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型學習在成人網絡教育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微型學習是隨著移動通信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融合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網絡教育模式,隨時隨地、快捷、方便地為學習者提供碎片化學習的機會,帶來了學習方式的重要變革。文章對微型學習的內涵、網絡教育的必然使命、課程設計原則以及學習資源建設、評價工具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型學習;網絡教育;課程設計
0引言
微型學習是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隨時隨地雙向交流網絡學習方式。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網絡等移動通信設備的迅速普及和快速發展,微型學習得以實現并越來越顯現出其優越性:隨時隨地、快捷、方便地為學習者提供碎片化學習的機會。微型學習得到了社會大眾的青睞,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其已成為網絡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帶來了學習方式的重要變革,如何更好地在成人網絡教育中實施微型學習是一個值得研究與探討的課題。
1微型學習的內涵
微型學習這一概念于2004年提出,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Lindner)將微型學習表述為一種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態系統中,基于微型內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學習[1]。微型學習研究代表人物TheoHug教授認為,微型學習是將學習內容分割為較小的學習模塊,并且聚焦于時間較短的學習活動。他曾于2005年將微型學習劃分出了七大維度,即時間(短小)、內容(聚集)、課程(模塊)、形式(碎片化)、過程(獨立進行或是附加活動)、媒介(多樣化)和學習類型(普適多種學習方式)[2]。微型學習充分利用零碎、片段化時間隨時隨地對聚集微內容進行學習。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可隨時隨地學習,造就了微型學習模式的泛在化,學習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無所不在。
2微型學習是成人網絡教育發展的必然
2.1信息泛濫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數據暴漲、信息急遽擴張,流速不斷加快,人們從過去的“信息匱乏”到如今“信息泛濫”。據說谷歌公司每天處理的數據超過20PB,而人類在其漫漫歷史長河中留下的文字記錄總和也不超過50PB,流動于網絡間的信息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海量的信息沒有經過科學的甄別、篩選、分類、去偽存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利用,造成信息資源的巨大浪費,人們被洪水般的信息所淹沒。微型學習是基于微型內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學習模式,單主題、微內容、連續性、片段化的信息架構,使得信息得到利用與傳遞。
2.2學習者角色
網絡學習是成人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化社會的今天,全民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與發展趨勢。成人學習是利用業余、零散的時間進行,微型學習不占用學習者大塊的時間,短小精練的微內容也不會給學習者帶來學習強度上的壓力,解決了成人學習上時間和精力不足的問題,使得學習者隨時都可以學習,符合學習者角色特征。
2.3移動通信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快速融合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20億人,有90.1%的網民通過手機上網。只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27億人,占整體網民規模的18.5%[3]。可見,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微型學習模式成為可能,微型學習通過個人移動終端隨時定制、獲取信息,智能地提供個性化需求,根據個人喜好設置學習時間(可以制定注意力高度集中的10分鐘左右)、學習內容。豐富、生動的多媒體互動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微型學習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
3微型學習的課程設計原則
面向非正式學習的微型學習設計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應采取有別于以往系統化結構化設計和維護學習管理系統(LMS)的思路,轉向適應與支持學習者非正式化帶有一定自然性的“個人學習環境”(PLE,PersonalLearningEnvironment)的創建[4]。(1)學習內容的微型化。網絡微型學習在課程設計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角色特殊性、學習習慣、特點,結合教學目標將所學宏內容合理切分成眾多微內容,每段微內容圍繞單主題展開,讓學習者能夠在較短時間集中精力消化、吸收學習內容,循序漸進,以微知識累積達到掌握宏內容的教學目的。順利地完成微內容的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習者的信心,也能提高學習者的興趣;(2)保證學習內容的連續性、完整性、系統化。在網絡微型學習課程設計時,設計者既要考慮教學內容的微型化、片段化,更要注重突出主題,結構完整。眾多微內容是圍繞教學大綱徐徐展開,看似獨立的單主題微內容整合在一個系統主題下,保證知識形散而神不散。片段化體現微內容的相對獨立性,系統化則體現知識的連續性、科學性,保證學習內容的完整性;(3)簡潔、交互、易于操作界面。針對不同的移動終端操作系統:windows系統、安卓系統、蘋果系統等需要高兼容性應用軟件、簡潔、易于操作、交互式界面的學習平臺。傻瓜式的操作界面能夠方便學習者在短時間能完成相關微課學習,人機互動,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豐富、生動的微課能夠提高學習者的興趣,感受到學習之愉悅,并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4微型學習的實施建議
微型學習的實施離不開學習資源建設與學習評價2個重要環節。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充分利用零碎、片段化時間進行學習是必需的,構建與之相符的微型學習資源是微型學習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因素之一。微型學習資源可以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按照國內學者李龍的研究[5],將微型學習資源分為:圖文微型學習資源、PPT型學習資源、視頻型學習資源、富媒體型學習資源五大類,也有學者將微型學習資源按資源形式簡單分為:文字、音頻、圖片、動畫和視頻[6]。學習資源類型可以單一、也可以多種類型組合。微型學習資源在制作時可以利用現有的電腦軟件工具:powerpoint、flash、photoshop、屏幕錄像軟件等,或者數碼相機、DV設備進行先期采集,后期可以通過軟件處理、編輯,整合,制作成一個個短小精練、生動有趣的微型學習資源。設計者首先要考慮學習者的心態,而不是授課者的方便,學習資源一定是迎合人們碎片化學習的需求,其建設內在要求應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提升資源品質為出發點,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為目標。微型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學習者可以按照個體差異、興趣愛好選擇相關課程、學習進度等等,教師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精心設計,巧妙構思,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隨時與同伴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完成學習目標。微型學習的過程是持續互動,教學相長的過程,學習評價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保障工具。學習評價工具應該是在一個科學、優秀的學習平臺上展開的,學習評價既要有對教學的評價:教師課程設計、教學方案、教學選題,也要有對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評價。學習者在完成一段學習單元任務之后,學習平臺應對教學方案、學習過程、學習結果設計一些客觀性命題進行問卷式調查,然后系統自動打分、評價,盡量排除人為因素,得出科學的評價結果,監督微型學習活動的正常進行,對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修正,保證微型學習的順利完成。微型學習符合當下人們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需求,教學形式的靈活性、快捷性、隨時隨地的微學習受到大眾的歡迎,符合網絡開放式學習的精神,微型學習借助網絡與通信設備的發展在未來的網絡教育中必將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祝智庭,張浩,顧小清.微型學習———非正式學習的實用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8(2):10-13.
[2]李磊.成人微型學習中的導向策略探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6-01-06)
[4]張浩.新媒體環境中的微型學習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5]李龍.論“微型學習”的設計與實施[J].電化教育研究,2014(2):74-83.
[6]胡通海,汪穎.面向成人學習者的微型學習資源分類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綜合版,2011(1):36-39.
作者:張夢怡 周慶 朱旭奇 單位:無錫市南長區職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