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分析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著就業指導觀念短視、模式滯后、工作層次低和內容單一等問題;針對上述情況,提出了強化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素質、貫徹為地方支柱產業服務的思路和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要為受教育者提供就業服務,通過就業指導工作,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目前高職學生的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據統計數據顯示,2003年高職的初次就業率56%,2004年為61%,2005年為62.1%。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尚處于起步和摸索階段,不能適應就業的市場化形勢,現狀令人堪憂。

1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

1.1就業指導觀念的短視性

高職院校很多是由中等職業教育升格轉化而來,辦學時間較短,尚處于“增容”階段,學校的主要精力放在爭取生源、擴大招生規模上,即重視“進口”;有些老牌高職院校也受到新升格高職院校搶奪生源形勢所迫,也紛紛在招生工作上給予更多關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相對傾斜,但對于“出口”,即就業方面,重視程度則明顯不夠。俗話說:出口暢,進口才能旺。從學校長遠發展看,對學生就業工作不重視,將最終制約高校自身的發展。

1.2就業指導模式的滯后性

2002年前一般院校就業指導模式是“純就業中心模式”,只設學校一級就業工作機構和人員,直接對學生開展就業信息服務、指導與咨詢工作。主要是傳達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幫助畢業生辦理就業手續等。這種模式只能適用于畢業生很少、供不應求的情況。2002年以后,隨著畢業生的增加,大多學校進行了改革,由“純就業中心”模式改為“學校就業指導辦+系部就業聯絡員”模式,校就業指導辦負責為全校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指導與咨詢等服務,而系部就業聯絡員則主要為畢業生提供教育、輔導、咨詢等服務。這一模式較前雖有所改進,仍不能滿足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不斷增加的服務需求,亟待創新。

1.3就業指導工作的低層次性

目前,就我國高職院校就業指導隊伍來說,主要由輔導員及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兼代,這些人員流動性大,工作任務多頭,就業指導能力不強,管理人員更換頻繁,隊伍不穩定,大多沒有取得國家正規的職業指導資格證書,因此,就業指導工作處于低水平、低層次狀況。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原有管理機構的單純控制管理職能已不能適應形勢要求,就業市場走向、分析預測研究、專業化的指導和服務等方面的職能越來越重要,因而這種狀況是很難適應的。

1.4就業指導內容的單一性

現有就業指導模式主要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就業信息的等,就業指導缺乏總體規劃,內容乏味,千人一面,沒有結合專業特點和專業發展前景來開設就業指導講座,因而專業針對性不強,效果不夠理想。從形式和手段上看,也是灌輸多,互動少;請進來多,走出去少;一般化教育多,個性化指導少;坐等用人單位上門多,主動搜集用人單位信息少等,所有這些制約了畢業生就業率的提高。

2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2.1強化實踐技能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從表面上看,是歷年擴招造成高校畢業生高存量、高膨脹的結果,實際上則是我國目前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結構、體制及就業途徑不暢等諸多方面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必然結果。通過對用人單位及往屆畢業生的調查,最受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是動手實踐能力強,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是高職提高競爭力的砝碼。我們對揚州職業大學2007屆畢業生進行了調查,有62.2%學生認為“就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技能、能力”,當問“畢業生目前最煩惱的事情是什么”,有48.7%人認為“沒有過硬的技術、技能。”因此,就業指導應圍繞實踐技能這個核心,培養受社會歡迎的高職畢業生,可通過以下途徑:

2.1.1圍繞就業指導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

例如,學習期間開展見習、實習等社會實踐活動和職業體驗活動,舉辦成功人士求職報告會、往屆優秀畢業生經驗交流會、追尋優秀畢業生成功軌跡的采風活動、開展招聘模擬活動等,增加畢業生對就業的感性認識和自信心,做好擇業的心理準備。

2.1.2增加就業實踐體驗性機會,提高實踐技能

就業指導工作單純依靠就業指導部門是不夠的,需要全校各部門的配合,需要學校政策措施的配套。因此,一方面,學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對原有的課程、教學模式及評價體系等進行改革并創新,特別是要改革目前高校專業設置過細過偏的弊端,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復合型人才,改變重傳承輕創新、重知識輕能力的培養模式。另一方面,要增加實踐課課時比例,增加實踐性環節的經費投入,提供學生充分的實踐體驗機會,提高實踐技能。

2.1.3建立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完善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把學生實踐實習及畢業設計等放到相關的工廠企事業單位中去,充分發揮實驗實訓基地的優勢互補,讓學生在生產第一線尋找畢業設計課題,熟悉生產流程,接受工廠技術人員指導,實現學生實踐實習、畢業設計、學生就業三者統一。高職院校要正確處理職業性與學術性的關系,改變那種培養學生基礎理論不如本科,實踐技能不如中專,毫無高職特色的現狀。通過建立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完善職業技能考核體系,鼓勵學生參加技能考核鑒定,使之成為具有職業技能且被認可的、符合社會需求的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體現高職特色,提高就業率。

2.2為地方經濟服務

堅持緊密貼近地方支柱產業和發展需求,拓展學生的就業之路是高職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方向,以江蘇揚州為例,從1978年至2006年,揚州產業結構呈現以下變化:第一產業不斷下降,第二產業比重有升有降,第三產業上升最為明顯,從輕重工業的比例來看,重工業高于輕工業。因此,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必須及時向學生介紹地方支柱產業的發展狀況,公布招聘信息,為學生就業創造條件。學校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制訂產學研、校企合作的長期計劃,使高職畢業生成為地方經濟主力軍。同時積極向外拓展,與本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要建立聯系,疏通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做好畢業生推薦工作。

2.3加強正確的職業觀、創業觀、誠信觀教育

目前,大學生就業存在“有業不就”和“無業可就”的現狀,關鍵是就業觀念的問題。高職院校培養的應是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廣大的企業、基層是他們大顯伸手的地方。學校必須圍繞高職人才定位開展正確的職業觀和創業觀教育,應該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同時,結合專業特點開設就業指導講座,并把就業指導與“兩課”課程相結合,與專業課相結合,要充分利用大學生時間最多影響最深的專業教育渠道,全方位地滲透職業觀特別是創業觀教育。在對揚州職業大學2007屆畢業生的調查中,有39.1%學生認為“創業風險太大,有勇氣的人才能創業”,具有55.4%學生認為“先就業,積累經驗后再創業”,其余學生認為“人不一定創業”。因此,創業觀教育任重道遠,是否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創造,將是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分水嶺。誠信觀教育也是畢業生教育中必須重視的方面,如“對畢業生畢業后頻繁跳槽、任意毀約現象的看法”時,有10.7%的學生認為“很正常”,有l8.2%的學生認為“人向高處走,很正常,無須指責”。因此,加強學生的誠信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對于學校樹立良好的人才品牌信譽,保持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4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學生的需求就是我們的就業指導服務的方向,是就業指導工作的宗旨。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需求,我們對2007屆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有83.7%學生認為“要加強就業指導”,有57.3%的學生認為“就業指導應貫穿大學階段的始終,而不僅僅是畢業前進行”,有93.7%的學生認為“學校應該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但是由于受到經費、課時、人員等限制,目前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相對薄弱。畢業生就業不僅需要有形的物質準備,同時需要無形的精神、心理準備,如對就業政策、信息、技巧等方面的熟悉與了解程度。因此,要讓就業指導工作上升到一個層次,必須把握學生需求動態,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2.5提高就業指導隊伍素質

就業指導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好壞。就業指導隊伍建設可以從專職和兼職兩方面進行,一是培養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也即稱就業指導師。可從政治輔導員和學生工作干部中挑選一批工作責任心強、熱心就業指導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骨干充當;可從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專業教師中分離一部分人來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研究與應用;也可從社會招聘優秀的職業指導師和人力資源管理專家等,有條件的高校可培養這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二是建立一支龐大的兼職就業指導隊伍,也即稱就業指導輔助人員;一方面是校內兼職人員,由院黨委書記(或校長、院長)、系部黨支部書記(或主任)、輔導員、班主任、任課老師等擔任。另一方面是校外兼職人員。主要聘請著名教育專家和學者、企業家、成功創業者、高級職業指導師、心理輔導專家和人力資源專家等擔任兼職指導師。這支隊伍實踐經驗豐富、說服力強,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超級秘書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平县| 万荣县| 碌曲县| 丹东市| 河东区| 景谷| 铜山县| 马尔康县| 多伦县| 建始县| 东安县| 高安市| 太和县| 彩票| 理塘县| 大宁县| 水富县| 溧水县| 时尚| 桑植县| 巴林右旗| 招远市| 江口县| 九寨沟县| 噶尔县| 阳江市| 成安县| 新宁县| 桑日县| 扎赉特旗| 永寿县| 嵩明县| 海门市| 彩票| 方城县| 都昌县| 大冶市| 辽阳市| 长泰县| 淮阳县|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