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PLC;遠程監控;故障診斷;方法

0前言

PLC遠程監控系統的設計從其結構和控制要求上實現了系統工作環境、感染源種類因素分析和電源及軟件抗干擾能力的優化,利用串行通訊協議實現前端機與PLC的串行通信強化了系統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和精準性。近幾年隨著PLC遠程監控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如何利用故障診斷方法強化PLC遠程監控系統的應用作用,為我國設備運行和使用提供技術保障成為了研究的主要側重點,具有典型性。

1PLC遠程監控

PCL遠程監控中主要是利用PLC實現設備遠程控制程序編寫,進而實現PLC遠程故障診斷,完后才能網絡技術相關數據的傳輸和通訊,并且利用設備現場傳感信息采集和數據運行來實現數據系統的信號轉換和信號處理,利用數據信號的信息分析能力完成及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完成故障的診斷處理[1]。PLC遠程監控的應用領域較為廣泛,近幾年隨著4G網絡技術的逐漸發展,PLC能夠有效的實現遠程現場設備的終端信息采集處理,進而完成數據傳輸工作的數字化和可視化處理,完成設備故障的診斷和維護[2]。PLC遠程監控在工業上的應用主要是以工業集成化、自動化、規模化和高效化發展為方向,完成對設備故障診斷的精確性優化。

2PLC遠程監控的特診

從特征性的角度出發對PLC遠程監控系統急性分析,其主要包含系統安全可靠性、系統智能化和實時性的特征[3]。系統安全可靠性特征:PLC遠程監控利用龐大的有機組合體實現了遠程故障信息的集中處理和分析,進而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強化了設備信息系統的整體故障判定準確性,為設備的使用和維護經濟損失帶來了可靠性。系統智能化特征:PLC遠程監控在設備監控和故障診斷的過程中根據設備的運行數據情況,實現了異常和故障的智能化判定和處理,并且能夠及時的采取控制措施,以完成正常系統的智能化運行。實時性特征:PLC遠程監控在其工作系統的處理和監控上能夠實現監控連續性,始終對設備運行的狀態實施整體監控,并且采用無間斷反應傳輸的方式將監控的信息實時的傳遞給后臺的工作人員,進而降低了傳統反饋信息傳輸的延遲性和不穩定性缺陷,進一步奠定了PLC遠程監控在設備運行監控中的實時性特征。

3PLC遠程監控故障診斷方法分析

3.1數字模型故障診斷方法

數字模型故障診斷方法主要是利用系統的可測量運行信息和數學模型先驗知識故障信號對比進行檢測,其屬于一種分離系統故障的診斷方法。數字模型故障診斷方法主要是包含兩個故障處理階段,殘差產生和故障決策。其中殘差產生主要是利用被監控系統輸出和輸入信信號殘差反應整個系統可能出現的故障,如果無故障則殘差一般為零。故障決策流程主要是當殘差被檢測出存在故障,利用闕值的設定以及統計決策模型的似然或序貫概率比的方式決定故障決策方案,完成數據模型故障PLC遠程監控診斷。

3.2可測信號故障診斷方法

可測信號故障診斷主要是根據直接可測的輸入和輸出信號變化關系或變化趨勢完成故障的整體診斷。可測信號故障診斷的過程中包含輸入輸出信號小波變化故障診斷以及數學形式表達故障診斷兩個流程。第一流程中PLC遠程監控系統能夠利用系統暑促胡的幅值、頻率、相位值等進行信號與故障源之間關系判定。第二流程數學形式表達故障診斷主要是使用批分析法、概率密度法及功率譜分析法的方式對輸入和輸出信號之間的波動差異性進行基礎計算,完成可測信號故障運行診斷。

3.3人工智能故障診斷方法

目前PLC遠程監控人工智能故障診斷主要包含故障樹診斷、故障專家診斷、模糊識別診斷和模糊數學診斷四種方法。其中故障樹診斷主要是利用系統或設備內特定時間及其子系統部件故障之間的邏輯結構關系圖完成故障逐層次的故障樹分析法。故障專家診斷主要是利用專家視覺、聽覺、觸覺等客觀事實對系統故障進行判定。模糊識別診斷主要是采用離線分析法和在線診斷分析法對系統故障表象特征向量集進行故障模式向量函數識別。模糊數學診斷主要是利用模糊集聚類分析系統不同水平子集之間的關系,作為故障判定的成因向量,利用故障模糊合成法完成對故障的遠程診斷和監控。

4總結

通過本文中對PLC遠程監控及其故障診斷方法進行分析,能夠看出PLC遠程監控的應用具有安全可靠性、系統智能化和實時性的特征。就目前我國國內PLC遠程監控故障診斷方法來看,其主要包含數字模型故障診斷方法、可測信號故障診斷方法和人工智能故障診斷方法三種類型,在其故障診斷方法構建和優化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網絡遠程監控技術的數據共享功能,加強遠程監控系統故障診斷信息交流的快速性和交互性,進而為PLC遠程監控系統的技術完善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剛.基于PLC的遠程設備故障診斷方法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5(02):82-83.

[2]周律,,查亮等.基于PLC的遠程設備故障診斷方法研究[J].通信電源技術,2015,09(05):29-33.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論文關鍵詞:優化結構,再造流程,日清日畢考核,網絡分析,遠程監控

 

安全是鐵路運輸永恒的主題,如何加強班組安全管理,提高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確保運輸安全是鐵路運輸企業需要長期探索和實踐的課題。隨著鐵路改革的不斷深化,站段管轄跨度明顯增大,以哈爾濱鐵路局為例,一個車務站段少則管理二、三十個車站,多的管轄車站超過六十個,營業里程近千公里。管理上的鞭長莫及對班組的現場控制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而固有的管理模式問題突出,普遍存在要求班組自管,各級組織的指導和監管弱化;班組內部重基礎管理,現場控制弱化;班組長作用存在真空遠程監控,對職工不能嚴在事前;班組現場控制采取人海戰術,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制約車務站段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優化結構,明確職責,把管理責任落實在班組

車務站段點多、線長、人員班組分散。傳統安全管理組織體系,片面強調班組自管,而忽視各級管理者對班組管理的指導和管理職責,造成各級干部對班組管理的弱化和忽視,制約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的提高。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安全管理體系的不斷優化和安全管理責任的有效落實,必須以強化安全責任落實為主導,按照分工負責,逐級負責的原則,界定各級干部抓班組的職責。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保一級,逐級包保抓落實的管理體系。建立從管理者到基層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各自的職責范圍,層層落實逐級負責、分工負責、系統負責、崗位負責,形成全員抓安全的態勢,才能有效提高班組現場控制能力,鞏固安全生產穩定局面。

(一)明責劃區,分片承責。從解決管理跨度大,造成安全管理在班組嚴不起來、落不下去的問題入手,本著當班能見面、作業能互控的原則,按作業特點和班組屬性劃分班組。同時縮小管理范圍,按管轄營業線路劃分成數個安全管理區域,由班子副職分片包保,對各站和班組的專業指導及現場監控負責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通過班子成員包線、專業人員包站遠程監控,將安全、技術、教育及客貨管理細化到班組,落實在現場,變過去全管卻管不著、管不清為管得到,管得細,責權清。

(二)逐級包保,層層負責。遵循逐級包保、權責匹配的原則,細化各職名作業管理職責和對班組的安全監控職責。在車站和班組安全管理責任的追究上,按照包線組長51%、系統主管49%的比例落實責任。各包站干部考核與所包站的班組考核結果聯掛。同時,賦予包線班子成員絕對的安全管理考核權。在縱向上形成段、包線組、站、車間各管理層共同作用班組的全方位包保模式。在橫向形成站間、班組間、崗位間的安全監控模式。通過班組包保將安全控制精細到每個作業崗位和環節,自上而下層層考核,自下而上層層負責,形成環環相扣的管理鏈條。

(三)優化隊伍,落實責任。以落實干部職務化管理要求為契機,以科學務實的考核和用人機制,優化班組長隊伍,促動班組長管理作用的發揮和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

1、崗位輪動,排隊抓尾。以一年為周期,對班組長、站長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工作效果進行量化考核, 實行積分累加,排隊抓尾,累計積分高的向大站或車間輪動,工作質量差的則向小站輪動或調整出局。

2、搬走鐵交椅,選賢用能。打破干部工人界限,建立中間站管理人員選拔、使用的長效機制,從優秀班組長中公開選拔中間站長,對駕馭工作能力不強的進行調整。

3、人才儲備,良性循環。健全中間站長、副站長及班組長預備職工作實施辦法。公開招聘站長、副站長、班組長后備職,到各站掛職鍛煉遠程監控,壯大預備職隊伍。

二、再造流程,強化管理,提升專業管理水平

提高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的重點在于健全完善班組工作流程、作業流程,明確班組成員工作標準,現場作業技術標準,班組安全管理標準,各個工作環節分工明晰,責任明確,便于總結工作情況,不符合標準的問題能夠及時改正,保證現場各項工作在掌控下正常進行。

(一)安全關鍵點控制流程標準化

通過對管轄車站進行全面排查,確立危及行車、人身安全的關鍵點,逐一研究制定班組作業監控流程。車站干部、班組長定時定量監控卡控措施的落實,確保現場關鍵點的作業安全。

(二)班組現場作業流程精細化

結合各站人員、設備、作業實際修訂作業辦法,在各站及班組形成從交接班到各項作業環節的共性規范,并有針對性地制定重點列車組織辦法、專用鐵路作業辦法、煤炭抑塵作業聯系辦法等個性化標準,使班組安全工作流程更加符合現場實際。

(三)班組自我培訓流程制度化

1、嚴格編制計劃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從職工崗位“必知必會”入手,編制各職名必知必會文本,做到人手一冊,班組長每天組織學習,確保內容的實用性。

2、嚴格日常培訓。要求各班組采取觀看視頻、班前試問等多種形式強化日常培訓,做到一日一問、一日一練、一日一學。

3、嚴明考紀。要求每月包班組干部必須參加車站月考,并抽驗試卷批閱情況,確保成績的真實性。每月教育部門對各站的考試情況抽查,發現弄虛作假提級處理車站和包站干部本人。

4、嚴肅考核。各班組將日常考試成績納入職工“日清日畢”考核,兌現獎懲,確保考核的嚴肅性。

三、緊盯班組遠程監控,強化現場,日清日畢考核促落實

提高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的實質在于班組各項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的落實效果,這是決定鐵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質量的高低,體現班組現場控制能力強弱的重要因素。必須對各個工作環節工作保證的落實進行考核,督促實現事事有人管,環環有人控,實現對現場的有效駕馭。針對班組考核中存在的班組長作用不強、職工崗位行為約束無力、考核與現場實際脫鉤等問題,創新制定、逐步完善日清日畢考核考核辦法,變結果考核、月靜態考核為過程考核、日動態考核。

(一)調研指導,按崗定標。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各站的等級、人數的多少、作業量的大小確定考核方式,一種是車站考核班組、班組考核職工,適用于一、二等站、班次明晰的較大三、四等站;另一種是車站直接考核職工,適用于較小的三、四等及以下車站,按照逐級負責制分工下管一級進行考核。制定運轉、客運、貨運班組各種職名的崗位作業標準、行為標準、儀態標準等班組考核項點,下發到班組,由班組長按工作實際細化執行。

(二)放權明責,發揮作用。針對班組長現場管理缺乏主動性、作用發揮不好的問題,對班組長放權明責,賦予班組長班組成員優化組合權、班組人動建議權、班組成員獎勵權、班組“兩違”處罰權,使班組長有權根據生產結構,對本班組人員進行優化組合;有權對車間變動本班組成員提出意見或建議;有權對本班組做出突出貢獻的成員進行獎勵;有權對自己發現的本班組人員的“兩違”進行處罰。同時,加大對班組長考核力度,實施連帶責任,即對班組成員發生的嚴重問題,班組長要負連帶管理責任,也要接受處罰。

(三)日清日畢遠程監控,激勵提高。一班結束后,班組長總結一班工作,指出一班作業存在的不足,對班組成員考核評定分數。使職工能夠對自身和他人存在的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做到一班工作完畢,總結完畢,考核完畢,問題分析解決完畢,班組自我教育完畢,問題職工整改提高完畢,從而實現班組管理日清日畢、日清日高的目標。

(四)動態評價,嚴格考核。向自然班組長和專業干部下發安全定量,每周進行講評分析,每月對定量完成情況考核通報。狠抓專業管理辦法和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實,把各項管理制度和專業辦法的落實作為實現班組自控互控的有效手段,通過現場作業考核各崗位工作質量的高低中國知網論文數據庫。

四、優化管理,創新思維,以科學手段提高班組管理水平

先進的科技手段是提高班組現場控制能力的捷徑,是解決班組管理效率低下的有效手段。僅靠傳統的人海戰術是遠遠滿足不了鐵路運輸現場作業需求的,也與鐵路科學發展的主旨格格不入,必須充分運用科技手段為管理服務,運用科技手段提高班組分析考核、現場指導、交接班質量,提高班組管理的實效性和科學性,真正做到科技保安全。

(一)網絡分析找“短板”。提高班組安全分析的科學性,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編制班組考核、現場兩違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實行網上考核遠程監控,系統自動生成班組長及其他現場管理人員下現場作用情況及日月考核排名。月度自動生成對全段各主要行車班組和車站安全信息的分析,及時找出安全工作“短板”,對薄弱班組和薄弱人納入下月包保。

(二)遠程監控抓違章。提高對班組現場作業指導的專業性和實效性。在各站信號樓、行車室、接發車室外現場、大站岔區、調車區等關鍵處所設置遠程聲像監控系統。車務段設立監控中心,對接發車、調車作業的傳達、分工及一批作業后的總結、非正常情況下接發車、施工作業等關鍵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提高班組交接班質量。各站交班室安設電視墻,根據重點工作、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兩違案例,科學編制每日交班內容。用最少的時間和最深刻的內容,提醒教育職工,指出工作不足,幫助職工完成從家庭到職場的心理轉變,從質的層面提高班組交接班質量。

通過創新班組安全管理模式,優化安全管理組織結構,再造安全管理流程,實行日清日畢考核,解決車務站段制約班組現場控制能力提高的問題,使班組管理更加規范科學,安全控制更加嚴密準確,各崗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安全隱患得到持續整治,運輸安全的有序可控將不只是一句空話。

參考文獻:

①《現代企業班組管理》——中國電力出版社

②《鐵路運輸站段班組管理》——中國鐵道出版社

③《強化管理力度,提升管理績效》——百度文庫

④《企業班組管理探討》——蔣智忠、梁熠、陳宣斌

⑤《自控型班組建設三年工程的調查與思考》——萬永紅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字】 GPRS 數據采集 遠程監控

目前,單片機和PC機通過串行接口構成的多微機系統己經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環境監測等場合,這些系統大多是采用RS一232、RS一485或有線modem的通信方式,雖然經濟實用,但是這些有線數據傳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場合。針對這種情況,很多科技工作者正在研究開發基于無線數據傳輸的監測控制技術。現基于無線通道的數據傳輸方案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專網進行數據傳輸,如RF(Radio Frequency,射頻)數傳電臺和無線局域網(WLAN);一種是通過公共無線通信網絡,如GSM/GPRS,CDMA網絡。根據目前大部分系統的需求并綜合優缺點,本文選擇基于GSM/GPRS網絡的數據傳輸方式作為軟件設計的解決方案。GSM/GPRS模塊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移動通信系統的終端設備,它具有永遠在線、不需撥號、價格便宜、覆蓋范圍廣等優點,因此,特別適用于無線數據的雙向傳送、無線遠程檢測和控制。無線通信終端采用RAM單片機控制GPRS模塊就能實現數據的遠程傳送和接收,利用這種終端可以做成傳輸各種檢測、監控數據信號和控制命令的數據通訊系統,能廣泛應用遠程監控、定位導航、工業控制等多種場合,由于本設計采用了高性能的32位單片機,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只要修改相應的軟件,該終端可用于遠程抄表、汽車防盜、水文氣象測報、電網監控以及信息家電等系統中。

一、GPRS的工作原理

GPRS是利用“包交換”(Packet-Switched)的概念發展起來的一套無線傳輸方式。所謂“包交換”就是將Data封裝成許多獨立的封包,再將這些封包一一傳送出去,形式上有點類似郵局中的寄包裹。其作用在于只有當有資料需要傳送時才會占用頻寬,而且可以以傳輸的資料量計價,這對廣大用戶來說是較合理的計費方式,因為像Internet這類的數據傳輸大多數的時間頻寬是閑置的。

GPR工作時,通過路由管理來進行尋址和建立數據連接,而GPRS的路由管理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移動終端發送數據的路由建立;移動終端接收數據的路由建立;以及移動終端處于漫游時數據路由的建立。

二、無線數據傳輸原理

無線數據傳輸系統一般由數據業務中心、通信網絡和數據終端組成,綜合考慮業務數據量、安全性、可靠性、網絡狀況與成本等因素,采用下述組網方式:通信服務器以公網固定IP或固定的域名接入Internet,CDMA數據終端單元(DTU)上電后,主動與通信服務器建立連接,如果通信服務器沒有固定IP,可以通過安裝花生殼軟件獲得固定的域名,此方案具有成本低、通信質量穩定、安全性適中、運行可靠等特點。根據上述,數據的上行傳輸原理如下:(1)下位機通過RS232串口將數據傳給DTU;(2)DTU將數據打成TCP/IP包,發送到無線網絡;(3)TCP/IP數據包經系統分組數據服務節點,傳輸至Internet上并且去尋找在Internet上的一個指定的數據服務中心(通信服務器);(4)通信服務器將數據傳給上位機并存儲到歷史數據庫。

數據的下行傳輸與上述過程相反,不再贅述。

SGSN(Service GPRS Support Node,服務GPRS支持節點)

SGSN是GPRS網絡的一個基本組成網元,是為了提供GPRS業務而在GSM網絡中引進的一個新的網元設備。其主要的作用就是為本SGSN服務區域的MS轉發輸入/輸出的IP分組,其地位類似于GSM電路網中的VMSC。

三、前端測量設備的設計

3.1終端硬件設計

GPRS數據終端的硬件結構采用模塊化設計,共包含數據處理模塊,遠程通信模塊,模數轉換模塊和顯示模塊四部分,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數據處理模塊主要包含AT89C55[3],X25045兩個芯片,AT89C55用于處理與遠程通信模塊、模/數轉換模塊和顯示模塊間的數據傳輸,為了保證數據不會因為掉電而丟失,采用串行E2PROM器件X25045對數據進行存儲。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本文提出了一種智能遠程油井監控 控制系統的原理和硬件和軟件組成和實現方法。該方法具有多種鏈路方式,上層采用MODBUS串行或MODBUS_TCP協議,并提供MODBUS網關功能。該控制方式應用于智能遠程油井監控儀上。

【關鍵詞】遠程監控 MODBUS 智能油井

采油監控是油田開發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人工定時檢查需要耗費大量人工,且不能保證實時性和準確性。油井遠程監控系統能實現現場數據的實時采集和數據分析,通過遠程下達指令實現控制功能,對分布廣泛的生產現場實現網絡化。油井參數采集要求系統支持長距離傳輸,可靠性和可維護性要求高,輪詢響應時間快、通訊系統速率高,系統的兼容性和開放性高,可M行可靠擴容。

本文對一種現場數據采集準確快捷、惡劣環境下可靠、通信方式靈活、數據傳輸綜合能力強的油井遠程智能監控系統的主控部分的原理和實現方法進行了說明。

1 總體功能

主控模塊可遠程采集多種油井參數。通信采用多種鏈路方式,包括以太網、RS485、RS232有線鏈路以及Zigbee無線鏈路。上層應用通信協議采用MODBUS串行或MODBUS_TCP協議,并提供MODBUS網關功能,實現MODBUS數據包在不同物理傳輸介質上的透明傳輸。

2 硬件框架和組成

硬件框架和組成圖如圖1所示。

2.1 EBI外部總線接口

主要提供CPU最小系統的外部內存接口。NOR Flash:存儲系統啟動代碼以及系統映像。上電復位后,程序從NOR Flash開始執行。SDRAM:提供程序的運行內存環境。NAND Flash:電參數的累積數據以及系統的配置文件存儲在NAND Flash,實現文件系統。

2.2 SPI:Zigbee芯片連接接口

2.3 GPIO并行輸入輸出控制器

與離散數字量輸入、離散數字量輸出、狀態指示燈模塊、掉電檢測模塊、RTC模塊以及電參量采集芯片相連,實現相關的功能。掉電檢測模塊:當電源電壓低于一定值時,通知系統進行相關的數據保存工作,防止數據的丟失。RTC模塊:保存系統的實時時鐘。電參數采集芯片:提供供電線路參數信息。串行同步控制器(SSC):實現語音報警功能。

2.4 DBGU 調試單元

實現3線式串口,用于程序下載調試,參數配置以及超級終端功能等。

2.5 USART 通用同步異步接收變換器

實現RS232口和RS485口,上層實現串行MODBUS RTU協議。

2.6 EMAC 以太網口

用于遠程網絡通信,上層支持MODBUS TCP協議。

2.7 WDT 看門狗定時器

用于在系統程序出現異常時重啟系統。

3 軟件構架

軟件層操作系統基于Linux內核版本進行移植,使用u-boot作為系統引導程序來引導操作系統。

驅動層用于驅動板載設備。驅動層通過統一接口(read,write,ioctl)向應用層提供操作控制接口。

應用層Modbus Server利用驅動層提供的接口來獲取設備狀態及控制設備。Modbus Server應用程序可通過配置文件工作在三種不同的模式下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軟件結構如圖2所示。

4 系統拓撲結構

油井RTU可配置成普通模式、網關模式或混合模式。普通模式僅采集數據并等待Modbus Client獲取數據。網關模式用于轉發數據,設備本身不采集數據,解析和轉發上位機的請求到對應的采集設備上,將采集設備返回的數據重新進行解析和組包后返回給上位機,一般用于連接異種網絡。混合模式結合了網關模式和普通模式,既采集數據,也具有網關功能可轉發數據包。

上位機中運行Modbus Client或者其它符合Modbus協議標準的應用程序,通過RJ45連接到交換機,各RTU也通過RJ45連接到交換機,井場主RTU通常工作在網關模式或者混合模式下,通過RS485連接各個單井采集器,單井采集器通常工作在普通模式下。各個RTU設備通過RJ45和上位機連接起來,可通過telnet登陸到各個采集器,也可通過tftp來獲取采集器上的數據文件,上傳內核鏡像文件、根文件系統及設備驅動到各個RTU設備中,通過telnet來進行系統的更新。

5 結論

本文對一種智能遠程油井控制系統的組成和實現進行介紹,該實現方法通過了通訊可靠性測試和油田方的實井測試,現已部署在油田多井監控系統上,被證實是一種可行的、優點突出的、智能性高的控制方法。

參考文獻

[1]董明明,孫萬蓉等.基于RTU油井遠程測控系統的數據采集與傳輸層軟件設計[J].物聯網技術,2012,02(02).

[2]孫殿新.油田生產監控管理系統[J].石油儀器,2003,17(04).

[3]張建軍,王蓉.油田油井遠程自動化監控技術方案的研究[J].自動化應用,2010(09).

[4]董明明,孫萬蓉等.基于RTU油井遠程測控系統的數據采集與傳輸層設計(碩士學位論文)[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0.

遠程監控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以太網,通訊,PLC,ADSL,路由器

 

1 前言

當今社會處于信息時代,由于計算機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高速公路已經將世界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這種形勢下,利用信息技術將單機的計算機應用擴展為局域網內的計算機應用,進一步擴展為遠程世界范圍內的計算機廣域網控制系統,利用網絡數據庫進行信息的實時更新和跟蹤共享,已經成為當前【地球村】環境下工業控制發展的必然趨勢。論文參考,路由器。

隨著工業自動化的要求不斷地提高,工業控制網絡需要一種高速廉價、實時性和開發性好、穩定性和準確性高的網絡,而以太網正具備上述所有的優勢特點,隨著它進入工業控制領域,工業自動化系統向著分布化、智能化發展的方向更進一步,可以肯定,基于以太網技術的工業控制網絡將成為未來工業控制系統的發展方向,并將越來越廣泛應用在現代化自動系統的各個領域。論文參考,路由器。

本文基于臺達的自動化產品,提出了一種以D-LINK路由器、ADSL-MODEM及3G上網卡為基本配置,配合DVP28SV+DVPEN01-SLL實現PC與PLC之間的以太網遠程通訊方案。對于同行的工業控制遠程通信應用,具備非常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行業借鑒。

2 系統框架

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框架示意圖

系統采用DVP28SV主機+DVPEN01-SL臺達PLC以太網通信模塊,與D-LINK路由器、ADSL-MODEM依次連接到中國電信網絡服務商的服務器上,再通過上位PC機(通過3G上網卡連接)在網絡上的操作實現廣域以太網的遠程通信。論文參考,路由器。論文參考,路由器。

3 系統設置

3.1 ADSL-MODEM配置

安裝ADSL-MODEM,向電信部門申請寬帶業務,索取上網賬號和密碼。保證PC1可直接通過ADSL-MODEM上的以太網口撥號登錄互聯網。

3.2 路由器設置

(1)將D-LINK路由器的WAN口與ADSL-MODEM的以太網口相連。

(2)連接PC1網口與D-LINK路由器LAN口,如圖2所示。

圖2 路由器設置連接示意圖

(3)根據路由器說明書找出其缺省IP地址,比如為192.168.0.1。

(4)在PC1上打開瀏覽器,鍵入192.168.0.1,回車后即可進入路由器操作界面,見圖3所示:

圖3 路由器進入主界面

(5)一般在路由器默認狀況下,用戶名缺省為admin,密碼缺省為空格。這樣就可直接登錄路由器。注意:最好保持缺省用戶名和密碼,否則有可能以太網通訊有可能因為路由器登錄需要密碼而導致無法連接。

(6)登錄后,進入“安裝向導”,選擇互聯網連接方式為動態PPPoE(DSL),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為向電信申請的賬戶密碼),選擇連接模式為總是連接,然后“保存設置”,這樣就實現了路由器自動撥號登錄上網,而無需手動撥號。這也為后續EN01-SL的聯網提供了基礎。如圖4所示。

圖4 路由器安裝向導界面1

(7)上述步驟完成后,通過PC1登錄一下互聯網,如果成功,則表明網絡調試成功,此時再次進入D-LINK路由器操作,進入“狀態”選項,如果連接成功,在WAN一欄中會顯示DHCP客戶端連接,且“IP地址”、“子網掩碼”等均會有所顯示,請記下此IP地址,該IP為電信運營部門分配給ADSL的IP地址。論文參考,路由器。比如為218.82.145.059。如圖5所示。

注意:該IP地址可能是動態或固態IP,若為固態IP,則不論網絡是否斷電或斷線,一直不會變化,比較方便后續的程序監控,但收費比較昂貴。如果是動態IP,就是每次自動撥號上網,該IP就可能變化,這樣每次路由器上電啟動自動撥號上網,就必須查看一下ADSL的IP地址是多少;通過進入路由器的狀態頁面查看是方法之一。或者保證網絡不掉線,該動態IP也不會變化。

圖5 路由器安裝向導界面2

(8)啟動遠程管理

進入“維護選項”,“設置管理”欄中啟動遠程管理

即允許外部網絡服務器訪問該路由器的WAN口

允許訪問IP地址指的是上述ADSL的IP地址(而不是路由器默認的內局域網IP地址)

最后“保存設置”。

(9)DMZ映射

上述設置中,已經完成了ADSL到路由器WAN口的訪問,現在問題是,當訪問請求到達WAN口時,WAN口如何將訪問請求傳給某個特定的LAN口。

一般路由器中,默認選擇動態分配IP地址,則對應的LAN口IP會按照接入網絡的先后順序來分配,比如:第一個為192.168.0.100。第二個為192.168.0.101……

啟動DMZ映射即將某個LAN口與WAN口對應起來,如果WAN口接收到數據,則自動轉到該LAN口。也即將該LAN口完全暴露在路由器之外,如圖6所示。DMZ IP地址指的是某指定LAN口的IP地址,比如為192.168.0.100.

設定完成后,點擊“應用到列表上”,即成功完成DMZ主機映射。

注意:DMZ映射是唯一的,無法實現多個LAN口的DMZ映射,所以如果要實現監控多臺設備,則要么配置多個ADSL網絡,要么在一個ADSL網絡內,連接設備不使用EN01-SL(因為其只能一對一),而使用IFD9506(可實現一個IP地址對應最多32個設備【RS485】)。

圖6 防火墻和DMZ設置圖

3.3 PLC連接設置

(1) 將DVP28SV+DVPEN01-SL連接上,然后連接路由器LAN口(IP:192.168.0.100)與EN01-SL.

(2)通過EN01-SL上的RS232端口將EN01-SL的IP地址修改為DHCP(動態獲取IP),則該EN01-SL的IP地址自然就是192.168.0.100

(3)在互聯網另一端,PC2(不同于PC1)接入網絡.

3.4無線上網卡設置

1,不論是上網卡,還是ADSL寬帶方式,只要能直接進入互聯網(由于防火墻等網絡限制,最好不要經過服務器)就可以。

2, 在PC2上打開3G網絡,網絡連接如圖7所示。

圖7 3G無線上網設置圖

3.5 WPL程序通訊設置及程序上載

圖8 通信設置圖

(2)點擊“指定IP查找按鈕”,如圖9。若搜索成功,則在左側通訊欄中,會顯示EN01-SL的IP為192.168.0.100。

圖9 IP搜索圖

(3)點中左側“192.168.0.100”字樣,會出現一個“√”,此時點擊“上載”,即可實現程序上載、監控及下載。論文參考,路由器。如圖10:

圖10 程序上載圖

(4)若希望遠程修改EN01-SL的基本參數,可點擊“DCISOFT”按鈕,通過DCISOFT進行遠程搜索EN01-SL,并進行參數修改及設置,操作方法與WPL軟件類似,如圖11。

圖11 遠程修改EN01-SL的設置圖

4 總結

該方案可實現設備商對終端用戶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維護,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簡化了設備的調試及維修,也大大降低了設備商的服務成本。運行實踐表明,系統性能穩定,安全可靠,性價比高,值得業界同行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臺達全系列可編程序控制器臺達內部資料2008

[2]郭宗仁等.可編程序控制器應用系統設計及通信網絡技術.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

[3]陽憲惠.工業數據通信與控制網絡。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城固县| 青海省| 阳新县| 获嘉县| 林周县| 封开县| 长兴县| 正蓝旗| 三河市| 防城港市| 雅江县| 墨江| 阳朔县| 焉耆| 西贡区| 曲靖市| 江口县| 罗定市| 池州市| 永和县| 湘潭县| 马尔康县| 固原市| 昌宁县| 玛纳斯县| 新安县| 工布江达县| 怀安县| 嵩明县| 印江| 乌拉特后旗| 红桥区| 阿巴嘎旗| 仙桃市| 牙克石市| 双江| 尖扎县| 天祝| 新建县|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