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聲樂教育觀念轉變與創新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聲樂教育的發展現狀與特點
縱觀當前的聲樂教育,很多高校的聲樂教育的情況還是很一般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容樂觀,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當這一方面教育出現了問題,學生是很難再從學習中收獲不一樣的知識,因此必須從教育這一塊著手。關于聲樂教育的觀念,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聲樂教育的總體指導方針和聲樂教育的培養目標和要求;其次是根據這些方針、目標和要求而制定出來的教育方案,通過這些方案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促進教育。但很少高校能夠認真執行并完成這兩個方面,大部分的高校還是做得不夠好,甚至是忽略,因此使得學生的聲樂水平沒有得到盡可能大的進步,只是在平坡上緩慢前進,甚至是停滯不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也找出了一些關于聲樂教育發展緩慢的原因:首先,在教育過程中,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要對象,教師只是單純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逐漸地,學生變成了學習聲樂知識和傳承聲樂知識的橋梁或者是簡單的工具,老師只是呆板、機械地給學生講授聲樂知識,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并沒有正確地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和條件而來制定出不同的教學計劃,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和學習情況都是一樣的,接受知識的能力自然也是不同的,而這些機械的教學只會使學生感到越來越枯燥,進而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次,在傳授聲樂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中,學生缺乏主動性,一味地跟隨者老師的步伐走,循規蹈矩是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的。其實,在聲樂教育中,理論知識的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更加重要的。例如,培養他們的唱歌技巧,如果只是簡單地傳授教科書的知識,這樣是沒有太大的意義,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唱歌技巧的發展。最后,過去以及當今的聲樂教學模式都是比較機械和呆板的,它的傳統性質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給學生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這些知識的覆蓋面相當地窄,他們只是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學到了大綱要求的幾首歌,并沒有學到更多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沒有學會看譜的方法,也沒有學會創作歌曲的技巧和方法,這樣的聲樂教學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使得聲樂教學的課堂越來越枯燥和無趣,別說學生會厭倦,老師也有可能會厭倦這種教學方式。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很多高校的聲樂教育在制定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受到了計劃經濟思想的重大影響,在分系統的時候,對聲樂教育的體系的區分過于精細,人為地將聲樂分成了很多部分,而忽略了聲樂教育的整體性,一味地強調給學生傳授專業和系統的聲樂知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等的培養,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綜合素質自然就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教育者將聲樂教育體系分開很多的種類,也就是精細的分類,這樣就使得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多地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技巧能力的培養,又或者是只是注重培養技巧而忽略理論知識的傳授。無論是何種教學,老師們都沒有將理論和實踐這兩者相互結合起來,這樣是一種片面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要,也滿足不了社會對聲樂人才的需要。進一步來說,傳統的聲樂教育觀念是陳舊的,也是單一的,有些老師在上聲樂教育課的時候,他們傳授的知識很少,而且是單一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學到了單方面的知識,這使得他們的知識結構很不平衡,聲樂教學的難度也有可能會隨之增大。因此,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必須改變這種傳統和陳舊的教學觀念,重新樹立符合時展的新的聲樂教育觀念,重新構建起新的知識、新的思想和新的信息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要具有普遍性和適用性,不斷豐富教學的知識系統,既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要滿足社會培養人才的需要,只有做到了與時俱進,這樣才能跟隨時代的步伐,不讓學生走在時代的末端,為了實現這一切,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至關重要。
三、高校實踐音樂教學體系的構建
(一)目標體系的構建
1.調整教學目標。
無論是音樂院校還是音樂學校,其實踐教學的目標都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提高其全面綜合素質。但鑒于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無法完成當前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的,這也要求教師必須轉變當前的教學方法,要改進這一不足就要從教學觀點開始轉變。在過去,在課堂中,老師只是單純地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老師是處于主體地位,而接受知識的學生反而處于被動狀態,其實這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老師傳授的知識比較單一和乏味,這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藝術本身是一門很有趣的科目,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開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因此,老師應該抓住這一特點,不斷去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給他們中肯的評價與意見,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學習,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
2.調整培養計劃。
要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藝術人才,必須調整培養計劃。課程設置要與專業水平相互結合起來,教學內容也應該覆蓋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要求和條件,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技能考核,也要重視其理論知識的考核,才能使其全面發展起來,不讓學生的技能與理論知識的掌握失衡。
(二)內容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并不是只重視實踐,而忽略了理論知識的教學,其實這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的教學制度。實踐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來增強運用能力,進而實現“二合一”,將它們綜合運用起來。因此,其實踐教學的內容既包括了教師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也包括學生將其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如上文所說的實習、實訓、實驗等。當然,畢業論文的撰寫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當然,音樂院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不僅包括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它還包括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等,但在這里我們并不一一做詳細的分析。關于管理體系的構建,實踐教學的管理體系包括了教學人員、教學機構和教學基地等管理,還有實踐教學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等。而保障體系的構建,重點是壯大師資隊伍和創新教學模式。在這里,我們以聲樂教學為例,分析一種創新的教學模式。“一對多”的聲樂教學模式,是指在校期間進行的一周一課時的音樂教學模式,它通過老師和學生共同演唱藝術歌曲、民族歌曲等,加上二重歌唱曲實現音樂教學。還有“小組課”,可以學習一些中外藝術歌曲,“小組課”還要加強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模式既可以節約教師資源,還可以加強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除此之外,還有“個別課”,這種教學是效率最高、教學質量最高的一種,“個別課”是一對一,這種教學方式是高效率的,但是“成本”比較高,對于快速地提高自身演唱能力、豐富自我的學生是很有必要的,他們能夠通過“一對一”的學習,快速地提高自身能力,也能夠通過與教師的交流,快速解決不懂的問題,也能夠快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高校聲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在這里,我們以民族民間聲樂教學為例,提出一些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措施。目前,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教學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學生對民間生活的感受不夠強烈,他們大多生活在城市,很少接觸那種簡單和原始的樸素生活,然而讓他們去表演的時候,反而會太浮夸,脫離了現實,自然而然也是無法將作品的情感表達出來。但任何一部音樂作品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歌聲來傳達內心情感,如果只有“飆高音”,卻做不到“傳情”,這根本不算是成功的演出。因此,豐富的情感在音樂作品中相當重要的,學生必須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了解它所要傳達的情感,這樣才能配合演出。因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幾個方法:
(一)注重對人文素養的培養和熏陶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表現力和體現力就是以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吸引著每一位聽眾,它講究的是“以情動人”,而不是單純的“以高音吸引人”。因此,對于學生來說,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是很重要的。仔細來說,可以讓學生去了解民族民間音樂的不同風格,也要了解一些民族民間的生活習俗和社會背景,從這些文化中來感受當地的音樂特點。當學生對這個音樂作品的背景有了一定的框架認識,自然而然就能夠掌握它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演唱。
(二)培養對音樂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從古至今,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都和民間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決定了民間音樂的演唱形式,也對民間音樂的風格和特點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要想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情感,就必須對這個民族的音樂有著一定的理解和鑒賞。比如說,我們要學習藏族的民間音樂,那就首先要了解藏族音樂的整體特點,理解藏族音樂,并且去鑒賞一些藏族音樂。藏族的民間音樂大多是載歌載舞,有音樂也有舞蹈,因此我們可以從舞蹈中感受音樂的存在,在舞蹈中尋找藏族民間藝術的情感,這樣有利于理解藏族音樂,感受它的情感傳達,并通過自己的聲音演唱出來。
(三)啟發和培養音樂學習者的藝術想象力
黑格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能就是想象力”。因此,想象力在藝術中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音樂中,音樂是離不開想象,中國民族民間音樂也是這樣。大多數的民族民間音樂都是貼近民間生活的,從音樂中就可以感受到當地的生活習俗、習慣、情感等。在教學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培養學生對角色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融入角色做表演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習者的表現力,而且有利于學習者更好地表達出內心的情感。
五、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聲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需要,社會需要的聲樂人才,是需要綜合素質優秀的人才,而不只是理論知識豐富,或者只是歌唱技巧好的學生,這都不夠完美。因此,改變過去那種機械、呆板的教學模式,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快樂、輕松、有氣氛的課堂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既要學到豐富的理論知識,也要學到演唱的技巧和方法,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走在時代的前端,讓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這樣也才能更好地促進聲樂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也可以總結出,實踐教學是實現音樂專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關鍵教學環節。其教學實踐的構建要素包括了多個方面,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培養學生,才能提高其全面綜合素質。實踐教學體系又是包括著多個方面: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無論是哪個體系,我們都應該重視,因為它們都是實踐教學體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從各方面落實好,才能使實踐教學體系的作用發揮出來。
作者:朱元清 單位:烏魯木齊職業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