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藝術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高職高專藝術教育創新模式建構路徑
(一)正確理解藝術教育本質
重視藝術教育主體地位藝術教育較之于其他學科教育有其獨立存在價值,藝術教育并非是可有可無的,藝術教育對于提升學生人文藝術修養、健全心理人格品質、更好的適應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和作用。要正確理解藝術教育的本質,即其并非處于教育學科系統的底端,是它類學科教育的附庸,它的教育本質是樹立和引導學生對于“真善美”的追求,并發揮著系統而全面的功能。真正重視藝術教育主體地位,將其劃分和單列出來進行教授,能夠使得學生擁有更好的審美氣息和人文修養,對于更好的理解、學習和掌握其他課程也是大有幫助的。
(二)設定明確、合理的藝術教育目標
目標設定是行動的導向,合理實際的目標才能對活動的開展起到推動作用。高校藝術教育目標應當設定為:傳統片面追求藝術知識技能轉向為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傳統的藝術教育過程是灌輸式的、填鴨式的,僅僅將教育過程視為個體獲取書本知識,而忽略了個體人格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熏陶,這些特質的具備才是教育的真正價值所在。所謂個體“充分而自由的發展”即指,學生個體在技能、知識、態度、情感體驗、價值觀念等全面、持續、創造性、和諧的發展。應當說藝術教育課程內容豐富,包括書法、篆刻、攝影、音樂、美術、戲曲等各類形式,這些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認知生活、學會生活、提升品位和文化素養至關重要。學生個體經由藝術教育能夠獲取關于藝術認知的基本知識與能力,獲得關于美的感知與欣賞,并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自我體悟、與師生溝通交流,不斷進行反思評價,最終提升生活信念和情趣追求,使得個體創造能力得到提升,個體人格得到健全,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合格人才。
(三)奠定綜合化的藝術教育理論基石
遵循靈活化的藝術教育實踐模式藝術教育活動的開展其理論基礎必須從單一化過渡到綜合化。特定的教育模式建構一定是特定教育理論的產物,這種觀點有其合理性亦有其片面性,因為觀點的執著往往使得在現實中的問題處理變得模糊不清,導致“搖擺不定”“難以論斷”局面的出現,這樣對于最終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目標的實現大為不利。所以必須奠定綜合化的藝術教育理論基石,在科學、綜合、系統的教育理論指導下,才可以實現全體學生自由、充分、創造性的發展。藝術教育實踐模式必須從固定化轉向靈活化。鑒于各類教育實踐模式均具有特定的穩固性,人們往往在實踐中將其僵化遵循,這種做法有其合理性,但是在藝術教育活動中實施起來較為困難。且現代教育模式與格局的多變性使得傳統“穩固架構”、“標準模板”的狀態被打破,更具人性化、交互性、針對性、層次化的特點應當被提倡。
(四)加大藝術教育資金、人力資源投入
確保藝術活動自由有序開展針對上述高職院校藝術設備缺乏,藝術活動開展受到限制的現實境況,必須加大學校藝術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確保相應的多媒體設備、活動設施能夠為廣大學生藝術活動開展提供支持,比如教室多媒體設施、各種音樂設施、活動場地建設等等。同時在物資滿足的基礎上,必須加大人力資源的投入,學校應該從人事招聘方面引入更多優秀的藝術類教師,只有師資方面得到合理配置和保障,才能為學生藝術教育提供堅實的后盾,保障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人力、物力的雙軌匹配,才能為學生藝術教育活動有序、自由開展提供保障,使得學生個體真正得到藝術熏陶、提升人文素質,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建構智能化藝術教育模式
創新藝術教育過程設計藝術教育模式在具體運作時,必須遵循智能化的取向。當下處在高職院校藝術教育中的一個普遍不合理現象是教育模板結構與教育內容的相斥性,教育者僅僅套用已建成的模式,而非靈活的依據內容和實際情況的轉變靈活選取。所以必須智能化而非機械化照搬具體教育模式,這些模板的實施和建構應當是所有教師的集體創造性勞動成果,依據學生受眾群體的特點、群體需求、學習內容而進行教育模式的設定。此外,在教育手段上更應當結合當下的時事熱點,選取同學們感興趣的內容,采用計算機輔助多媒體技術,制作“圖、色、聲”并具的課件,讓廣大同學真正融入到課堂授課學習當中,真正實現有所收獲和領悟。
二、總結
高等職業院校藝術教育模式建構必須要樹立藝術教育主體地位,明確藝術教育本質和目標定位,奠定科學的藝術教育理論指導,并開展靈活化、智能化的教育實踐活動,加大對藝術教育資金、人力資源投入,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確保藝術活動自由有序開展,提升學生群體的藝術修養和人文氣質,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作者:王天嵐單位: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