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微電影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醫學心理學是醫學和心理學交互形成的交叉科學,以醫學相關的心理問題為核心教學內容,著力培養醫學生的人文精神。從應用層面看,醫學心理學具有極強的應用性,通過實踐進行醫學心理學教學具有可操作性。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教學是直觀生動的教學方法,基于情境模擬和微電影在教學應用中的特點,探索將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的相關問題,對提升醫學心理學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情境模擬;微電影;醫學心理學;教學
醫學心理學是心理學和醫學相結合的學科,研究心理因素在人類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轉化過程中的作用及規律的一門科學。[1]“生物—心理—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要求醫生從生理、心理、社會功能角度全面地關注患者的健康。醫學心理學切合“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的要求,從社會層面研究醫學相關的心理問題,對培養醫學生的整體醫學思維和高尚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從應用層面看,醫學心理學的實用性強,課程內容涉及臨床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對培養醫學生的專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教育工作者也在嘗試教學方法的創新與融合,將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應用于醫學心理學的教學中,以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習效果。例如:將PBL教學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基于問題的學習)[2]、TBL教學法(TBL:Team-basedLearning,基于團隊的學習)[3]、心理劇教學法融入醫學心理學的教學中。[4]這些教學方法各有特色,根據課程內容和主客體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別具特色,兩者通過呈現生動的視聽刺激(現場模擬情境或電影回放情境),將學生直接帶入知識相關的情境中,讓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5-6]具體而言,情境模擬教學法重點在于現場模擬情境,并且所模擬的情境符合生活現實、融合課程知識。例如,在課堂中模擬醫生與患者之間的問診流程,通過模擬真實情境,將問診相關的知識點直觀地呈現給學生。相比之下,微電影教學法重點在于構建知識相關的簡短精練的劇情情境,通過電影的藝術化設計,這個劇情可以符合現實或超脫現實。再例如,虛構拍攝患者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罹患疾病的微電影,通過微電影將致病因素相關知識點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的核心特點是生動形象,能調動學生的觀看興趣和學習熱情,因此,被用于多種學科的教學之中,例如:政治[7-8]、法學[9]、歷史[10-11]、醫學[12-13]等。然而,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并不是普適性的教學方法,應用于具有“情境”的科目或知識點時,具有極大優勢,如法學的法律案件相關情境。相比之下,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應用于難以產生“情境”的科目或知識點時,不具教學優勢,如數學這樣抽象的科目。關于情境模擬和微電影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目前相關研究較少。因此,基于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的應用特點,以及醫學心理學的教學內容,探索將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的相關問題,對改善醫學心理學教學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一)情境模擬在教學應用中的優勢性與局限性
情境模擬應用于教學時,其優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情境模擬的表演者(以學生為主)在模擬表演過程中常會營造活躍、歡樂的氣氛,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將書本知識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轉化為實踐練習,使學習過程實現了從理論至實踐的升級,為真正的實踐應用打好基礎。第三,情境模擬的成本低。情境模擬教學法不追求逼真地復原真實情境,而是追求在虛擬的情境下將相關知識表演出來,因此,情境模擬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表演物資。另外,情境模擬教學法不追求毫無差錯的模擬表演,而追求通過點評、討論情境模擬將相關知識發掘出來,不需要特意地花時間進行排練,因此,情境模擬教學法的物力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很低。情境模擬應用于教學時,也具有局限性。第一,難以標準化。情境模擬具有多變性,在課堂進行情境模擬時,表演會遇到諸多情況,如表演思路的差異、表演方式的差異、表演效果的差異等,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使情境模擬教學的過程和效果難以標準化。但是,如果對情境模擬的思路和表演進行提前計劃和排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情境模擬教學的標準化。第二,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情境模擬限于在課堂進行現場表演,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完成情境模擬教學。但是,如果把情境模擬的表演過程錄制成視頻(類似于微電影),再將表演視頻用于教學,就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二)微電影在教學應用中的優勢與局限性
微電影應用于教學時,其優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增加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在進行微電影教學時,應用的是已經制作完成的簡短電影視頻,這種微電影可以是真人表演,也可以是動畫制作。微電影可以是喜劇,也可以是悲劇,或是中性劇情。微電影可以復原真實,也可以超脫現實。微電影這些多變的因素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使教學過程跳出書本的限制,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第二,易于標準化。微電影是按照劇本提前錄制完成的,應用微電影教學法時,教學內容、過程和效果可以得到較好把控,易于形成標準化的教學。第三,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微電影一旦制作完成,既可以在課上播放,師生集體學習,也可以在課下播放,學生進行自學;既可以在教室播放,進行現場教學,也可以在網絡學習平臺播放,進行網絡教學。可見,微電影的應用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自主學習和知識傳播。微電影應用于教學時,也有局限性。第一,制作成本高。制作微電影的成本區間很大,如果是自行錄制情境模擬那樣的短視頻,那么不需要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但是,如果要制作一部專業的、精良的微電影,通常需要雇用專業的制作團隊,購買相關的表演道具,進行專業的排練和表演等,這一系列制作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制作成本高昂。但是,一部精良的微電影可以經久不衰,通過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得到廣泛的應用,間接地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二,缺乏實踐環節。在進行微電影教學時,學生只是進行具有代入感的想象體驗,沒有完成真正的實踐與操作,還是處于相對被動的觀看與學習狀態。因此,應將微電影教學法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彌補微電影教學法在實踐應用方面的不足。
(三)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中的相關問題
1.以傳授知識為宗旨
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通過呈現生動的視聽刺激的方式,達到傳授知識的效果,兩者都能調動學生的觀看熱情。但是,過度強化這兩種教學方法的趣味性和觀賞性,而弱化教學內容的傳達,可能會導致學生在觀看后并未留意情境中融合的知識點,未學會知識點,或未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思考。因此,在應用情境模擬和微電影這兩種教學方法時,應以傳授知識為宗旨,平衡知識點和趣味性,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2.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
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在傳授應用性強的知識點時更具感染力,而在傳授理論性強的知識點時,略顯不當。目前的醫學心理學教材中,既有應用性強的知識點,也有理論性強的知識點,在具體應用時,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法可事半功倍。例如,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醫學心理學》(第七版)為例,第五章“心理評估”、第十章“病人心理”和第十一章“醫患關系與醫患溝通”等章節的應用性強,易于設計與知識點相關的情境,應用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教學法會有很好的效果。相比之下,第二章“心理學基礎”和第四章“主要理論流派”的理論性強,難以設計與知識點相關的情境,應用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教學方法可能事倍功半。
3.根據學生規模選擇合適的方法
教學的主體與客體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應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時,需要考慮教師和學生所形成的具體教學場景對教學方法的影響。在高校中,醫學心理學作為專業課或通識課,既可以進行小班教學,又可以進行大班教學。在小班教學中,教室空間小、學生人數少,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此情況下,無論是情境模擬教學,還是微電影教學,都能高效地傳遞信息,增加教學趣味與色彩。相比之下,在大班教學中,教室空間大、學生人數多,在此情況下,如果應用情境模擬進行教學,后排的學生可能由于距離遠,看不清或聽不清,導致教學效果事倍功半。相比之下,如果大班教室具有投影儀等電教設備,那么應用微電影教學法更合適。
4.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劇情設計
在學習中,學生主動地思考學習往往比被動地說教學習效果更好。[14]因此,在醫學心理學教學中應用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時,應注重從正反兩方面設計知識的相關劇情,引導學生從正面和反面兩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改善教學效果。例如,對“醫患關系與醫患溝通”這一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時,如果僅僅從正面模擬正確的醫患溝通方式的情境,由于常規情境過于符合日常邏輯和觀賞預期,因此,學生受到的視聽沖擊較弱,學生可能陷于被動的說教學習狀態下,對知識點的反應較弱。相比之下,如果從反面模擬錯誤的醫患溝通情境,非常規情境會給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聽沖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此時,學生對知識點的反應更強烈。
5.教學點評和教學反饋
教師應用情境模擬教學法或微電影教學法時,進行及時的、恰當的教學點評,有助于引導學生思考,揭示情境中隱含的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教師的點評環節可以在情境模擬或微電影展示之前、之中或之后,展示之前、之中的點評一般可用鋪墊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展示之后的點評一般用總結的方式揭示情境相關的知識要點。學生在觀看情境模擬或微電影的學習過程中,有必要進行及時的教學反饋,將學習感受和建議反饋給教師,不僅有助于教師優化教學設計,也有助于學生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提升。總之,在應用情境模擬教學法或微電影教學法時,教師與學生都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雙方圍繞知識的相關情境進行互動,進行學習。
6.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融合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線上教學方式日新月異,線上教學(如網絡課程平臺)成為線下教學(如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拓展。一方面,線下教學作為傳統的教學方式,具有真實鮮明的優勢。情境模擬和微電影與線下教學平臺具有先天的融合優勢,在面對面的線下教學中,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給予學生更直觀、更真實的交互體驗感,師生雙方也可以及時地對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教學進行討論、點評、總結。另一方面,線上教學作為新興的教學方式,具有靈活高效的優勢。將情境模擬和微電影教學過程錄制成規范的教學視頻,整合到線上教學平臺中,可以豐富學生的在線學習資源,便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總之,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將線下與線上教學結合起來,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7.與其他教學方法的融合
情境模擬教學法或微電影教學法具有與其他教學方法融合應用的潛力。講授醫學心理學課程時,將情境模擬教學法或微電影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自然融合,可極大地改善教學效果。例如,情境模擬或微電影教學法與TBL教學法融合時,可以先將學生分組,然后讓每一個小組根據學習內容和課程作業,自行設計、自行完成與課程知識相關的情境模擬或微電影,最后總結、評價各小組的作業效果。再如,情境模擬或微電影教學法與PBL教學法融合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設置一些與課程知識相關的問題,然后在課堂上將課程知識用情境模擬或微電影展示出來,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課程知識的相關問題,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綜上所述,情境模擬教學法和微電影教學法具有生動形象的優勢,而醫學心理學又是應用性極強的課程,將情境模擬和微電影用于醫學心理學教學中具有很大價值。另外,基于線上教學蓬勃發展的現狀,將情境模擬和微電影融入線上教學也具有可行性。教學工作者可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靈活地、融合地運用情境模擬教學法或微電影教學法,達到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琦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精神醫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