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地理信息在旅游管理中的應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地理信息系統對空間數據的管理、分析能力使其成為現階段旅游管理的重要途徑。文章從旅游信息管理、旅游信息分析和旅游專題制圖三個方面介紹了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管理中的主要應用情況,并對未來的發展研究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地理信息系統;旅游管理;開發應用
0引言
在當今社會的三大產業中,發展勢頭最快和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最活躍的要數“服務業”。服務業中的“綠色產業”———旅游業正以其無煙化、效益化的優勢受到國家政府部門的重視,它的繁榮程度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發展的主要標志之一[1]。與旅游業相關的資源調查、配置、推廣等都需要用信息化的手段進行管理與決策。但由于旅游是圍繞旅游地展開的活動,因而與地理構成了緊密的關聯,但傳統基于電子表格的管理方式不能對地理要素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以地理空間數據庫為基礎,能在計算機軟、硬件支持下對與空間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管理、分析的地理信息系統成為了現階段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途徑。
1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統通過標識碼將地理實體的屬性信息和空間信息聯系,從而實現地理現象的空間查詢與分析。將地理信息系統運用于旅游管理中的信息查詢、資源規劃等方面,將促進旅游管理的定量化、科學化、智能化發展。地理信息系統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主要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旅游信息管理
旅游信息是旅游數據按一定規范及不同應用需求加工后形成的可供旅游群體服務的數據。特點是都與一定地理位置相關,但由于應用需求不同會造成其屬性信息的豐富多樣、結構不一。因而旅游信息的管理會由于使用對象的不同而發生一定的變化。[2]對于旅游管理運營部門而言,政府或者企業關心的是旅游資源的分布、基礎設施的配套、游客流向等方面,因而采集的旅游資源數據是將各種資源信息按照地理空間實體特征轉換成的不同維度空間實體表達,而將滿足其應用需要的相應信息放入屬性字段內,以方便用戶查詢檢索。張自川等[3]將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相結合,設計開發了能對長春凈月潭旅游度假區游客數量、分布情況實時獲取的游客調查系統。對于旅游的服務群體而言,游客關心的是出行線路的安排、景區周邊的住宿情況等。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用戶可以實時地通過互聯網訪問旅游地理信息系統端口,及時地了解景區的位置、周圍的旅游服務設施,并可根據自身情況通過多條件查詢檢索到令人滿意的出行路線,定制個性化的旅游方案。吳曉佳、李衛紅[4]采用WebGIS技術開發的旅游自助地理信息系統實現了旅游線路查詢、制作專屬旅游計劃等功能。
1.2旅游信息分析
現階段旅游管理的研究集中于產業政策對旅游影響模型的構建、旅游企業服務創新體制的建立、旅游目的地社區參與性研究以及游客旅游行為驅動機制的探索,四個方面。針對以上內容,傳統基于問卷、訪談的田野調查只能片面地選擇若干因子進行基于某一區域范圍內的研究,且無法對研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有效檢驗,而將地理信息系統引入旅游管理,則可以利用它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從各地理實體的空間分布形態及其屬性信息出發,分析實體的格局模式、相互作用機制及事物的演化過程。①旅游地發展分析。利用決定旅游地發展的自然、社會因子構建發展模型,定量地了解旅游地發展狀況。再根據區域發展政策、實際公共設施分布對旅游發展規劃方案評估,獲得旅游地發展的趨勢分析結果,對發展方案進行有效、客觀的分析。邱粲等[5]利用山東省1983-2012年的氣象數據,在地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幫助下結合數字高程模型對該省的旅游氣候舒適度進行了精細化的評估。菊春燕等[6]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將分形理論引入到旅游景區的地質災害評價中,得出村鎮分布、居住區、旅游公路、旅游景點及景區道路是影響度較高的因子。②旅游環境分析。旅游地的水體、植被、地形分布是旅游環境分析的主體因子,利用遙感技術采集最新的地理環境數據,再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制作環境廊道圖,得到現階段的旅游環境狀況。隨后可通過各種地理空間分析,構建適合的環境廊道,實現對旅游區的合理規劃。柳云龍等[7]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的統計功能、緩沖區分析和疊置分析技術確定了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的景區環境廊道并計算了該景區的風景環境容量,為旅游景區的發展規劃和環境保護提供了參考。③旅游客源分析。旅游開發的目的在于吸引眾多的游客前往旅游地進行旅游消費,然而由于游客的興趣點、收入水平等皆存在差異性,難以客觀、準確地進行旅游客源市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將游客的性別、年齡層次、興趣愛好、收入水平等進行量化后形成屬性數據,通過地理模型的構建,結合地學分析可形成定量的旅游客源屬性分析,為旅游規劃提供科學的依據。梁偉、李君軼[8]利用地理信息系統、Web數據挖掘方法對陜西國內旅游客源市場進行分析,得出甘肅省將在2010年成為陜西省最大的國內旅游客源地,而臨近市場仍然是陜西省的主要客源地的結論。戴學軍[9]則基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旅游需求引力模型的幫助下,通過研究惠州市龍門縣3個時間段內的旅游交通變化得出旅游交通變化是客源市場演化的重要驅動要素,且客源市場的空間擴展方向與交通變化路徑基本一致的結論。
1.3旅游專題制圖
旅游地圖的構成要素除傳統的地理要素外還要表達與旅游相關的旅游主體、客體、旅游媒體要素[10],如旅游景點、旅游路線等。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強大的數據編輯、處理功能,可方便地進行地圖要素修改;采用分層、分要素的數據存儲方式,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不同地圖要素的配置,輸出形成各種旅游專題圖,如景點圖、交通圖等;可快捷地進行地圖縮編,控制地圖顯示要素詳細度,制作不同比例尺地圖,滿足不同旅游規劃的要求。
2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管理中的發展展望
地理信息系統強大的數據管理、空間分析和地圖制作功能決定了其能在旅游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使旅游管理向著科學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根據目前的信息發展情況,對地理信息系統與旅游管理的結合提出以下展望:第一,結合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和虛擬現實技術構建三維虛擬地理信息系統。現階段為旅游管理服務的地圖多以二維圖為主,而傳統二維地圖難以給用戶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通過三維地理信息系統表達旅游地理環境則可以給人以真實感,并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將旅游者帶入三維的旅游場景中,使游客或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如同置身于真實的旅游情景中。其優勢在于能最大限度地還原旅游規劃設計,能夠在項目實施前完整地了解設計方案的合理性;還可以還原已經不復存在的旅游資源,讓游客“穿越”時間、地域的限制,創造更多的旅游效益。第二,加大網絡地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互聯網普及應用的升級使旅游信息獲取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游客可以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地獲取與旅游相關的任何信息。尤其是隨著LBS(基于位置的服務)應用服務的深入,游客或者旅游產業從業人員可以通過電信移動運營商的無線電通訊網絡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游客可以獲得基于其位置的更為精確的旅游信息服務,而對于旅游產品的經營者則可利用用戶的位置信息進行更為精準的商品營銷信息推送及產品服務來提高游客的滿意度,政府監管部門則可通過LBS獲得實時的旅游動態數據、設計恰當的應急響應方案。第三,發展多媒體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偏重于對地理數據的分析,而缺乏與圖片、聲音信息的結合,從而導致開發的旅游產品對游客缺乏吸引力。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地理信息系統中,開發出一套結合圖像、音頻、文字和地理數據查詢分析能力的旅游多媒體地理信息系統將有助于提高用戶旅游興趣度、提升用戶體驗,從而更好地發揮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宣傳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碩.地理信息系統在旅游資源評價與旅游規劃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裝備,2009(4):34-36.
[2]李肇平.旅游地理信息系統的初步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30(5):131-134,143.
[3]張自川,萬恩璞,田衛.地理信息系統(GIS)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在游客調查中的應用———以長春凈月潭旅游度假區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4(4):102-106.
[4]吳曉紅,李衛紅.基于WebGIS技術的旅游自助地理信息系統[J].城市勘測,2004(5):26-29,32.
[5]邱粲,曹潔,林隆超,等.基于GIS的山東省旅游氣候舒適度精細化評估[J].資源科學,2013,35(12):2501-2506.
[6]菊春燕,賈永剛,潘玉英,等.基于分形理論的旅游景區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以青島嶗山為例[J].自然災害學報,2013,22(6):85-95.
[7]柳云龍,嚴愉愉,晏祥宏.GIS在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旅游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生態經濟,2007(10):110-113.
[8]梁偉,李君秩.基于Web和GIS的陜西國內旅游客源市場預測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2009,39(5):870-874.
[9]戴學軍,莊大昌,林敬英.基于GIS的旅游交通巨變下客源空間結構演化分析———以惠州龍門縣為例[J].熱帶地理,2011,31(5):502-506.
[10]凌善金,等.旅游地圖學[M].1版.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唐靜 單位:西南林業大學生態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