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醫學生探究能力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精心設計探究過程
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一個主要環節就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讓他們成為科學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此過程中激發每個學生自身發展的潛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一個生動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情境。情境的創設可以是直觀演示,對話表演,操作實驗,多媒體投影等多種形式,教師主要是指導學生自己去實踐、去觀察、去體驗,自己去討論并得出結論。創設情境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不但要讓學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使他們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觀察、實驗、思考、分析和討論,親身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
2注重探究活動的獨創性
培養探究能力的過程,就是滿足每個學生自身發展要求的過程。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基礎各有不同,每個學生在生活環境、教育環境中受到的熏陶各不相同,因此每個人都會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形成自己的特長。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愛好特長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某一方面的創新才能。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耐心聽取不同意見,要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闡述完全,然后根據學生的方案,給予適當的指導和輔導。這樣既讓學生有充分的表現機會,又使學生提出的研究方案得到完善,激發每個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獨創性。
3體現探究活動的開放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認為,學生做實驗,老師要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逐步進行,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理解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這樣才放心讓學生去做實驗。如此手把手教學的過程一定是順利的,得出的結論必定是正確的,從表面上看教學很成功,但實際上只是學生完成了老師的精心設計,不利于醫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醫學實驗教學改革注重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逐步減少驗證行實驗,目的就是要充分發揮醫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在實驗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即提出問題—做出猜想—設計驗證方案—實驗—觀察—記錄—分析—做出結論。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環節。
3.1大膽提出猜想和假設
讓學生嘗試將已有的知識與問題相聯系,從而對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實驗結果進行推測和假設。
3.2科學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
科學探究不能盲目進行,應該選擇取得證據的科學途徑和方法,決定收集證據的范圍與要求,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儀器和技術等,并擬定相應的計劃,在制定探究計劃或設計實驗之前,必須明確探究的目的和已知條件,制定計劃和設計實驗,就是從操作角度地探究猜想與假設具體化、程序化。3.3培養學生借助查閱資料、觀察和實驗等方法來收集有關信息及證據的能力實驗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自己的假設是否成立,檢驗結果可能被證實,也可能被推翻。如果最初的假設遭到否定則須修訂或做出新的假設,然后繼續探究,直至新的假設通過所有實驗驗證為止。
3.4分析與論證
在學生對所收集到的有關信息及證據進行分析,并和猜想與假設進行比較,力圖得出符合證據的解釋時,老師應注意與實驗預想結果不一致現象,進一步指導學生設法收集更多證據支持結論,教師要鼓勵學生初步描寫實驗數據或有關信息,同時應注意實驗數據描述需客觀、真實準確,能對收集信息進行簡單比較。
3.5交流與合作
在教學后期老師要與學生多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是智慧的交換,對得出正確的結論是十分有益的。在交流過程中,培養學生注意傾聽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觀點和評議,既堅持原則,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觀點。要求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寫出相應的探究報告,包括探究問題、探究過程和探究結論,準確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培養團隊精神,運用集體智慧來完成探究過程,也是我們科學研究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