球生物制藥市場的58%,并且這個比例還在擴大。而歐盟經過最近5年的發展,正在追趕美國,其份額達到22%。日本生物制藥發展相對滯后乃至停滯。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生物制藥基本上處于起步階段。
我國生物制藥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等關鍵技術與美國等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據統計,目前10%的生物技術藥物占整個生物制藥市場的90%。在美國、歐盟等主要生物制藥強國批準上市的500余種生物技術藥物中,排名前10種產品的銷售額便占整個生物制藥市場的50%以上。在前50種產品中,動物細胞產品無論從數量還是從銷售額來看都占65%~70%左右。
四、生物醫藥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市場規模迅速擴張
近20年來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重大技術相繼取得突破,現代生物技術在醫學治療方面廣泛應用,生物醫藥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余種進入臨床試驗。生物技術藥品數量的迅速增加表明,21世紀世界醫藥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正逐步進入投資收獲期,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增長。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生物藥品銷售額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大大高于全球醫藥行業年均不到10%的增長速度。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年銷售額約為450億美元,其中生物醫藥銷售額約為400億美元。生物醫藥產業正快速由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技術產業向高技術支柱產業發展。
五、生物醫藥發展呈現市場集中、產品集中的顯著趨勢,發達國家占據主導地位
一是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中處于產業主導地位。在世界藥品市場中,美國、歐洲、日本三大藥品市場的份額超過了80%。從生物技術產業看,全球生物技術公司總數已達4362家,銷售總額約為413億美元,其中生物技術公司總數主要集中在歐美,占全球總數的76%,歐美公司的銷售額占全球生物技術公司銷售額的93%,而亞太地區的銷售額僅占全球的3%左右。美國是生物技術產業的龍頭,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其開發的產品和市場銷售額均占全球70%以上。
二是大的跨國公司主導了世界專利藥市場。這些跨國企業在全球醫藥市場中的地位日益攀升,所占比重不斷增長。從1994年起全球制藥二十強企業銷售收入占全球醫藥市場的50%,到2002年上升到66%,現代醫藥產業的集中度逐年上升,跨國企業的壟斷程度不斷加大。
三是在產品市場領域,單品種銷售的市場集中度也呈現不斷增高趨勢。全球最暢銷的10種藥物的總銷售額近400億元,占全年全球藥品銷售額的1/10。這種市場集中狀況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六、傳統醫藥產品仍居主導地位,生物技術制藥和天然藥物前景廣闊
由于不少重量級產品的帶動,抗生素的需求仍呈現增長態勢,總體上講,未來幾年內傳統化學藥物市場依然龐大,約占整個醫藥市場的70%左右。由于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醫藥消費結構的變化以及藥物本身的安全性能要求,化學藥品在藥物市場中的統治地位正受到嚴重挑戰,生物類新興藥物將在藥品市場中迅速崛起,生物藥物已成為藥物研發的重中之重。同時,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和生物技術將應用于天然藥材的種質改良當中,天然藥物將獲得更為快速的增長。預計到2010年,生物藥物的份額將提高到18%以上,天然藥物的市場份額將增加到7%左右。
七、發達國家已形成若干生物醫藥產業密集區
在生物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推動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加上政府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許多發達國家在技術、人才、資金密集的區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產業聚集區,由此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美國已形成了舊金山、波士頓、華盛頓、北卡、圣迭戈五大生物技術產業區。其中硅谷生物技術產業從業人員占美國生物技術產業從業人員的一半以上,銷售收入占美國生物產業的57%,R&D投入占59%,其銷售額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長。除美國外,英國的劍橋基因組園、法國巴黎南郊的基因谷、德國的生物技術示范區、印度班加羅爾生物園等,聚集了包括生物公司、研究、技術轉移中心、銀行、投資、服務等在內的大量機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大部分產值。這些生物技術產業集群已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產業結構中嶄露頭角,對擴大產業規模、增強產業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八、戰略性技術同盟成為新藥開發的成功模式
新藥發現是一項整合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系統生物學知識和技術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前期投資巨大,風險也很大,需要跨國制藥巨頭之間、生物技術公司和制藥公司結盟并聯合進行投資。據資料反映,2000年被批準的生物技術藥物中有一半是通過合作的方式研制成功的。
這種加強合作的趨勢主要表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