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工程新技術

生物工程新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黃心烏;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

1 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無公害黃心烏的產地環境要求、產量指標、栽培技術措施、病蟲害防治方法、收獲及后續管理措施。本標準適用于沿淮地區無公害黃心烏的生產。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含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6715.2 瓜菜作物種子 白菜類

GB/T8321 (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NY5010 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3 產量指標

每667 m2產量2 500~3 000 kg。

4 產地環境條件

要求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耕層深厚、結構適宜、理化性狀良好,土壤肥力較高。

5 生產技術措施

5.1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優質高產、抗逆性強、商品性好的品種,如淮南黃心烏系列品種。種子質量標準應符合GB16715.2的要求。

5.2 播種育苗

5.2.1 苗床準備

苗床地宜選擇未種過同科蔬菜、保水保肥力強、排灌性能好的土壤,深耕曬垡,每667 m2施優質有機肥2 500~3 000 kg作基肥,精耕細耙后整地做畦,畦寬1.2~1.5 m,以利間苗操作。苗床與大田按1∶6的比例確定苗床面積。

5.2.2 播種及苗期管理

5.2.2.1 播種期 江淮流域于8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種。

5.2.2.2 播種 采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667 m2播種量為0.8~1.0 kg,播后澆水并覆蓋遮陽網保溫,以利出苗。2~3 d出苗后可將遮陽網除去。

5.2.2.3 苗期管理 出苗后至幼苗長出2~3片葉時,要及時間苗2~3次,使苗間距保持在8~10 cm,以防止徒長,培育壯苗。當幼苗具有3~4片葉時,視苗情追施1次腐熟稀糞水或少量尿素。

5.2.2.4 壯苗標準 幼苗株高10~15 cm,具有6~8片葉,葉片濃綠肥厚,無病蟲葉,根系發達。

5.3 定植

5.3.1 整地施肥

應選擇前茬未種過同科蔬菜、保水保肥力強、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塊作為種植地,深耕曬垡,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2 000~2 500 kg、氮磷鉀復合肥20 kg,肥料撒施后耕翻土地,然后做畦,畦寬1.5~2.0 m。

5.3.2 定植密度

定植株行距以(25~33)cm×(25~33)cm為宜。幼苗定植后1周內不能缺水;幼苗成活后發生新葉時應及時中耕,并澆施腐熟稀糞水2~3次;生長中后期可施尿素1~2次,每次每667 m2施用10 kg,結合追肥進行澆水,保持植株生長后期對水分的需求;收獲前20 d內不應施用速效氮肥。

6 病蟲害防治

6.1 防治原則

以預防為主,采用綜合防治的方式,優先使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黃心烏的目的。不應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使用應嚴格執行GB4285和GB/T8321的規定。

6.2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良種,實行輪作換茬,及時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降低病蟲源數量,同時做好播前種子藥劑消毒處理等。

6.3 物理防治

6.3.1 做好設施防護,如在防蟲網內育苗。

6.3.2 人工清除田間中心病株和病葉。

6.3.3 可采用銀灰膜避蚜或使用黃板(柱)誘殺蚜蟲。

6.4 生物防治

防治小菜蛾、菜青蟲、夜蛾科害蟲等,可采用1.8%阿維菌素(蟲螨克)乳油3 000倍液噴霧。

6.5 化學藥劑防治

黃心烏的主要病害為軟腐病、病毒病、霜霉病、菌核病等,主要害蟲為菜青蟲、小菜蛾、蚜蟲等。

6.5.1 軟腐病

可在發病初期用200 mg/kg的農用鏈霉素或200 mg/kg的新植霉素噴霧防治。

6.5.2 病毒病

主要是及時防治蚜蟲,同時加強栽培管理,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用40%樂果乳劑1 000倍液噴霧,還可在苗床四周鋪銀灰色反光塑料膜避蚜。

6.5.3 霜霉病

發病初期立即噴藥,可用25%百菌清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400~500倍液、或64%殺毒礬400~500倍液噴霧防治,每5~7 d噴1次,連噴3~4次。

6.5.4 菜青蟲

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噴霧防治。

6.5.5 菌核病

發病初期可用50%速克靈1 000倍液、或50%撲海因1 000倍液、或40%菌核凈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7 d噴1次,連噴2~3次。

6.5.6 小菜蛾

可用5%銳勁特懸浮劑2 000~4 000倍液或50%寶路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最好與生物藥劑交替使用。

6.5.7 蚜蟲

可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

7 采收及采后管理

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印染廢水處理;生物流化床;工藝技術

在我國的印染企業中,使用的生產技術是濕法加工及技術,需要使用到清潔水,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印染廢水,印染廢水在排入自然環境中,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近些年來,隨著印染工藝的不斷發展,印染工藝的用水量在不斷減少,產生的印染廢水也較少,然而印染的上染率較低,印染廢水在廢水量減少的同時,染料的含量卻沒有相應的降低[1]。針對這種情況,本研究小組自行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生物流化床,使用新型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印染過程中環流反應器的循環時間,提高了印染廢水的處理效率,并且多項廢水處理指標都達到了國家相應的廢水處理標準。下面筆者將對流化床的應用案例以及工藝技術進行分析。

1 新型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技術應用實例

某企業位于福建省,從事印染工作,在印染生產過程中,采用了面紗、硫化染料以及燒堿等材料與助劑。這些材料與助劑在印染過程中,會通過不同渠道融入到印染廢水中,并且隨著廢水排入自然界中。該企業每日排除印染廢水量1500立方米,印染廢水基本上來源于漿染與漂洗環節。印染廢水具有廢水色度大、水質波動大的特點。由于印染廢水的水質波動變化大,因此需要使用性能較好的生物反應器來實現對廢水的處理。在該企業產生的印染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較高,并且廢水中有機物的成分基本上屬于難以分解的類型。其中包括PVA漿料,這種漿料需要在高溫熱水中才能降解,并且隨著水溫的降低,會有膠狀物析出。膠狀物并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在膠狀物的包裹之下,許多有害成分得不到有效的降解,將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破壞。

2 新型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流程與技術原理

2.1新型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流程

小組通過對企業排放的印染廢水的特點的分析,以及對現有印染廢水生物流化床處理工藝的研究,研制出了新型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具體的工藝流程為:將水放入格柵內,通過格柵進入集水調節池,然后在集水調節池內進行曝氣;曝氣工藝完成之后,將印染水放入到絮凝沉淀池,在絮凝沉淀池中投入絮凝劑,析出的無機泥垢直接排入到污泥處理站中,在完成絮凝沉淀池的沉淀供以后,廢水進入厭氧流化床,然后進入好氧流化床,在好氧流化床中再次進行曝氣,曝氣中產生的污泥直接排入到污泥處理站或者厭氧流化床中,最后將廢水通入到沉淀分x池,將沉淀分離池中的污泥排入到污泥處理站中,最后將過濾后的水直接排入到周圍的環境中;在污泥處理站中的廢水,加一些清液,然后在經過上述處理流程進行處理。

2.2技術原理

2.2.1預處理

廢水在通過格柵時,一些顆粒較大的廢物會直接阻攔在集水調節池之外,這些大顆粒物體立即送入預處理階段,根據顆粒的不同成分特點,采取針對性的預處理措施進行處理。在印染肺水腫含有一些大顆粒的染料,這些染料具有較強的毒性。在廢水進入集水調節池之后,無法對大顆粒物體進行處理,因此,需要設置絮凝沉淀池,通過加入聚合氯化鋁高分子混凝劑,保證其含氧化鋁(Al2O8)10%以上,堿化度為50―80%,不溶物1%以下。可以有效地使大顆粒物質分解,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從而降低廢水中有毒物質的含量[2]。在印染廢水中,還含有無法自然降解的PVA,因此,需要在廢水進入周圍的環境之前,設置絮凝沉淀池對其進行酸化處理,從而去除膠體與硫化物。在絮凝沉淀池中,使用大量的絮凝劑可以有效的吸附大分子,形成和有機污泥,從而使其進入污泥處理站,延長其處理的時間。在延長污泥處理時間的同時,還可以可以有效的降低廢水中的色度。

2.2.2生物處理A/O流化床

企業印染污水處理采用的本小組研制的新型生物流化床,基于生物處理A/O流化床技術。該技術時國內外公認的具有最優處理效率的印染污水處理技術。該技術采用的反應器較為簡單,生物處理性能好,結構單體承受沖擊能力強,運行效率高,并且廢水處理的成本低。本小組研究的新型生物流化床是一種射流厭氧流化床,這類流化床具有較多的優點,例如:流化床的出水口設置在反應區的頂部,反應區在出水時,可以實現水流的循環,從而降低了流化床的水流量,改善了流化床內部的運行條件。新型流化床將廢水控制在兩個階段,缺氧階段以及厭氧階段。在缺氧階段,流化床內部的水流量循環能力強,停留的時間短。該階段的作用主要在于,借助兼氧菌的作用,實現對廢水中DO成分的處理,并為下一階段的厭氧處理做準備[3]。為了強化流化床的性能,小組將普通的流化床設置成多個部分,實現流化床內部的多重環流。同時,還可以實現流化床內部物質的快速混合,降低流化床內部的壓力。在流化床頂部的反應區中,設置了出水口,這樣又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實現對清水與廢水的分離。在流化床內部多段的分離區中,可以實現廢水的固液分離,從而防止廢水在排出到周圍環境中時,會帶走大量的載體以及有害物質。沉淀在流化床底部的污泥,通過自動回流流到流化床處理區,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流化床中的污泥淤積。這一過程的實現,避免了傳統流化床容易產生污泥堆積的缺點,有效的促進了適應廢水水質生存的微生物的生長,并且借助生物的力量,來實現對污泥的處理,使流化床的處理效果達到最佳[4]。

2.2.3回用技術

在廢水處理完成之后,完全可以將處理后的廢水投入到印染生產中,這一目標需要通過廢水回收系統達成。在廢水處理站的砂濾池中,需要增設廢水回收系統。廢水回收系統主要通過廢水澄清器來實現。廢水澄清器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廢水澄清池,還有一部分為無閥濾池。在通過流化床的處理之后,將廢水通入到廢水澄清池,一些大顆粒的物質會自動沉降到澄清池的底部,上部的清水直接進入到無閥濾池,然后經過通道將過濾后的廢水直接應用到印染生產中[5]。如下表1,為技術應用后的污水水質表;運行費用包括人工費、藥劑費等,經計算總運行費用為1.0元/m3;工程總造價為408.5萬元。總之,需注重回用技術的應用,進而使廢水處理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3 結語

新型生物流化床的內部結構較為緊湊,對企業生產空間的占用較小。由于流化床的內部結構,污水在流化床內部停留的時間短,抗沖擊能力強,同時具有良好的污水處理能力,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現代印染廠的污水處理需求。在厭氧床的設置中,采用了水射流設計,這一設計可以使流化床內部的污水得到充分的混合,同時,污泥長時間停留在流化床的底部,增加了污泥的處理時間,從而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微生物的處理作用。厭氧床的內導流筒采用了多重環流結構,可以強化厭氧床的作用,降低厭氧床運行的能耗,保證流換床反應器的高效運行。在未來的印染行業發展中,行業將不斷降低廢水的排放,實現印染生產與生態技術的結合,不斷實現印染工藝生態化、低碳化的創新,推動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韋朝海,施華順,吳超飛,胡蕓,關清卿,吳海珍,晏波,盧彬.縮聚-Fenton-A/O生物流化床組合工藝處理酚醛廢水的工程案例分析[J].環境工程學報,2011,08:1761-1767.

[2]張志眾.關于高溫UASB-常溫三相好氧生物流化床處理偶氮染料廢水的研究[J].唐山學院學報,2011,06:34-39.

[3]李世遷,陳盛,張萬順,周培疆,陳自燦.現代環境生物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14,05:60-64.

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第3篇

生物工程專業簡介:

本專業培養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生物工程 本科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生物工程作為21世紀我國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生物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物產業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培養一批具備生物技術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和技能,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科學素養高的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一、構建創新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

1.拓寬專業基礎課體系

將原來以微生物體系為主的專業基礎課體系,拓寬至包括酶、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在內的整個生物體系,增加基礎生物學、細胞工程、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等課程。

2.按單元操作設置課程內容,擴大覆蓋面

原教學體系中專業必修課以多門工藝學課程為主,學時較多,調整為生物反應工程、發酵工程和生物工業下游技術三門課程。以生物產品生產過程的基本單元操作為主線,闡述生物產品生產工藝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使學生通過這幾門課程的學習能進行各類生物產品工廠的工藝設計和解決產品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并為從事生物新產品和新工藝的研究與開發打好應有的理論基礎。

3.增加綜合試驗,結合實際調整實驗課內容

將生物分析課實驗融合到生物工藝大實驗中,將原料檢測、過程檢測、產品檢測和生物工藝實驗相結合,從而既增強實驗的實戰性,又加強學生的實驗技能訓練。

4.利用第二課堂等課內外結合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與創新活動

積極利用校院兩級創新平臺,在第二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至少參加下列科研活動中的一項:一是在課外時間參與教師的各類科學研究課題,了解生物學科的研究前沿,培養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二是學生自己首先進行社會調研活動,寫出調研報告,提出科研課題,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科學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參加生物工程學院與企業聯合舉辦的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為企業發展新思路提出建議,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某些難點問題。通過課程內外兩種遞進模式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全方位加強實踐性教學,優化創新能力培養體系。

二、創新教學實驗、工程訓練、創新研究三條主線的教學實踐新模式

1.構建課內外兩個教學環節

課內實踐教學強化實驗技能和工程能力兩個基礎,融素質教育與專業培養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為一體,融教學與科研為一體,形成一個既貫穿學習全過程,又相對獨立的理論教學體系,既有明確的教學要求和考核辦法,又有與教學內容前后銜接、循序漸進、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實踐教學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課外實踐教學活動是學生科學實踐活動和創新活動的重要內容,與課內實踐活動相互銜接、互有補充,是課內環節的進一步拓展。

2.加強實踐與創新教學基地建設

根據本專業的特色和濱海新區生物產業的特點,通過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相結合的形式建設了堅實的工程實踐教學平臺,更好的實現專業和產業的“無縫對接”。投資500萬元,建設了生物工程校內實踐基地,與13個單位建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天津實發中科百奧工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被認定為校級實踐教學基地,諾維信(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酒公司被認定為院級實習教學基地。這些實習教學基地的建設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硬件保證。

在創新教學方面,構建了學校、學院兩級創新活動平臺,即以“挑戰杯”等為代表的全國大學生競賽,以“酶好生活”――諾維信泰達創新獎學金、凱能科技創新獎學金、“海河杯”生物科技創新活動等為代表的院級科技創新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即營造了優良學風,又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加強重點特色課程與教材建設

1.整合優勢課程資源

為滿足培養生物工程高級創新人才的需要,對核心課程進行了重組,優化了課程體系,更新了知識內容,使知識體系更具科學性、先進性和適用性。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工程學科的特點,并以精品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為手段,優化了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國內率先開設了“代謝控制發酵”和“生物反應工程原理”等多門核心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較好解決了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專業基礎課程與生物工程專業課的銜接問題,為學生提供了新的教學內容與專業理念。進入21世紀,為培養學生利用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生物反應工程原理”課程與實踐性課程“生物工程工藝試驗”整合為“生物反應工程”課程群,該課程于2008年被批準為國家精品課程。同時還建成了天津市精品課程工業微生物、校級精品課程代謝控制發酵和發酵工藝學,形成了以國家級、省市級、校級精品課程為主的專業課程體系。

2.提升本科教材質量

教材的好壞能反映出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一個學校本科的教學質量。近兩年生物工程學院先后修訂出版了《生物反應工程原理》第三版和《生物工程專業實驗》第二版教材,出版了學術著作《生物防腐劑》、《味精工業手冊》和《配制酒生產技術》,有力地支撐了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

四、小結

通過適應創新能力培養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實踐及創新教學新模式的構建和課程教材的建設,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已形成富創新和實踐特色的工程教育體系,成為濱海新區和全國生物工程領域特別是發酵行業的重要人才培養基地。經過多年的實踐,培養了一批實驗技能強、創新意識突出的應用型人才,對全國其他高校同類學科起到了良好的輻射和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石泉,趙運林,雷存喜.地方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淺析[J].廣州化工,2011,(2).

[2]黃進勇,王愛萍.以課程體系建設推進“生物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0,(8).

[3]海洪,金文英.生物工程專業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輕工業,2008,(12).

生物工程新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物工程專業 工學專業 教育部直屬 985高校 211高校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14-02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1998年版本)指出生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是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從事設計、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1]。但是,2012年卻是要培養能在生物技術與工程等相關領域從事生物工程產品生產、工藝設計、生產管理、新技術研究和新產品開發的學科交叉應用型人才。[2]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國內地普通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現狀,需要對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做一個簡單的分析,以便對未來高校開設相關專業有一個定性的對比,也為將來高中畢業生高考時選擇相關專業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我國內地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1.1 華東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華東地區共有91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山東省(22所),包括:山東大學,聊城大學,青島科技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工大學,煙臺大學,魯東大學,山東農業大學,齊魯工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農業大學,菏澤學院,泰山醫學院,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德州學院,聊城大學東昌學院,曲阜師范大學杏壇學院,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濟寧學院。江蘇省(20所),包括:江南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常州大學,揚州大學,江蘇科技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常熟理工學院,徐州工程學院,淮陰師范學院,鹽城師范學院,淮海工學院,鹽城工學院,淮陰工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浙江省(16所),包括: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萬里學院,浙江科技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湖州師范學院,嘉興學院,湖州師范學院,嘉興學院南湖學院,中國計量學院現代科技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臺州學院。安徽省(10所),包括: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淮北師范大學,安徽工程大學,皖西學院,合肥學院,安徽科技學院,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淮北師范大學信息學院,蚌埠學院。江西省(10所),包括:南昌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中醫藥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宜春學院,江西中醫學院科技學院,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理工學院。福建省(8所),包括:廈門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福州大學至誠學院。上海市(5所),包括: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1.2 華中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華中地區共有63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湖北省(25所),包括:湖北大學,湖北工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民族大學,長江大學,三峽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武漢輕工大學,湖北工程學院,湖北民族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黃岡師范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三峽大學科技學院,武昌理工學院,湖北理工學院,武漢紡織大學外經貿學院,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學院,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湖南省(20所),包括:長沙理工大學,吉首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湘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懷化學院,邵陽學院,湖南理工學院,湖南科技學院,長沙學院,湖南工程學院,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湖南城市學院。河南省(18所),包括:河南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新鄉醫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南陽理工學院,河南科技學院,周口師范學院,商丘師范學院,平頂山學院,安陽工學院,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河南城建學院,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

1.3 華北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華北地區共有40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山西省(11所),包括:中北大學,山西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山西大同大學,太原工業學院,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太原理工大學現代科技學院。北京市(9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北京農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河北省(10所),包括:河北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燕山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燕山大學里仁學院,石家莊學院。天津市(6所),包括:天津大學,天津商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天津理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農學院。(4所),包括:內蒙古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

1.4 東北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東北地區共有38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遼寧省(16所),包括:沈陽藥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大連大學,沈陽化工大學,大連工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東北大學,沈陽城市學院,沈陽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大連民族學院,沈陽化工大學科亞學院。吉林省(12所),包括:吉林大學,延邊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東北電力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化工學院,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長春科技學院,吉林工商學院。黑龍江省(10所),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東方學院,綏化學院,東北農業大學成棟學院。

1.5 西南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西南地區共有25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四川省(13所),包括: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西華大學,宜賓學院,西昌學院,攀枝花學院,四川理工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成都學院。重慶市(5所),包括: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工商大學,西南大學,長江師范學院。貴州省(5所),包括: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陽學院,貴州大學明德學院,遵義醫學院。云南省(1所):昆明理工大學。自治區(1所):大學。

1.6 華南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華南地區共有20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廣東省(12所),包括: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嘉應學院,華南師范大學,廣東醫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7所),包括:廣西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賀州學院,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海南省(1所):海南大學。

1.7 西北地區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

西北地區共有16所高校開設生物工程專業。

陜西省(7所),包括:西安交通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理工學院。甘肅省(5所),包括: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河西學院。青海省校(2所),包括:青海民族大學,青海師范大學。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校(1所):新疆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1所):北方民族大學。

2 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數據分析

從數據來看,開設生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主要分布在華東,華中和華北地區,占了全國內地高校66.21%,接近2/3左右,尤其是靠近東南沿海的華東地區,比例為31.06%,接近1/3。說明在這些地區,生物工程專業較為受到高校和學生的歡迎,就業方面應該有很不錯的發展。

如果從單個省市來看,如圖1所示,開設生物工程專業的高校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東地區的湖北省、山東省、江蘇省、湖南省、河南省和浙江省,這幾個省占了全國的46.76%的比例,接近一半。一方面的因素與這些地方經濟發達,也與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好有關,使得這些地方的高校較大比例的開設生物工程專業,也使得很多學生選擇這個專業。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卫辉市| 锡林郭勒盟| 宝鸡市| 宁陵县| 博野县| 陇川县| 互助| 乐山市| 枣强县| 普格县| 柞水县| 瑞丽市| 措勤县| 青神县| 固阳县| 甘南县| 吉水县| 邢台县| 英德市| 德钦县| 修水县| 贵定县| 崇礼县| 紫阳县| 日土县| 吉隆县| 临安市| 大足县| 恩施市| 上杭县| 新竹市| 澳门| 镇沅| 开阳县| 嘉兴市| 营山县| 积石山| 临潭县| 绥化市| 含山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