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甲狀腺腺瘤護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手術切除治療的甲狀腺腺瘤患者68例,隨機分為研究組35例和對照組33例。研究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20~62歲,平均(41.86±8.03)歲。病程0.6~5年,平均(1.78±0.41)年。受教育年限5~18年,平均(11.24±4.72)年。對照組:男12例、女21例,年齡22~61歲,平均(41.71±7.95)歲。病程0.6~6年,平均(1.85±0.46)年。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1.28±4.70)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入組標準:①術前病理證實為甲狀腺腺瘤;②意識清楚、智力正常,能進行有效溝通;③無精神障礙性疾病;④采用頸叢局部麻醉聯合強化麻醉;⑤同意進入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慢性疼痛病史;②有藥物、酒精依賴史;③甲狀腺癌等惡性疾病;④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入院宣教、術前準備、術后觀察病情及遵醫囑進行治療等,患者有疑問時給予解答,不過多考慮個體性差異。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1認知干預
介紹手術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教,使其樹立手術治療的信心。術前,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出現疼痛,使患者對疼痛具有初步認識,并評估患者對疼痛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補充相應的知識,糾正對疼痛的認識誤區。
1.2.2行為干預
讓患者聽喜歡的音樂、看喜歡的電影及書籍,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將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面。還可以教會患者放松訓練方法,如腹式呼吸訓練、肌肉放松訓練,堅持每天1次,每次15min。1.2.3體位干預:術前對患者進行頭低肩高仰臥位的訓練,增加手術時的舒適度。術后協助患者擺正體位,避免劇烈轉動頸部,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避免劇烈咳嗽引起的疼痛;教會患者術后下床起身動作,避免因為活動不當,加重切口不適感。合并頸椎病、年齡較高、耐受力較差的患者,可以墊高頭部體位,有助于幫助患者緩解創口、腰部及頭部疼痛感。
1.2.4心理干預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要加強與之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支持,增強治療信心,減輕或消除焦慮、恐懼、抑郁等負性情緒。圍術期,隨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根據不同的心理需求,給予相應的干預措施。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不適感,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如疼痛心理,從而減輕其心理壓力。
1.3效果評價
①心理應激:負性情緒采用Zung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評價,入院時和手術當天早晨各評價一次。②生理應激:用術前及術中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變化情況評估患者生理應激反應。③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于術后6h、12h、24h及48h各進行一次。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軟件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比較
入院時,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當天早晨兩組SAS及SDS評分較護理前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研究組較對照組下降幅度更大(P<0.05),
2.2兩組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比較
入院時,兩組患者SBP、DBP及HR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中,研究組SBP、DBP及HR與入院時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SBP、DBP及HR較入院時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手術疼痛程度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6h疼痛VAS評分相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后12h、24h及48h研究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外科手術對于機體來說,是比較強的應激源,可以導致患者生理和心理產生強烈的變化,表現為神經、內分泌紊亂和行為異常。手術后疼痛是外科手術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手術后24h內表現最為強烈,術后48~72h后逐漸減輕。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甲狀腺腺瘤術后患者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導致疼痛加劇。通過護理人員的行為或人際關系影響或改變患者的認知、情緒和行為的方式,幫助患者改變不利于康復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方法是護理干預。本研究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手術當天早晨SAS及SDS評分較入院時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較對照組大。護理干預能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及抑郁心理,增強自身適應能力和調節能力,減少手術帶來的心理應激反應,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應對手術治療。入院時,兩組患者SBP、DBP及HR相似,手術中研究組患者與入院時相似,而對照組患者較入院時升高。應激可造成患者內環境不穩定,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導致應激綜合征的發生,增加手術并發癥。護理干預能穩定大腦邊緣和腦干網狀結構的功能,起到鎮靜、鎮痛、調整心率及血壓、改善肌肉緊張程度等作用,從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兩組患者術后6h疼痛VAS評分相似,但術后12h、24h及48h研究組患者疼痛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結果表明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甲狀腺腺瘤手術患者的術后疼痛,劉海燕等報道一致。實施護理干預,患者住院期間疾病相關知識及疼痛知識的認識得到加強,能避開可能引起術后疼痛的內外部因素,如體位護理,幫助患者背部、頭部保持舒適,能夠減輕術后由于體位原因帶來的疼痛感,有效避免了因活動頭部造成疼痛。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甲狀腺腺瘤患者手術心理及生理應激反應,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消除負性情緒,提高了適應能力,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張秀芳李瑞燕單位:四川省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