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模具專業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合理設置理論課程
現階段模具專業主干課程主要有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公差與配合、數控編程、刀具、液壓傳動、冷沖模設計、塑料模設計、成型機械、模具CAD/CAM等。
經過調研,有些課程面對市場已經不是本專業所必備,可以簡化或者去除,有些課程是市場新要求,比如模具CAD/CAM,需要新增。
還有根據各個學校自身情況,學生每年的就業方向和幾個就業基地的需求,可再有針對性的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比如,大部分學生就業偏制造,可強化刀具、制造工藝、特種加工等方面的課程。再如,幾種三維造型軟件UG、PRO/E、MasterCAM、SolidWorks等,根據目前市場需求,哪一種應用最廣泛,可以強化此課程。
2強化實踐教學
首先,實訓方面做好基本技能的培養。具體包括:鉗工基本知識及技能,為模具制作、裝配、維修等打下基礎。機加實習,對常用機床(車、銑、刨、磨、鉆等)結構、特點及操作有一定的了解。制圖測繪,提高對實物測繪能力,測量工具的使用及繪圖能力。磨刀實訓讓學生對刀具的維護和修整熟悉。模具拆裝實訓讓學生對模具結構和裝配熟悉掌握。
然后課程設計,冷沖模和塑料模以及模具制造工藝的課程設計,主要目的是加強理論與實踐聯系,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書、技術標準、參考資料等的技能訓練,為畢業設計打下基礎。
最后畢業實習,對當地的一些企業進行實習參觀,主要參觀機加、熱處理、鑄、鍛、焊、測量、模具加工及工藝流程等。讓學生對模具制造的整體流程有直觀的認識。
3校企合作辦學
學校可以根據企業要求招收訂單班,針對崗位來設置課程和學制,以代企業崗前培訓的形式來辦學。產業部門也為學校提供現場教學和學生實習基地,學校為產業部門優先培養學生,共同研究和攻克專業技術難關,實現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這一形成有效打破了教育的自我封閉、脫離社會的局面,強化了對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快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步伐。
4課程體系面向工作過程
主干課程都有內在的聯系,可以用項目或者實例教學法把知識體系串連在一起,讓學生對模具的設計與制造的整體流程通過幾年的學習有更深切的認識。
例如從專業基礎課機械制圖開始,繪圖大作業就可以選一套冷沖模或塑料模繪制零件圖及裝配圖,雖然學生此階段對模具結構還不甚了解,后續會有呼應。后續學習過模具設計、和造型軟件可把模具結構弄清楚,再學習完熱處理、制造工藝、公差配合等課程,可以把模具零件的工藝規程編出。等實踐課環節,可以把理論上的知識都一一印證。
通過2、3年的學習,把課程整個知識體系用2、3套模具的實例串連起來。如圖1,表明了面向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5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有企業實踐經歷又有一定理論知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現在和將來建設的重點。制訂“雙師型”教師標準及激勵政策,充分鼓勵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利用假期到企業實踐煅練,不斷提升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還通過加強校企、校校合作。聘請大型企業、高校的專家、教授、高級技師定期授課,形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專兼職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郭平.高職院校模具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7,(4).
[2]徐友良.論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教學改革[J].當代教育論壇,2009,(1).
摘要:從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校企合作、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五個方面論述了模具專業教學應緊密聯系市場需求,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
關鍵詞:課程設置;實踐;校企;課程體系;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