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國美術教育的開辟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928年民國在南京召開“全國教育會議”,通過了“藝術教育總體規劃”,將建立國立美術館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了《在各大都市中建立美術館之基礎案》,體現了對創辦美術館的重視。之后各地方教育機構紛紛響應,湖南、廣州分別向教育廳提交了創建美術館的預算并公布了設立美術館的規程。但至1930年初公立美術館仍未創建,主要原因是建立美術館和收藏美術品的資金問題難以解決,更沒有完善成熟的制度可供借鑒,由此可見初建美術館的艱難。1930年春天津市政府派嚴智開赴日本考察,學習現代美術館制度。經月余,嚴智開考察回國后立即著手制定美術館的籌備規劃,規劃包括展品如何陳列、定期展覽、有序開展研究工作、如何征集展品以及調查、編輯等美術館的基本職能。籌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并全部落到實處。嚴智開親自繪圖規劃了美術館的館舍,1930年10月美術館新館落成,據當時的《大公報》報道,美術館“樣式新奇、裝潢偉力,不愧美術化的建筑,在河北一帶已足首屈一指。”10月24日天津市立美術館正式開幕,嚴智開任館長,主持美術館的運營工作。在美術館的體制建設上,天津市立美術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建立并完善了美術館的管理體制,為國內美術館的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天津市立美術館成立后制訂了詳細的美術館組織規程,美術館在館長的管理之下設立了三個股,每股由主任負責,第一股負責文牘、庶務、會計、保管、交際等職能。第二股負責美術品的調查、征集和鑒定職能。第三股負責圖書、展覽、陳列、研究、講演和編輯職能。第三股研究部下設導師負責開展各項美術活動的研究班。這個組織規程分工明確,職能完善。可以在館長的調度下有效完成美術館的各項工作。對日常工作,美術館同樣制定了“辦事細則”,明確了美術館的辦公時間,休假的相關規定,值班制度、辦公制度等,加強日常的工作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具體的工作安排通過例會制度實施,美術館特別制定了《天津特別市美術館館務討論會規則》,規定定期召開討論會,由館長、顧問、委員、秘書、主任負責組織。會議主要討論美術館的發展計劃、美術作品的征集與審定、美術教育及美術調查事項以及教育局、館務的相關事項。為了不使會議流于空泛,規則規定,會議議案應于開會前三日匯交第一股,由第一股負責編列會議議程,于開會前一日將議程印送各出席人,提高會議效率。在有效運作機制的管理下,天津市立美術館的日常工作迅速展開。
二、美術作品的征集和陳列工作有效開展
使美術館工作步入正軌,充分發揮美術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美術作品的收藏問題成為當時創辦美術館的瓶頸之一,由于地方政府所能劃撥的經費有限,不能滿足美術館的收藏計劃開支,所以雖然許多文化名人積極呼吁,大部分地方美術館終究沒有建立起來。天津市立美術館正式運營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收藏辦法,保障了收藏和陳列的需要。主要收藏經費來源于政府每年的專項撥款,美術館利用收藏經費,自1930年至1932年三年間就共計購入美術作品310件,充實了館內的長期收藏。為解決美術館的經費不足問題,美術品收藏的另一主要來源為向社會征集美術作品。征集品類相當廣泛,幾乎囊括了美術的各個門類,包括書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和攝影,美術圖書也在征集的范圍之內。所征集的美術作品視野開闊,國外美術作品、美術圖書同在征集之列。美術館擬定了具體而詳細的征集細則,《天津市市立美術館征集物品簡章》中的征集品類列舉不啻為一則普及美術知識的宣傳冊,美術的每一門類都有具體的列舉,如書畫包括歷代名人作品、現代名人作品和各名作印刷品。雕塑包括石雕、木雕、牙雕、竹雕、刻骨、塑造物印刷品。建筑包括建筑模型、建筑制圖、建筑及庭院裝飾圖案、古今建筑物印刷品及圖說、各種建筑材料、各種建筑材料之印刷品。美術工藝更是列舉了幾十種之多。“美術”一詞傳入時間并不長,社會各界對“美術”的內涵并沒有明確的理解,直到1920年蔡元培在《美術的起源》一文中對美術范圍作了事實上的界定之后,美術的范疇才確定下來。美術館在征集美術作品時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征集簡章做了詳細的解釋,既對社會普及了美術知識,又激發了大眾參與的積極性。美術館對社會各界惠贈和寄存的物品極為重視,收取和保管都有具體的記錄和規定。至1940年,天津市立美術館已收藏美術品三千五百余件。1933年7月美術館具備了長期陳列的條件,開始定期對公眾開放。隨著觀眾需求的不斷高漲,1935年秋以后開始每日開放,充分發揮了普及美術知識,開啟民智的功效。
三、堅持定期舉辦各種類型內容豐富的美術展覽
對培養民眾美感、陶冶大眾情操、傳播美術知識功效卓著。據《天津市市立美術館歷屆展覽統計表(1930年-1940年)》記載,美術館自1930年建館至1940年,十年間共計舉辦展覽75次,參觀人數多達415,431人,普及美育功效卓著。美術館收藏品類豐富,展覽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古代書畫展、現代書畫展、綜合展覽、個展、攝影展、西畫展、郵票展、扇面展、硯石展、木刻展、商業廣告畫展、建筑圖片展等,還有針對中小學生專門群體的展覽,如小學圖畫展覽、少年真玩展覽、津市中小學工藝展覽、津市小學自由畫展覽等,有針對當時興起的繪畫社團、繪畫組織的展覽如湖社繪畫展覽、天津市美術館各研究生班師生作品展覽、劉維義及光陽社攝影覽等。美術館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發揮社會功效,舉辦過救濟華北災民扇面展覽、河北省救濟黃河水災書畫物品展覽、賑災畫展等公益展覽。美術館將美術展覽作為主要業務用制度固定下來,堅持十余年間定期舉辦美術展覽,普及美術知識,提高了民眾的審美水平,使美育觀念深入人人心,奠定了津門民眾堅實的文化藝術根基。四、開設系列研究班,聘請知名美術家任教,深化美術教育,培養美術專門人才。美術館在開展美術展覽業務的同時還開設了國畫、西畫、篆刻、郵票等研究班,招收青年學生,采取課堂授課方式培養美術專門人才。各研究班課程設置科學全面,有效的彌補了當時天津美術院校不足的局面。以國畫研究班為例,除設立山水、花卉、人物、羽毛等主課程外,還開設了金石、美術史、透視學、考古等課程,全面傳授專業知識。西畫研究班設置素描畫和色彩彩畫主課程,同時開設透視學、色彩學、美術史、解剖學和理論課程。國畫、西畫研究班學制均為三年,雖然是非學歷教育,但課程安排與美術專科學校的課程設置相近,可以看出研究班沒有停留在傳授繪畫技法的層面上,而是以培養美術專門人才為己任。為保證教學效果,嚴智開對師資的選拔極為嚴格,國畫研究班導師的選擇更加謹慎,經多方努力,嚴智開力邀湖社成員劉子久回津任教。事實證明,嚴智開慧眼識人,劉子久任導師以來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從教十余年間為津門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美術人才。天津美術大家劉繼卣、王為(頌余)、劉維良、孫克剛、黃士俊、崔金剛、嚴六符、張鶴鳴、王寶銘都曾經在美術館學習過。天津市立美術館自創立以來十余年間,嚴智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以其出色的才干與遠見卓識,奠定了中國美術館的基業,推動了美術教育的普及與發展。美術館的長期陳列與定期的美術展覽,不僅開闊了津門民眾的眼界,還推動了國內美術作品的交流,為美術家和美術愛好者創造了學習互訪的條件。天津市立美術館辦館的成功經驗推動了國內美術館的事業的發展,其影響逐步擴大到全國。1931年中華畫會會長林華呈請北平市政府,援照天津市設立北平市美術館,并擬定了美術館組織章程。北平市美術館雖然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建立起來,但通過美術館保存優秀的文化遺產,普及美術教育,提高國民素質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美術館的建設已勢不可擋。1936年8月由國民政府在南京籌辦的國立美術陳列館正式落成,并開始舉辦全國規模的美術展覽,促進了全國范圍的美術交流,為學術研究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以嚴智開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將個人理想與民族意志緊密結合,為美術教育的發展付出了畢生的努力,推動了美術大眾化與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作者:曹鐵錚曹鐵娃劉新民單位: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天津大學圖書館天津理工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