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淺析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路徑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健康中國的時代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健康,同時也意識到體育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成為大勢所趨。但在我國,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該文從拓展產業內涵、引入新技術助力、加大政府支持、優化管理體制等方面探討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路徑,以期為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深度、可持續融合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體育產業;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是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是促進國民健康的綠色產業,也是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二者的融合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既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也為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1基本概念分析
1.1體育產業
作為現代社會的新興經濟力量,體育產業已經成為一些國家的經濟支柱。在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更是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發展體系。很多學者也對體育產業展開了深入研究,但是至今學術界對于體育產業的概念界定尚未形成共識。受傳統觀念影響,人們對體育產業的理解還停留在體育用品的生產、銷售層面,但這僅是體育產業的一部分。實質上,體育產業應該是“以體育活動為中心而開展的一系列相關經濟活動的總稱”[1],既包含了傳統的體育制造業,也包含了新興的體育服務業。
1.2健康產業
對于健康產業,學術界也未有統一的定義,雖然學者們對健康產業的理解不同,但他們在開展對健康產業定義的研究時,都是以“健康”為核心和基礎的。2019年,國家統計局針對健康產業給出了相對全面的定義:健康產業是指以醫療衛生和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為基礎,以維護、改善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與健康直接或密切相關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在此定義的基礎上,國家統計局還將健康產業細分為13大類,其中體育運動服務就是健康促進服務大類的重要內容。健康產業作為一種全新的產業門類,涵蓋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健康領域內容,包含了與健康維持和健康修復相關聯的產品和服務。
1.3產業融合
產業融合是包含產品、技術、市場等多方面的綜合性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產物,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概念沒有形成統一的界定,但學者及市場均達成共識: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是一組各成體系但又關系密切、相互交融的產業,且二者的融合發展不僅能促進產業升級、增強產業競爭力,而且能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2]。
2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的現實基礎
2.1二者存在一定的內在關聯
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產業結構相似。體育產業是通過整合體育產品和體育服務而形成的,健康產業則囊括了與健康相關的制造業和服務業。二者都是通過向消費者提供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來實現產業價值,且二者的目標高度一致,都是促進大眾的身心健康,并最終實現大眾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的共同健康。產業結構相似、價值目標一致,是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消費群體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體育產業消費在大眾消費中的占比不斷提升,特別是以強身健體為目的的體育產業消費。而這一部分消費群體同時也會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健康產品,以滿足自身健康需求。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相似的產業結構、共同的消費目的決定了二者消費群體的相似性和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2.2二者融合具有一定的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決定了其改革的方向。近年來,即使是在全球經濟不容樂觀的大環境下,健康產業仍逆勢發展。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健康產業雖然起步較晚、規模較小,但大眾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特別是隨著國家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健康產業的發展潛力更是無限。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從傳統的有病就醫的階段發展到通過讓體育運動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來實現健康生活的階段。同時,隨著體育人口數量的增加,大眾對體育健康理解的深入,科學健身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促使社會對體育與健康融合產品需求的增長。這就是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的內趨動力。
3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
3.1拓展產業內涵,實現深度融合
要實現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首先必須打破行業壁壘,制定能保證產業融合可持續發展的行業標準,以突破體育企業和健康企業各自為陣、邊界清晰的局面,保證二者在產業結構、產業服務等方面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做好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整體體系的構建工作。其次,在融合過程中,必須在原有產業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產業融合口徑,從而形成整體發展體系,且融合不能流于表面,可以通過產業創新,聯合開發新產品。體育產業的核心服務內容主要有健身休閑、運動康復,而健康產業的產業結構主要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器材和醫藥生產等。在二者融合的具體過程中,可以在原有產業內容的基礎上引入相關輔助產業以延伸融合產業鏈,并優化休閑運動、康復治療的綜合服務方式。比如,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健康養老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性課題,可以以養老院為空間模板,嘗試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創新深度融合:從疾病康復入手,以優化治療、康復手段為目標,打造適合老年人的康體娛樂中心,通過該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康復理療和疾病預防等服務。同時,應進一步在更大的范圍內推廣這種以娛樂休閑為基礎,集體育運動與醫療保健于一體的產業融合模式,使更多的人群能同時得到健身運動和康復治療的雙重專業服務。
3.2引入新技術,實現科技助力產業融合
在新時代背景下,產業的融合升級離不開科技的助力與支撐,而在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的過程中,體育科學技術和現代醫學技術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促進了二者的融合創新。比如,隨著人工智能、線上醫療、區塊鏈等技術在體育健康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醫學器材生產技術也被運用于健身器械生產。在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引入新技術不僅有利于促進產業融合創新,也能更全面地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3]。“互聯網+”已經是時展的必然趨勢,在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融合信息技術、運動科學和現代醫學,創建體育健康信息系統,提升體育健康信息化水平,實現醫療系統和體育系統信息的互通共享,為精準制定健康醫療政策及舉措提供基礎數據。同時,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及時了解消費者的體育健康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融合產品的開發,提高產業融合的市場契合度。在開發體育健康大數據的企業、政府服務功能外,還應大力挖掘其消費者服務功能,綜合利用遠程醫療技術和健康大數據平臺,依據個體身體狀況出具運動處方,科學指導體育運動的開展,使消費者能根據自身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消費。
3.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優化管理制度
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同時二者本身都是具有復雜產業鏈的產業,因此二者的融合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發展體系和運行機制。這需要國家站在全局的高度,從我國國情出發,為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融合制訂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規劃,從宏觀的角度為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的協同發展指明方向。同時,國家還應通過政策鼓勵、經濟支持等方式促進產業融合的有序推進。當前,政府對不同產業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產業的進入和退出起到壁壘性的阻礙作用,制約產業的有效深度融合。針對這種現狀,政府應及時對產業制度體系進行改革、創新,優化行業標準,通過放松管理規制來打破政策性融合壁壘,為產業融合創造一個積極良好的大環境。無論是體育產業,還是健康產業,都屬于提供服務的第三產業。在二者的融合過程中,除了技術創新、政策支持外,管理制度的優化也是實現二者有效融合的重要保障。對融合某一方的企業而言,融合意味著新需求的挖掘、新業務的誕生,因此在融合過程中,企業必須考慮到新舊需求、新老業務間的承接、均衡,可以通過優化管理來釋放發展新動力。而對融合雙方而言,管理的優化主要體現在針對融合企業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融合方式。融合雙方可以嘗試通過產業并購、組建戰略聯盟等全面融合方式,或通過從創建融合產業鏈、布局交叉產品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推進融合的方式,來獲取新的產業活力[4]。
參考文獻
[1]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產業分會.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統計[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3-4.
[2]郭成成.健康中國視域下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20,36(6):50-52.
[3]朱曉亮.我國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190-191.
[4]王龍飛,殷小翠.體育中國戰略下體育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因與路徑研究[J].體育學研究,2020,34(3):34-39.
作者:林鳳蕾 單位:林鳳蕾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