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就業為導向計算機教學改革實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校計算機教育經過多年的探索,取得了許多成功經驗。但學不能用、學不夠用和重理論、輕技能的現象還比較嚴重。本文在分析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各種完善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各項措施。
1以就業為導向的定義及特點
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尤其是互聯網的普及,計算機已經各行各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工具。在阿里巴巴上市之后,我國甚至整個世界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持續上漲,這也促進了各學校加強對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為社會和企業輸送更多優秀的IT人才。由于我國計算機領域起步較晚,計算機的教學更是遠遠跟不上發達國家的水平,受到傳統教育思想,尤其是陳舊教學理念的影響,國內的計算機教學效率比較低,影響到培養人才的質量。之前,國家就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加快教育的改革與創新。不管是高等院校,還是中高職職業院校,甚至是技工院校,都將學生的提升就業率作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口碑。以就業為導向,要學校加強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尤其是計算機技能,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與發展機會。學校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尤其是要適應時展的要求,以及社會與用人單位用人的標準,加強對自身課程、教學方法、實踐考核等,為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滿足社會的需求奠定了基礎。
2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改革存在問題
2.1課程安排不合理
雖然國家規定義務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都開設計算機課程,各省級教育部門也出臺了相關的計算機教學大綱。許多學校按照教學大綱安排課程,卻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例如教學大綱要求計算機的理論和實操課時各一半,部分學校由于自身的計算機資源比較緊缺,所以將實操的大部分課時對取消,安排在課室上,這樣無法實現教學大綱的要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有部分專業,由于專業課程等安排較緊張,所以減少計算機課時,例如本來72課時,減少到36課時,這樣遠遠達不到培養人才的要求。
2.2教學思想過于陳舊
從就業的角度看,要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就要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這又受到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的影響。縱觀國內計算機教學,許多教師仍然沿襲應試教育的思想,“成績是決定學生素質的唯一標準”等錯誤理念依然影響著教師的觀念,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期末成績。在一些計算機課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大小的考核。尤其是現在許多要考取計算機等級考試,許多學校更是將考證通過率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部分職業學校甚至將計算機證書作為畢業的條件,因此教師面臨著巨大的考證壓力。
2.3教學方法不恰當
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操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教師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適應教學改革的要求。但是現在計算機課堂中,許多教師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尤其在理論的教學上,教師與學生缺少交流與互動,給學生的感覺教師過于呆板,高高在上。一些教師認為計算機理論的學習沒必要,采用“三尺講臺,一支粉筆”的手段教學,經常在黑板上寫上學習要求,就要學生自行看書學習。在實操課程的教學上,出現一些教師過度放任學生,例如要講授C語言的知識,教師利用二十分鐘左右將知識點,示范操作,接著就讓學生自行練習和討論。對學生的學習進度缺乏科學的考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3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改革的實踐
3.1強化計算機教師隊伍建設
3.1.1引進具有企業實踐經驗的計算機教師
要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首先要加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這就需要有企業實戰經驗的計算機教師。作為學校,可以引進部分青年教師,尤其是計算機實操能力較強,例如在軟件公司做過開發、編程等工作,這樣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傳授豐富的企業工作經驗以及職業技能等。
3.1.2加強現有教師的培訓和考核
對于現有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培訓和考核。一方面要加強教師的授課能力的培訓,包括教師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等,加強對教師的考核,進行教學監督和評價,對于評價較低的教師要加強再次培訓,多次評價低的教師要給以警告甚至勸退等。在培訓方面,還可以鼓勵教師參加業余學習,例如學習新的計算機技術、計算機軟件。鼓勵教師參加交流學習,吸收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并且運用到課堂中。
3.2完善計算機課程體系
3.2.1嚴格執行教學大綱基礎上增加實操課時
過去由于實操課時較少,無法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難以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操作能力,因此許多學生到職場后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無法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要改變這種現狀,就要完善計算機課程體系,學校可以成立計算機教研組,加大力度對計算機課程的改革和創新,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安排課程,增加實操課時,尤其是數據庫、編程等內容,應該增加學生實操的機會。禁止教師擅自將實操課程在課室進行理論教學,這樣大大降低教學效率,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3.2.2整合教學內容,增加新的計算機知識
作為教師,在備課的時候,不僅要鉆研教材和研究學生,還要了解社會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領域的最高水平等。整合教學內容,收集最新的計算機知識,盡量在課堂上給學生傳授最前沿的計算機軟件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尤其是教材的內容要進行整理,對于一些過時的內容要進行拋棄,同時要增加一些新的計算機知識,尤其是市場剛推出的各種軟件,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的最新發展趨勢。
3.3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
3.3.1驅動任務教學法的運用
提升學生就業能力,除了要加強計算機技能的培訓,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過去的教學方法難以達到這個目標和要求。驅動任務教學法,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分配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教師在整個環節不能直接干預學生的學習,最終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相互評價,教師進行點評。例如,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網站設計,并規定主題,可以安排兩個學生一組,在規定的時間完成。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鼓勵學生相互之間溝通和交流。
3.3.2案例教學法的運用
對于計算機的理論教學,僅僅講授理論知識,讓學生死記硬背,效果是不明顯的,長期下去學生會感到課堂十分沉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計算機教師應該要調動學生上課的興趣。案例教學法,借助一些成功的案例,并設置一定的思考題,鼓勵學生討論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案例教學,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課外知識和信息,增長見識。
3.4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在講授理論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講授。尤其是要介紹一些硬件設備,僅僅依靠教材是難以達到學習要求,通過PPT展示精美的圖片,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記憶。計算機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輔助教學,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借助信息技術教學,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整理教學內容等。
3.5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
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僅僅依靠日常的計算機教學是不夠的。計算機教師還可以舉辦校園計算機技能大賽,例如“打字比賽”“PPT制作大賽”“網頁設計大賽”,為學生鍛煉自我提供廣闊的平臺。計算機教研組還可以與電子商務教研組一起舉辦“網店設計大賽”“微商大賽”等,讓學生在比賽中提升計算機應用能力,增強自身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在組織比賽中,也能提升個人的組織能力,增強綜合素質,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
4結語
總的來說,以就業為導向計算機教學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在實踐中存在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思想等比較落后的問題,需要進行及時解決。另外要強化計算機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力度對計算機課程體系的改革和創新,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加強信息技術在教學的應用,舉辦計算機技能大賽等。加強對自身課程、教學方法、實踐考核等,為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滿足社會的需求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國強.高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教學實踐[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1)
[2]張雙祥.《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09(14)
[3]黃源.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1(08)
[4]葉瑩.《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實踐的創新[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2)
作者:陳泰峰 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