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大學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文明素養重要性
大學語文教育是目前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它的人文性對于學生在文明素養養成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由大學語文的課程性質、教學內容、教學效果以及教師自身的素質來決定的。
1.大學語文教育的課程性質對高職學生文明素養養成具有促進作用。大學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課程,它具有很明確的教學目標,集基礎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與學生的素質教育存在著很深的淵源。學生的素質教育歸根結底是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而大學語文教育和學生的德育、美育息息相關。比起其他學科,語文教育理應承擔著給學生傳授高尚道德品質和高雅的審美能力。古往今來,凡是學問集大成者,無一不是審美高雅、思想道德高尚的人;凡是文章能入選教材,為世人世代傳誦的作品,也無一不是能體現自然美感情美的大作。學生通過學習一些美麗的文章,通過教師引導對文章美的追求,慢慢學會欣賞美和創造美。文明素養養成其實也是一個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過程。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后,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對的,也才會對這些行為產生向往和學習。
2.大學語文教育的教學內容對高職學生文明素養養成具有熏陶作用。大學語文的教學內容主要為經典美文學習與誦讀識記,教材里面入選的文章內容不但積極向上,且具有一定的時代影響力,與我們國家和社會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責任感等是一致的,對學生思想具有很大的啟迪作用。平時多讀多學這樣的文章,日積月累,里面的正能量勢必會對學生的思想產生滲透熏陶的作用,對學生的心靈塑造也會起到“春風化雨”般的作用。除了教材內容經典,大學語文也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力,培養學生的演講寫作能力。這些技能的培養,需要學生對生活展開大膽的想像力,發現生活中獨特的美,再加上自己獨特的感悟,才能形成一篇文質優美的文章。當學生把這樣的感受外化為文字時,他內心也正經歷著一種思想的洗禮,可能是對一些事物的重新領悟,或者是對一種精神的再次堅定。無論是怎樣的感受,只要學生有這種謳歌自然和生活的意識,那么他的日常行為與文明素養養成肯定也能自主形成。
3.大學語文教育的教學效果對學生文明素養的養成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大學語文教育作為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它倡導的是“終身學習”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大學語文更加注重讓學生養成閱讀和學習的習慣,堅持每天都能吸收新知識,給自己注入新能量。引導學生在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中充電,一方面能讓學生緊跟時代的變遷和進步,抓住時代的機遇和挑戰,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行為與時代精神相結合,不至于停滯和走偏方向。另一方面,“腹有詩書氣自華”,當一個人閱讀量較多,見多識廣,知識淵博,就會自然而然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內心就會得到一種思想的凈化和精神的升華。
4.語文教師自身的文明素養對學生具有示范作用。大學語文教師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情文并茂的教學情感投入,能給學生起到教育和感染作用,并能給學生以示范性的作用。教師者,身正為師,行為示范。正人先正己是師德的根本。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加強自身教學水平,還必須加強自身道德品質修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自己先給學生做好示范,才能樹立好在學生中的威信,對于自己在課堂上所要講的內容,學生才會覺得有說服力,這樣,再去教育和管理學生,也就能事半功倍了。反過來,學生尊重和喜歡老師,自然也會以老師為學習的榜樣,包括課堂上的學習和對老師個人魅力的欣賞以及老師良好文明習慣的學習。
二、結語
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基礎性的課程,它的工具性應是其根本特點,但作為職業學校的大學語文教育,也不應該忽視其人文性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講文明的重要性。制度性的規定是有形的,但語文對文明素養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正如語文知識的積累需要時間的沉淀,文明素養的培養也需要全校各個層面的管理者和教育者長年的相互配合和統一戰線,才能有所成效。相信大學語文教育一定可以成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文明素養不可或缺的一個途徑。
作者:文芳單位:湖南師范大學