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自貿區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黑龍江省的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比較優勢并不明顯,林產品貿易存在巨大逆差。黑龍江省自貿區的建立在降低林產品進口商進口成本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未來隨著黑龍江自貿區的建設與完善,在降低林產品進口關稅和通關難度方面都會發揮極大的優勢。但從實證結果來看,由于自貿區建立的時間較短,對林產品出口的作用并不是很明顯。當前,黑龍江省應該改變以往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地進行林產品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與科技含量,林產品進出口商應該把握住自貿區為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帶來的機遇與便利,挖掘尚未開發的新市場,并以技術創新驅動林產品升級,幫助企業提高生產能力、降低成本,從而促進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
[關鍵詞]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黑龍江省自貿區
黑龍江省是我國林業大省,其林地面積2623萬公頃,占全國林地面積的8.3%,森林覆蓋率達到46.7%,活立木總蓄積量19.28億立方米,占全國活立木總積蓄量的12.5%。黑龍江省的林業產業發展起步很早,但并沒有規模化發展,在2011年林業列入全省十大重點產業之后才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初步形成了林下種養殖、森林綠色食品、北藥、生態旅游、林木加工(對俄林業合作)等多種產業發展格局。雖然黑龍江省的林業發展初有成效,但是與其需求空間和資源潛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而林產品對外貿易作為林業產業的重要支撐,其發展狀況不容忽視。當前,黑龍江省的林產品主要進口對象是俄羅斯,出口對象多為東北亞和歐洲一些國家。黑龍江省出口的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并不強,普遍存在著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不高、可替代性強等問題。對于黑龍江省林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的困境,本文從黑龍江自貿區的角度進行了一些助力思考。政府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目的在于削減貿易交易成本,促進我國的商品、服務貿易進一步發展,轉變政府職能,放開投資領域的審批,引導各個地區逐步融入國家開放大局之中。發展,帶動了開放;開放,則為了更好地發展。將開放與促進國內各個地區經濟文化全面發展相融合也是自貿區設立的意義所在。國務院早在2014年8月8日印發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決心破解東北地區持續存在的發展難題,幫助東北地區依靠內生發展推動東北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而黑龍江省是東北第一大省,總面積有45.3萬平方公里,它作為曾經的共和國長子,是建國初期的重工業基地,曾為共和國的建設輸出大慶石油,建造直升機、轟炸機,還興建了一大批新中國第一的企業。因此,恢復黑龍江省往日的發展輝煌是國家與國民共同關切的重要問題,在支持東北振興與因地制宜進行開放的政策結合中,2019年8月2日黑龍江省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應運而生。該自貿區位于黑龍江省,主要涵蓋哈爾濱片區、黑河片區和綏芬河片區,總面積達119.85平方公里。黑龍江自貿區的三個片區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責任,具備著不同的功能定位,其中哈爾濱片區集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寒地冰雪經濟;黑河片區主要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等產業,打造沿邊口岸的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綏芬河片區負責發展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進口加工業和商貿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三個片區主要功能并不重復,綜合考慮了各自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程度進行合理分配,并在三大片區之間形成協同效應。
一、文獻綜述
查閱相關研究文獻可知,關于黑龍江省林業發展與林產品貿易的文獻并不是很豐富,其中王慧(2016)[1]對黑龍江省發展非木質林產品存在的優劣勢、機遇與威脅進行了SWOT分析,發展非木質林產品對推進林區經濟轉型,實現林區經濟高效優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武騰飛、韓源(2019)[2]對黑龍江省的林業產業發展狀況做出初步評價,指出了黑龍江省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林業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姜鈺(2008)[3]在分析黑龍江林業產業存在的問題時突出指出林業第一產業森林資源培育不足,同時第三產業占比較低,無法為林業產業發展提供有力資金。總體來說,目前關于黑龍江省林業和林產品貿易方向的文獻大多在文章中指出了其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困境,這從側面體現出黑龍江省的林產品對外貿易發展確實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關于黑龍江自貿區的相關研究大多非常新,但并不是非常的全面以及豐富,一方面原因在于黑龍江自貿區建立時間較短,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發展過程中潛在的問題還未完全顯露,發展成果也在慢慢積蓄當中;另一方面原因在于黑龍江自貿區主要對接的地區為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而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發展十分滯后,這需要黑龍江自貿區更多地面向以日韓為代表的東北亞地區發展。對當下的相關文獻進行分類總結,可將研究內容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探討黑龍江自貿區的發展問題,其中有關于自貿區創新發展模式的討論,如魏月琳、房超(2020)[4]在充分吸納國內外自貿區建設的基礎上,對黑龍江自貿區本身存在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進行了客觀分析,提出黑龍江自貿區發展的創新路徑,認為黑龍江自貿區應該遵循“復制與創新”并舉的原則在三大片區展開各有側重的創新發展。還有胡元禮、張元(2019)[5]也對黑龍江自貿區的發展模式進行了探究,他們認為自貿區的發展應該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采取三級管理模式,簡化通關手續,促進商品、生產要素流動并配合好跨境結算、融資和投資的相關服務與管理工作。第二類文獻是針對黑龍江自貿區與國家大型戰略政策融合發展而進行的學術研究,如徐世豪、崔磊(2021)[6]闡述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面臨的新形勢,表示“一帶一路”的提出對黑龍江省的振興是一個重大機遇,而黑龍江自貿區的建設為黑龍江的整體振興打開了一扇窗,黑龍江省自貿區應該有效利用現有資源,承接國家政策紅利,營造先進的營商環境,吸引高端服務業企業的入駐,既可以解決人口嚴重流失的問題,又能夠從根本上帶動省市發展。第三類文獻資料是對黑龍江自貿區中三個片區中的某一個片區進行單獨研究,如曲文勇、費秋娟(2020)[7]著重分析了哈爾濱片區建設的優劣勢,認為哈爾濱片區在整個黑龍江自貿區建設中具有龍頭作用和重要的戰略意義,該片區所具備的優勢主要有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文化支撐,同時也存在著配套設施不完備、人才流出較為嚴重、文化資源浪費等制約因素,并針對哈爾濱片區所存在的劣勢提出了相關改善建議,認為應該加快城市轉型,積極整合文化資源,盡快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以促進哈爾濱的持續健康發展。面對2020年全球范圍內的疫情的重大沖擊,紀昕彤、張成立(2020)[8]以疫情的泛濫為背景專門研究了綏芬河口岸經濟的發展對策,論文研究認為綏芬河經濟發展的突出特點在于對外依存度大,對俄依存度高,產業結構較為單一,這樣的經濟結構特點也決定了綏芬河口岸經濟的發展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此次的疫情對綏芬河的木材出口貿易等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綏芬河口岸的發展應該更加多元化,借力黑龍江自貿區的發展趨勢。綜合以上對近期文獻的分類與概述,可以大致了解關于黑龍江自貿區最新的研究成果,這些文獻大部分從宏觀角度出發,結合國家關于東北振興的政策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可行性建議,的確為目前黑龍江自貿區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指導思想,也明確指出了制約黑龍江自貿區發展的各方面因素,但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沒有深刻具體地挖掘黑龍江省所蘊藏的豐富自然資源,沒有充分關注其持續存在的林業、林產品發展困境,鮮有文獻從林產品對外貿易角度出發闡述黑龍江自貿區建立所帶來的深刻意義和深遠影響。因此,本文嘗試著為黑龍江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未來發展提供一條嶄新的思路,以自貿區的建立為背景,尋找林產品對外貿易走出困境的突破口。
二、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概況及其對林業發展的影響
(一)林產品進口貿易概況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林業大省,森林資源豐富,多年以來國家對黑龍江省的天然林保護都有著嚴格的政策,確保東北地區這片天然生態屏障的完好。在這樣的政策下,黑龍江省的原木大量依賴進口,但隨著全球近年來對天然林的保護意識加強,黑龍江省之后的原木進口必然會遭受巨大影響。根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相關數據整理了2010-2019年黑龍江省主要林產品進口額以及其占同年林產品進口總量的比例,具體數據見表1。由表1的數據可知,黑龍江省林產品的進口總額自2010年-2018年期間處于穩步增長階段,從9.75億美元增加至126.7億美元,但在2019年進口總額出現了明顯下降,下降了大約13.19%,這主要由中美貿易戰以及2019年年底的疫情兩件國際事件導致。從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口結構來看,其中原木進口占比最大,在2018年之前所占份額都在50%以上,并且原木進口數量在2010-2018年間一直處于波動增長階段。鋸材、紙漿的占比位于第二和第三位,鋸材進口的數量逐年上漲而紙漿的進口處于整體下降的趨勢。聚焦原木進口數據可發現較為突出的一點變化是,原木進口數額在2017年激增近2億美元,而在2017年之前作為黑龍江原木進口主要來源國的俄羅斯曾傳出消息:未來可能禁止所有原木出口,正是這一消息導致我國國內的進口商普遍產生恐慌情緒,于是進口商們在2017年紛紛增加了原木的進口數量,而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由于俄羅斯對原木征收出口關稅,超出配額后,稅率會上升至80%,當下這一政策導致黑龍江省的原木進口數量在2018年和2019年都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同時與此相關的是鋸材、紙漿、紙及紙板進口量猛增一個數量級。現如今俄羅斯最新的木材政策表示,自2022年起俄羅斯將禁止出口針葉原木或粗加工木材,可以預測未來幾年中黑龍江省的原木進口必然受到嚴重影響,這自然也會倒逼黑龍江改變自身存在的原木進口來源國較為單一的問題,尋找更多的原木出口大國。除此之外,大部分進口林產品的初級加工在俄羅斯國內完成,這樣便提高了黑龍江省林產品企業的進口采購成本,使得林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見表2)在2017年暴漲至115.3,2018年和2019年生產價格指數也均大于100,林產品貿易公司的生產成本在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而在2019年黑龍江自貿區建立之后,國內進口關稅的降低可以有效減少林產品進口商的成本,促進省內林產品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由表2也可以看到2019年的生產價格指數相比于前兩年有所回落。這些明顯的變化足以說明自貿區的建立可以切實幫助省內林產品進口商降低自身的原材料采購成本。
(二)林產品出口貿易概況
根據《黑龍江省統計年鑒》統計的黑龍江林產品出口數據可知,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和膠合板及類似多層板在出口林產品中的占比較大,這兩類產品都屬于建材家具行業的初級產品,其產品附加值并不高。這一現象也說明了當前黑龍江省出口的大多數林產品附加值過低,普遍處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與國際同類產品進行對比,其比較優勢并不突出。此外,俄羅斯不僅是黑龍江最主要的進口商,還是黑龍江省林產品出口的有力競爭對手之一。得益于俄羅斯出口禁令影響,黑龍江省2018和2019年的家用或裝飾用木制品、膠合板及類似多層板等林產品初級制成品出口量比往年大幅提升6倍左右。總體來說,黑龍江省家具類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較強,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較高的認可度,但紙及紙板、中藥材和鋸材在國際市場上并不具備充足的競爭力。黑龍江省出口林產品的精深加工并不到位,林業發展也沒有很好地實現產業集群效應,沒有形成完整的林產品生產與出口的產業鏈,森林資源的優勢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從表4中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林產品出口額占林業產業的總值的份額很小,對林業總產值的貢獻很小,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出口林產品低附加值的特點。
(三)主要林產品進出口額與林業總產值相關性分析
通過Pearson檢驗可知,原木與紙漿進口額與黑龍江省林業總產值的相關系數分別是0.6135和0.5774,相關系數的顯著性分別是0.0593和0.085,大于0.05,即表明原木與紙漿的進口額和林業總產值之間不具有明顯相關性,而鋸材進口額與林業總產值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6607,相關系數的顯著性是0.0375,小于0.05,這表明只有鋸材進口額與林業總產值之間具有明顯相關性,說明原木與紙漿的進口并沒有帶動黑龍江林業的發展,而鋸材的進口對省內林業產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觀察右側的主要林產品出口額與黑龍江省林業總產值之間的相關性,則可以發現家用木制品、膠合板和紙及紙板的出口均與林業總產值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這說明黑龍江省林產品的出口并沒有帶動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的發展。以上數據分析的結果能夠證明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任重而道遠,需要刺激林產品進出口貿易來為林業產業的整體發展做出其該有的貢獻。
三、總結與討論
從前面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黑龍江省自貿區的建立在降低林產品進口商進口成本方面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未來隨著黑龍江自貿區的建設與完善,在降低林產品進口關稅和通關難度方面都會發揮極大的優勢。不過,從實證結果來看,自貿區的建立對林產品出口的作用并不是很明顯,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自貿區建立的時間較短,最近兩年的最新林產品進出口貿易數據還未完全統計出來,因此僅從2019年當年的數據很難反映自貿區對林產品進出口貿易的促進效應,這一效應需要后續觀察;第二,黑龍江省林產品自身競爭優勢較差是出口數據變化不明顯的根本原因。一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從根本上還是取決于產品自身的比較優勢,黑龍江省出口的林產品大多加工程度低,難以產生較高的附加值,這些林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小,產品價格下降并不會引起需求的大幅度增加。第三,在國際市場上,黑龍江省主要出口的林產品的替代品有很多,其出口產品種類并不具有獨特性和稀缺性。俄羅斯、加拿大等林產品出口大國都是我國林產品出口的強勁對手。在提質增效的新的經濟發展階段,首先,黑龍江省應該改變以往的以低價取勝的發展思維,改變粗放式的林業經濟發展模式,積極地進行林產品深加工,延長林產品產業鏈,增加林產品附加值與科技含量,從源頭入手,讓林產品本身既品質過硬又極具獨特性。其次,省內的林產品進出口商應該把握住自貿區為林產品進出口貿易帶來的機遇與便利,將林產品貿易深入地與自貿區的發展結合起來,順著“一帶一路”沿線尋找全新的產品銷路,挖掘尚未開發的新市場,為黑龍江省的林產品出口開辟嶄新的貿易方向。自貿區在接下來的建設中,可以面對省內林產品貿易提供更多的優惠政策,例如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推出的金融支持政策,為林產品貿易的跨境結算提供更加便利的支持機制;黑河片區針對一些小微企業減免廠房租金和給予養老保險補貼,這些鼓勵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今后都可以引入林業企業。最后,黑龍江省林產品進出口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生產技術的創新,以技術創新驅動林產品升級,以技術創新幫助企業提高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是保持省內林產品國際競爭力經久不衰的力量源泉。自貿區各個片區可以大力引進各個行業的高管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為新引入的人才提供優越的物質生活保障,讓這些引入的人才能夠真正地扎根黑土地,用每一代人的接續努力帶領省內的林產品走向世界舞臺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惠.黑龍江省非木質林產品產業發展SWOT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6(4):58-60+96.
[2]武騰飛,韓源,隋金座.黑龍江省林業產業發展初探[J].現代商業,2019(7):31-33.
[3]姜鈺.黑龍江省林業產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J].農機化研究,2008(12):215-217.
[4]魏月琳,房超,胡元禮.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模式研究[J].對外經貿,2020(11):95-99.
[5]胡元禮,張巖.“龍三角自貿區”發展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2019(8):13-14+106.
[6]徐世豪,崔磊.“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黑龍江省面臨的新形勢及應對措施[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1(1):3-4.
[7]曲文勇,費秋娟.哈爾濱自貿區建設的優劣勢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20(5):1-4.
[8]紀昕彤,張成立,莊艷華.后疫情時代綏芬河口岸經濟加快發展的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0(10):36-39.
[9]莒萍,戴斯瑋,陳忠.自貿區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下福建林業開放發展探討[J].林業經濟,2017,39(4):12-15.
作者:劉澤慧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